定西道地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8-01-18 15:24陈必琴
甘肃农业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定西中药材乡镇

■ 陈必琴

(甘肃省定西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甘肃 定西 743000)

定西是甘肃乃至全国的中药材生产与贸易大市,全市共有各类中药材品种资源439种,在全国统一普查的363个主要品种中,定西就有135种,占37.2%;常用的130多个品种中,定西就有97种,占75%左右[1]。多年来,定西市委、市政府依据全市中药材的地道、地产特性和种植规模优势、适宜仓储优势、加工增值优势和区位市场优势,推动定西迈上了从“千年药乡”到“中国药都”的崛起之路[2]。

一、中药材追溯体系的建设情况

(一)追溯体系建设的背景

1.政府重视。2015年以来,省市政府相继出台《甘肃省道地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定西市道地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强道地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道地中药材从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追溯体系建设,保护和发展道地中药材,引导中药材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良种化、基地化程度较高。定西市成功选育出当归、黄芪、党参三大中药材新品系11个,选育水平达到国内领先。2012年,定西市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国家中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全市已形成以岷县为主的当归、陇西为主的黄(红)芪、渭源为主的党参3个地道特色优势品种种植带[3]。

(二)追溯体系建设的总体情况

2017年上半年逐个对定西市的陇西、岷县和渭源3个中药材主产县的道地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进行了调研。经调研,定西市共建成1个市级、3个县级、46个乡镇级和16家生产经营主体平台。建成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道地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了道地中药材生产、收购、储存、运输各环节有效监管。

1.市级追溯平台建设。市级追溯平台依托省上统一建立的全省道地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监管网,实现发布本市、本县(区)有关道地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方面的工作动态,及时掌控当地的道地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状况,做好辖区内道地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的追溯管理和综合监管。

2.县级追溯平台建设。全市已建成岷县、陇西、渭源三个县级追溯管理平台,按照省上统一的标准配备了46寸拼接屏5块、拾音器1台、九路解码器1部、拼接屏幕墙架1套、配套40兆光纤,实现了发布本县有关道地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方面的工作动态,为做好辖区内道地中药材追溯管理奠定了基础。

3.乡镇追溯平台建设。陇西、岷县、渭源三县建成道地中药材追溯平台46个。岷县西寨镇等18个乡镇,陇西县的巩昌镇、首阳镇等12个乡镇,渭源县的会川镇、路园镇等16个乡镇统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农残速测仪、中药材硫磺快速检测仪、操作工作台、高清网络高速球机等所需设备,一次性完成了乡镇农产品监管服务中心建设。

4.示范应用点追溯平台建设。全市共建成16家中药材追溯应用点。通过配置二氧化硫速测仪、条码打印机、扫描枪、电脑、摄像装置等设备,直接登陆全省道地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录入主体基本信息和道地中药材生产过程信息,实现道地中药材生产全程可追溯。

二、追溯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追溯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

陇西、岷县、渭源三县的道地中药材追溯体系已正常运转,县级及乡镇、村级监管机构已对纳入平台管理的经营主体进行了账号分配,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乡镇及村级监管机构已经能够开展监督检查、数据上传等工作。追溯平台已启动,共纳入监管机构46个,生产经营主体16个,将2 750个地块纳入追溯体系进行监管。体系建成后共进行监督检查20多次,上传检测数据3 000多条,生产经营主体及示范点已生成追溯二维码500多个。

(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人员严重不足。一是县级追溯管理人员严重不足。岷县、渭源监管机构,实有追溯管理人数不足5人,无法满足当前全县监管工作需要;二是乡镇重视程度不够。多数乡镇没有指定专人负责农产品监测及追溯工作,或是指定了人员但没做到专职专干。

2.经费难以保障。由于县级财政困难,大部分县级经费预算达不到细则要求的额度,乡镇追溯平台运行工作经费普遍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导致开展追溯监管工作举步维艰。

3.追溯平台的操作方面。由于给乡镇和示范应用点只开展了一次培训,乡镇和示范点对使用硫磺速测仪、农残速测仪及检测数据上传的工作不熟悉,有待加强业务培训。

三、发展对策

(一)健全组织机构,确保人员经费配备到位

三县虽已成立农产品监管站,乡镇都成立了农产品监管服务中心,但专职业务人员还没有配备到位,严重制约了道地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考核实施细则》[4]要求,县级机构每年工作经费10万元,乡镇机构每年经费2万元。

(二)开展业务培训,熟悉追溯工作程序

再次邀请省监管局的专家逐个对中药材示范县的道地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进行一次业务培训,使每个乡镇和示范点至少有一名精通业务,熟练操作硫磺速测仪、数据录入及上传等工作的人员,确保追溯工作顺利开展。

(三)完善信息平台,全面开展追溯工作

通过登录全省道地中药材生产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录入主体备案、生产档案、投入品使用、农事操作采集、检测检验等信息,实现对纳入监管名录的生产经营主体实施产地准出管理,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具产地准出证明。

(四)协调部门配合,建成全程追溯体系

要与工信、商务、食药等部门协调配合,指导加工企业和流通企业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建立产地中药材购销台账和索证索票制度。支持企业运用国际通用的编码技术、条码自动识别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数据库等现代化技术手段,研究开发中药材生产溯源管理系统,实现对省内中药材质量控制的全过程条码追溯,提高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的自动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

猜你喜欢
定西中药材乡镇
相约定西
咱们定西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乡镇扶贫印象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