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致和
(甘肃省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甘肃 武威 733006)
易地扶贫搬迁兼具发展、生态、避灾等多维度目标,是精准扶贫的有效实现形式。“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委、省政府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愿、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指导方针,扎实有序地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累计共投入164.57亿元,全省71个县市区的12.72万户63.48万贫困群众完成搬迁[1]。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安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迁出区的生态恢复效果显著,产业发展也各具特色,搬迁群众基本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预期目标。
为了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向纵深发展,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履职尽责作用,根据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和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易地搬迁专项监督工作要求,九三学社甘肃省委员会组织成立了易地扶贫搬迁专项监督调研组,于2018年7月18日至20日赴我省武威市天祝县、古浪县易地搬迁集中点,对“十三五”易地搬迁工作,通过交底座谈、现场查看、入户开展问卷调查等方式,直接进村入户了解情况,走访社区、企业、学校、医院,查看工程实施进展,调查产业基地,听取意见建议,对支持政策、资金筹措及使用、资金来源、项目管理、搬迁对象脱贫发展、后续产业培育、迁出区旧房拆除和宅基地复垦、成效考核等方面进行了专项监督调研,开展独立评价。以武威为代表的河西地区依托祁连山生态屏障保护、石羊河流域治理、黄河调水等工程,以水定地,以地定人,利用国有农林场、新开垦的耕地作为安置用地,通过集中安置和发展设施农业,达到了扶贫开发和生态治理的有机统一。现将监督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移民不易,迁移10余万山区牧区的贫困农牧民更难;发展不易,为“生态”让行的“绿色发展”更难;融合不易,着眼于均衡的深层次融合更难。武威市对生活在祁连山高海拔贫困山区和生态恶化沙区、干旱区的群众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并采取产业先行的办法,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为他们找到脱贫新门路,不仅让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也让从山区里走出的百姓尝到了生活的甜头,有了致富的奔头。
松山镇是天祝县19个乡镇中唯一不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的乡镇,也是全县最大的一片地势平坦区域。黄花滩位于古浪县的中部绿洲区,相对于南部山区而言,非常适宜群众留居。因此,两个地区成为武威市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的重点区域。围绕为搬迁群众创造更好的居住等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集中安置区按照社区标准规划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条件,保障公共服务质量,优化生态环境,培育和发展富民产业,扩大就业渠道,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截至目前,武威市已对生活在祁连山高海拔贫困山区和生态恶化沙区、干旱区的4.86万人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47万人。截至2017年底,已建成住宅11 899套,搬迁安置移民5 839户23 393人。2018年,计划新开工建设3 123户10 965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目前项目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根据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全省易地扶贫搬迁“1+4”工作方案,瞄准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对需搬迁的贫困人口进行详细摸底,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做到了底数清、问题清、对策清、责任清、任务清。落实市级领导包乡镇、县级领导包村、干部包户制度,实行市级领导包抓百户以上“下山入川”移民搬迁责任。考虑到还有部分生活在同一村庄的非贫困群众同样缺乏发展空间,是返贫的高风险人群,各地也同步实施了搬迁,并与贫困群众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注重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综合考虑贫困地区现有资源条件和安置容量稳步推进同步搬迁,防止为整体搬迁而搬迁,把不该搬的一般农户搬了,应该搬的贫困户却没有搬。“十三五”以来,新一届武威市委、市政府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截至2017年年底累计搬迁安置移民5 839户23 393人。今年计划开工建设3 123户10 965人,目前正在进行当中。
天祝县在对象选择上,紧紧依靠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由扶贫部门牵头,各搬迁乡镇扶贫工作站配合,认真核实搬迁对象户主姓名、家庭人口等基本信息,并按照甘肃省“4342”责任体系,层层签订搬迁承诺书,保证了搬迁对象精准和扶贫措施精准。目前,所有搬迁对象在国扶系统已完成标注工作,2016年第一批搬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655户2 628人,第二批搬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3 017户11 602人,2018年第三批搬迁建档立卡贫困群众206户884人。2017年12月,按照甘肃省发改委和扶贫办关于抓紧对易地扶贫搬迁对象进行确认调整的通知,对“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进行再次确认调整,调整后数据为3 878户15 366人。
古浪县专门成立精准扶贫移民搬迁攻坚行动规划编制领导小组,赴山区乡镇逐户进行实地调研,摸清了底数。2015年底,山区实际留居1.37万户5.86万人,涉及11个乡镇的104个村、536个村民小组,其中,有75个村6 278户2.47万人完全处在干旱区,29个村7 403户3.4万人处在半干旱或水川河谷区域。根据群众自身意愿和山区实际情况,县上提出“新堡乡、干城乡、横梁乡3个乡镇整体搬迁;黄羊川镇、黑松驿镇、十八里堡乡、古丰乡4个乡镇完全干旱山区整体搬迁,水川区就近收缩居住、改造提升;裴家营镇、定宁镇、民权乡、大靖镇4个插花型乡镇完全干旱山区留居群众整体搬迁”的工作思路,决定再搬迁7 586户3.02万人,南部山区最终留居6 095户2.84万人。
2010年以来甘肃省创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模式,在坚持整村整组集中连片搬迁的前提下,主要依托水利设施项目建设和县城、小城镇、中心村等设施集中区域,从山梁沟壑区及地质灾害易发区向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的水川地及塬台地建点集中安置,改善草场和中低产田,统一布局建设道路交通、自来水管网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温室大棚、养殖暖棚,大力发展设施农牧业,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特色林果业。依托城镇的信息、技术、市场优势,扩大劳务输出,提高二、三产业从业比重。主要利用土地整治项目以及水利工程大规模开发的土地,在统一的规划布局下,考虑环境容量、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教育资源、公共卫生服务条件、后续产业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集中连片、整村整社、整流域搬迁安置。
古浪县从2011年开始利用景电二期古浪灌区工程,开发黄花滩闲置土地8.62万亩,以省道316线为轴线,布局建设10个移民村,对其南部海拔在2 500m以上的高深山区4万多贫困群众进行移民搬迁。在山区水川河谷地区,对黄羊川、十八里堡、古丰等乡镇的村组统一规划,整合村庄,实行收缩居住。依托绿洲生态移民产业基地,规划新建规模为2万人的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并借助邻近的甘肃(武威)国际陆港和工业园区,将山区移民就地转化为产业工人,稳步实现易地脱贫。截至2017年底,已开工建设黄花滩移民区12个移民点和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有力推动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2017年度,经市县验收和省直行业部门比对反馈,全县减贫3 919户1.64万人,贫困人口下降到3.66万人,贫困面下降到10.47%。天祝县依托“下山入川”工程,目前累计搬迁移民9 526户4.24万人,建成祥瑞新村、打柴沟镇火石沟村等新农村示范点46个。
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提出,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静态总投资将达到396.7亿元,完成新建(购)安置住房1 463万m2[2]。
古浪县通过积极整合中央财力移民补助、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土地整理、整村推进、农村公路、渠道建设、全面改薄、小型农田水利、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下山入川”工程建设。对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补助建房资金4.5万元以上,列入省级“十三五”易地搬迁扶贫规划的移民人均发放3.5万元的长期贷款,由政府承担还款责任,建档立卡贫困户新建房屋户均筹资均控制在1万元以内;对无搬迁能力的低保户、特困人群实行政府兜底,免费提供小户型住房。截至2017年底,在黄花滩移民区开工建设移民点12个,建成感恩新村、阳光新村、为民新村等9个移民新村,累计搬迁南部山区贫困群众1.47万户6.14万人,其中黄花滩移民区1.02万户4.36万人,绿洲小城镇2 253户8 381人,南部山区行政村内就近安置点2 243户9 457人。
在如此庞大的精准扶贫工程背后,是政策与资金构筑的坚实保障。例如,绿洲生态移民小城镇建设项目估算总投资14.11亿元。面对财政困难,无力支撑这项艰巨工程的实际,古浪县委、县政府从2011年开始,在积极争取省、市项目支持的同时,对发改部门的国家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部门的农村危房改造等项目资金,按照“统一规划、集中投入、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和资金性质、投资方向、管理部门、管理程序、管理办法“五不变”的原则,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凡是和扶贫开发有关联、靠得上的项目,都集中向移民搬迁工程倾斜,集中用于移民搬迁工程建设,着力放大资金集约效应,切实解决了移民搬迁工程“钱从哪里来”的关键问题。
天祝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59亿元,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进行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由县财政局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及扶贫资金相关管理办法进行管理,省级投融资平台统筹资金由天祝县城投公司按照物理隔阂、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的要求管理。在住房建设补助标准上,严格执行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红线,为切实减轻搬迁群众负担,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严格按人口控制住房面积的标准下,户均自筹资金全部为1万元,其余资金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及投融资平台承接资金进行补助。在移民点建设中,天祝县采取项目整合、银行贷款、个人筹资等方式,政府为每个搬迁户给予7.5万元的住房补贴,并为每户协调落实5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易地扶贫搬迁、精准扶贫、双业贴息贷款,缓解了群众搬迁的压力,调动了群众搬迁的积极性。围绕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脱贫增收产业发展、金融支撑扶持和能力素质提升,重点实施撤并建制村道路、贫困村新农村示范点、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贫困户产业脱贫培训试点等项目156项,涉及75个贫困村、4.67万贫困人口。南阳山片、大红沟、天堂等10个易地扶贫安置点建成住房2 388套,货币化安置1 284户。新改建农村公路432.8km,完成49个贫困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改造农村危房101户,改扩建贫困村小学、幼儿园8所,新建贫困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8个。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4万人,培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3 249人,选聘490名生态护林员上岗工作。投入2 870万元支持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30家、家庭农场6家,贫困户种植特色农业5.35万亩。建成南阳山片易地扶贫搬迁住房2 515套,按照人均1.5亩标准,为1 106户移民群众整理分配土地6 943亩。全县预计减贫2 250户8 677人,18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到7.73%。
甘肃省坚持将易地扶贫搬迁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结合全省农牧业发展现状,在充分了解农户发展意愿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当地民情、农情和户情的发展模式。武威市利用妇女小额担保贷款、双联、双业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扶持移民群众大力发展金鸡产业、富硒肥牛、戈壁农业、高原有机蔬菜等特色优势产业。2017年,全市贫困户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25.08万亩、林果业21.75万亩,实现了户均2亩棚;移民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 000元以上。在推进过程中,武威市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发展农业,进一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条,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古浪县按照以水定规划、以水定产业、以水调结构的思路,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主体,人均平整分配农业生产用地1.75亩,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的理念,扶持搬迁群众大力发展富民产业。按照“党委政府主导、公司化运作、合作社组织生产、贫困户入社入股分红”的思路,组建成立古浪县扶贫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注入资金5 000万元,带动贫困群众大力培育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产业带;南部山区发展高原有机蔬菜1.32万亩,油菜花、藜麦、菊花等观光农业2 350亩,中药材2 830亩;黄花滩移民区新建日光温室2 128座;探索“贷母还羔”的“羊银行”模式,建立了万只种羊繁育基地,存栏羊3万多只,已向第一批50户贫困户提供种羊1 050只;按照“公司+农户”模式建设富硒肉牛养殖基地,引进肉牛2 600头,吸纳60户贫困户入园养殖;德青源120万只金鸡产业扶贫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大力发展沙产业,以移民区为主发展枸杞1.4万亩,完成梭梭嫁接肉苁蓉5 300亩;古浪县“十三五”6.49兆瓦村级光伏扶贫项目,总装机6 490KW,涉及8个乡镇30个贫困村1 298户贫困群众,户均5KW,现已建成并网发电,每户每年受益3 000元,持续获益20年。在古浪县西靖镇圆梦新村,实施的是200户分布式光伏扶贫发电项目,总投资480万元,2016年3月开工建设,2017年6月30日全部并网运行。截至2017年底累计发电量已达40.78万KWh,结算电费12.39万元,发放补贴20.15万元,所获电费由电网公司通过工商银行直接打入农户专门的银行卡[3]。
天祝县立足海拔高、气候冷凉、病虫害少、无污染的优势,把发展产业作为帮助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制定安置点产业发展规划,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共同受益”的原则,以牛、羊、菜、藜麦、食用菌、中药材为重点,依托三洋盛、雪峰源、天禾、臣祥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食用菌、藜麦、中药材种植及肉羊、肉牛养殖等特色产业,鼓励搬迁群众以资产、生产资料等入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就地实现转产就业,形成“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模式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行模式,实现搬迁群众入股收益分红、劳务工资双收入。天祝县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64.5万亩,其中绿色有机蔬菜达到10万亩、中药材5万亩、藜麦3万亩,年产食用菌7 000多t。目前,天祝县的食用菌发展已由分散种植逐步向规模化工厂化发展,2017年全县栽培各类食用菌820万袋,产量达7 750t,产值达6 050万元。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天祝县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凭借甘肃远大投资集团公司的各项优势,注册成立了甘肃纯洁高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天祝县南阳山德吉、祥瑞、鞍子山等移民区为核心,出台了藜麦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为藜麦种植农户给予每亩400元的生产资料补助,对注册的年加工能力1 000t以上、且当年投入生产的藜麦类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一次性补助50万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肃省农科院合作,从国内外引进藜麦新品种541个,在松山镇移民点创建“中国藜麦科技示范园区”,建立世界首个藜麦种质资源库,积极开展藜麦品种引进、种植技术、产品加工等全产业链技术研究。今年,完成藜麦种植3.3万亩,力争到2020年,全县藜麦种植面积累计达到10万亩,将天祝打造成为“中国藜麦之都”[4]。
迁出区大多处在生态脆弱地区,有些属于祁连山保护区核心区中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易地扶贫搬迁为改善迁出区生态环境提供了空间。在古浪南部山区,当地启动了新堡乡至定宁镇山区长50km、宽20km的生态恢复区建设,逐步对生态移民易地扶贫搬迁区退出耕地、宅基地、荒山荒滩,通过封山育林、自然修复,全面恢复迁出区林草植被,提升水源涵养功能,促进生态良性循环。通过整合重点生态建设项目,结合“退、封、造、管”各项措施,大力营造水源涵养林,实施封山育林工程,林草植被覆盖度由原来的30%提高到现在的80%,有效延伸和保护了南部山区森林资源。天祝县移民群众搬迁后,对迁出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减少了人畜对林草植被的破坏,减轻了生态压力,使生态环境得以恢复和保护,增强了水源涵养林区气候调解功能和下游水源的保障功能[5]。
天祝县通过废旧宅基地整治复垦项目,按照中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西片着力推进生态治理恢复发展布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废旧宅基地整治复垦。把废旧宅基地整治复垦与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移民搬迁相结合,拆除东片四村废旧宅基地进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绿化,拆除西片五村废旧宅基地进行生态治理恢复,并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确保迁出区生态恢复。
古浪县坚持“南护水源、中建绿洲、北治风沙”的生态建设方针,积极推进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古浪段)生态保护修复,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全力打造生态环境“生命共同体”。由政府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到黄花滩生态移民区、绿洲小城镇、收缩居住或享受到户安置补助政策搬迁到本乡镇和县内、外的搬迁户废旧宅基地,将依法无偿退出复垦。通过迁出区生态恢复封育、废旧宅基地整治复垦,采取废旧宅基地房屋及附属设施拆除、地表垃圾清运、土地平整、土层深翻、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对复垦后的土地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进行复绿,持续改善南部山区生态环境。
“十三五”时期,国家对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政策进行了调整,根据新一轮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迁对象聚焦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对同居住地的非建档立卡搬迁户没有政策支持,由省市县统筹和群众自筹解决,“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搬迁标准差异较大,受地方财力限制,资金缺口较大,增加了易地扶贫搬迁难度。另外,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收紧,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功能区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内居住的群众生产发展受到制约,增收渠道被切断,急需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解决生产发展难题,2018年天祝县计划搬迁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常驻居民206户884人,但该部分群众大部分为非建档立卡群众,国家没有政策及项目支持,实现生态搬迁地方自筹资金压力大,搬迁过程中,做好政策宣传和非建档立卡搬迁群众思想工作难度较大。
从调研了解和各地反馈的情况看,我省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农产品加工贮藏初具规模,农村现代服务业较快发展,劳务经济成为促农增收的重要渠道,体制机制保障正在加强。但是,由于受搬迁安置区产业用地、群众自身素质、资金等因素制约,群众实施搬迁后,产业培育存在一定困难。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困片区的富民产业培育还存在基础条件依然比较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仍然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农村金融创新亟待加强、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等问题,需要尽快研究解决。另外,产业发展不只是扩大规模,还要控制和减少风险,目前我省都是一些低端养殖业,全省都在养羊,有些地方不适宜养羊也不计成本地发展。农民怎么样适应市场是下一步要考虑的问题。还有我省的劳务输出工作可圈可点,一大批农民因此脱离贫困线。现在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需要因地制宜对农民进行培训指导,让典型引路示范。整合各部门的培训资金,加强务工农民技术培训,加大有组织的输出,改变劳务输出现状。
久居在深山区的群众大多是贫困户,这些群众思想观念陈旧,综合素质偏低,一直以来自身形成的“靠山吃山”、“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难以改变。贫困群众搬离熟悉的原居住地,对搬迁后能否维持生计的思想顾虑较重,搬迁后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改变,在生产、生活和心理等方面有不少困难和挑战,他们的思想上或多或少存在故土难离的想法。调查中发现,在这部分群众中,年龄40岁以上和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5%,这些农牧民,大多在家务农或放牧,没有技术特长,靠苦力增加收入,思想意识过于保守,顾虑较多。一方面经济条件较差,搬迁的成本较大;另一方面补助标准低,资金缺口较大;第三方面谋生能力较弱,发展阻力较大。
切实用足用好产业扶贫政策,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强化财政扶贫资金监管,切实用好金融支持扶贫产业政策,确保扶贫政策发挥最大效益。参照“十三五”易地扶贫政策,对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常住人口生态搬迁给予政策和项目支持,将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全部纳入禁牧区域,落实草原补奖政策,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建议国家发改委对不适合采取集中供养等形式搬迁安置的非鳏寡孤独1人户,在安置住房建设面积,宅基地分配等方面,放宽政策限制,确保这一部分贫困群众也能享受国家易地扶贫政策,确保脱贫攻坚“不落一人”。
脱贫攻坚的关键在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而增收的核心就是产业,只有把产业做起来,才能从长远确保群众不返贫。帮助搬迁群众就业创业,不断拓宽搬迁群众增收渠道,努力实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
要持续在扶贫产业培育上下功夫,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适合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突出抓好产业带建设,着力打造以藜麦、食用菌、高原夏菜等为主的沿山产业带,以设施农牧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为主的沿川特色产业带,以戈壁农业、特种果蔬、红枣、枸杞等为主的沿沙特色产业带,大力扶持乡村旅游扶贫,积极发展电商扶贫,精心建设“扶贫车间”,继续推进光伏扶贫,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要不断延伸扶贫产业链条,坚持全产业链开发,加快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能人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农产品品牌,推进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抓好抓实产销对接,让群众在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最大限度获益。着力强化技术服务支撑,抓好良种繁育和动物疫病防控,完善技术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农业技术服务和技术培训,依靠科技创新壮大扶贫产业。
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一项社区再造和重建工程,更是一项人口分布、资源环境、经济社会重新调整与完善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安置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涉及搬迁群众就业创业、社区管理、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百年大计、影响深远,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效,关系到千万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提供生活便利方面,及时帮助协调户口迁移、子女入学、养老低保等,让搬迁群众平稳过渡,提高搬迁群众对新家园、新环境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社区管理方面,实行属地化、社区化管理,加强对搬迁群众心理疏导和文化教育,营造开放包容的社区文化,引导搬迁群众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增强主人翁意识,养成与新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帮助顺利融入新社区。同时引导搬迁群众依托地方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使传统文化资源得到保护开发,也为搬迁群众的新家营造“故土感”,减轻迁徙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增加了搬迁群众的收入。
同时,易地扶贫搬迁在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脱贫过程中,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正确处理外部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培育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光荣脱贫意识,加大对搬迁群众发展生产和技能培训支持力度,大力弘扬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激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各地和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甘肃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工作思路,在项目加快推进上、在措施精准落实上、在资金规范拨付上下硬功夫。要把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工作牢牢抓在手中,振奋精神勇担当,始终将责任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确保扶贫项目早实施、早见效、早收益。相关地市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切实担当起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的义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个精准”要求,以高度自觉的政治责任,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全力打好加快扶贫项目建设进度攻坚战。加快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确保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10月底前完成,年底移民全部搬迁入住,2018年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住宅主体工程全部完工,符合条件的群众应搬尽搬。并且督促相关项目单位健全完善项目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对项目投资计划、建设规模、工程质量等的全过程监管管理。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强化日常监管和审计监督,坚决杜绝滞留、挤占、截留、挪用项目建设资金等情况发生,确保项目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