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和开腹大肠癌根治术的疗效观察

2018-01-18 09:12刘占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9期
关键词:大肠癌开腹出血量

刘占生

大肠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它包含了结肠癌与直肠癌, 在全身肿瘤的发病率中占第三位[1], 甚至呈不断增长趋势, 这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当前对于大肠癌的治疗主要是应用最直接有效的根治手术切除, 开腹手术是手术治疗中的经典方式, 但在术中切口面积大、出血量大, 不利于患者预后;随着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 凭借其临床安全性, 以微创治疗为理念的手术方式逐渐受到患者与医生的青睐, 在临床中效果显著。因此, 本文对腹腔镜与开腹大肠癌手术在临床中的疗效作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大肠癌患者作为此次临床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其中, 对照组男18例, 女12例;年龄43~74岁, 平均年龄(51.15±9.32)岁;18例直肠癌, 12例结肠癌。观察组男17例, 女13例;年龄45~76岁, 平均年龄(51.21±9.25)岁;20例直肠癌, 10例结肠癌。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经纤维肠镜检查均确诊为大肠癌, 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经由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术前所有患者均取截石位, 并行全身麻醉与气管插管;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在近肿瘤侧腹部作15 cm切口, 暴露出手术视野, 对肿瘤近端的肠管用钛夹等进行结扎, 沿肠系膜根部游离肠管并行结扎切除, 然后将癌变肠管移除;再通过吻合器缝合系膜并重建消化道, 最后冲洗腹腔, 放置引流管。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 在脐部处行穿刺孔作为腹腔镜插入口, 应用四孔法在患者腹腔中建立CO2人工气腹, 将气腹压力控制在10~15 mm Hg(1 mm Hg=0.133 kPa);在肠系膜根部游离肠管, 用超声刀行结扎切除;完成后再关闭气腹, 并另作5 cm切口移除癌变肠管, 随后将切口缝合重新建立气腹并重建消化道[2];术后置入常规引流管进行引流, 并给予抗生素, 防止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症状。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随访2年, 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比较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58.74±25.12)min、术中出血量为(342.53±35.47)ml、住院时间为(15.16±3.78)cm、肛门排气时间为(3.01±0.54)d;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21.25±24.67)min、术中出血量为(215.42±21.51)ml、住院时间为(10.83±3.65)cm、肛门排气时间为(2.03±0.41)d;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832、16.783、4.513、7.917, P=0.000、0.000、0.000、0.000<0.05)。

2.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术后随访2年, 对照组患者存活22例(73.3%), 观察组患者存活28例(93.3%), 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 P<0.05)。

3 讨论

大肠癌作为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群体开始逐渐趋向年轻化;它主要是由大肠慢性炎症、高脂低纤维素饮食、遗传等因素而引发, 且与血吸虫病、盆腔放射、吸烟等有着一定的相互关系[3];大肠癌在发病早期其临床症状不明显, 通常表现为大便潜血、消化不良或不适等, 当癌肿开始发展到后期则会出现肠梗阻、腹部包块、发热、腹痛等症状;对患者的生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当前治疗大肠癌的最好方式就是手术切除根治术, 在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中, 手术视野相对较为广阔, 但也容易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 术中出血量较大, 且术后恢复缓慢,对患者的生理与心理都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不断寻求更好的大肠癌手术根治方式显得极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 以及微创理念的提倡,促使腹腔镜手术方式在临床治疗中开始被广泛应用;腹腔镜大肠癌根治术主要是以无创手术为概念[4-6], 通过微型切口方式完成对大肠癌的根治, 同时弥补了传统开腹手术的不足,将其创口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充分发挥[7,8];另一方面, 它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机体内的环境起到了很好的稳定作用, 其长期疗效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有着积极意义, 且在手术进行中安全性更高[9,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t=5.832、16.783、4.513、7.917, P=0.000、0.000、0.000、0.000<0.05)。后随访2年, 对照组患者存活22例(73.3%), 观察组患者存活28例(93.3%), 观察组存活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4.320, P<0.05)。

综上所述, 对大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手术, 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而言, 其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 疗效更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普及。

猜你喜欢
大肠癌开腹出血量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高峰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肝转移多学科和分子靶向论坛暨第五届上海国际大肠癌微创论坛邀请函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术中腹内压增加对大肠癌微创手术患者消化系统影响的研究
miRNA与大肠癌的关系研究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改良直肠前切除术治疗成人重度直肠脱垂的对比研究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