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交谷子走出国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1-18 01:17:50奚玉银刘晓婕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杂谷埃塞乌干达

奚玉银 刘晓婕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光温敏两系法于2000年首次育成了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号”,开辟了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的里程碑。相继育成“张杂谷”系列近20个杂交种,在全国14个省区大面积应用于生产,一般亩产400~500公斤,最高亩产811.9公斤,创造了谷子高产纪录。并在非洲多个国家试种成功,“张杂谷”正在走向全世界。

1 “张杂谷”走出去现状

2008年5月,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谷子专家赵治海研究员随河北省农业产业化协会考察团一起赴埃塞俄比亚考察,将杂交谷子F1代种子赠送给了埃塞俄比亚农业部和华人黄宇开办的埃塞俄比亚北华农场。埃塞俄比亚农业部在其下属的四个农业研究中心进行了试种,其中3个试验点和北华农场试验点全部试种成功,经中方和埃塞俄比亚农业专家一起现场观察、测试,有4个品种表现突出。株高1.2米左右,穗长20~25厘米,亩产300公斤以上,比当地主栽作物苔麸、手指谷增产1倍以上,增产效果显著。引起当地官方重视,埃塞俄比亚政府开始多次向中国政府提出支持他们种植杂交谷子的请求,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2009年6月1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专程到张家口考察杂交谷子。当场表示要将“张杂谷”杂交谷子作为中国政府与粮农组织“南南合作”的核心项目在全球推广,并建议成立“国际杂交谷子培训中心”。同年7月27日,张家口市农科院与联合国粮农组织签署了在非洲九国联合种植杂交谷子的合作协议,至此拉开了杂交谷子走进非洲的序幕。

2011年品种E7和E10通过埃塞国家品种委员会的注册,完成可以在埃塞俄比亚合法推广经营的法律程序。2014年张家口市农科院和埃塞俄比亚农业部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在埃塞俄比亚南方州和北方三个地区推广杂交谷子。通过4年推广种植,当地农民基本掌握了播种技术,能够比较熟练地完成各种农技操作。2017年12月12日,河北省科技厅张涛副厅长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贾银锁教授对张家口市农科院在埃塞俄比亚南方州阿尔巴门奇农业研究中心种植的“zhangzagu-E8”进行了测产,亩产318公斤。南方州首府阿瓦萨市农业厅主管副厅长GRAMAMI表示3个FTC点种植的张杂谷效果非常好,2018年将扩展到三十个FTC,并且承诺承担相应的种植费用。

2011年开始“张杂谷”在乌干达试种成绩骄人,受到了当地专家和农民的欢迎,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经商处的网站及当地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2014年张家口市农科院派遣技术人员赴乌干达参与“南南合作”项目,联合乌干达政府生产和市场部官员Louis Oluge在乌干达Lira种植试验50亩。结果表明:张杂谷8号生育期78天,E7生育期76天,当地手指谷109天,不施肥地块杂交谷子产量达到3 700公斤/公顷,施肥地块杂交谷子产量达到6 500公斤/公顷,分别比当地手指谷增产65.43%和87.77%。而且生育期比当地手指谷提前1个多月,对于乌干达一年多季种植、提高粮食产量意义重大。乌干达组织代表团于2013年8月来到张家口市农科院进行了实地考察。

2013年12月纳米比亚国土资源部部长亲临张家口市农科院考察杂交谷子项目,之后,张家口市农科院派遣技术人员赴纳米比亚大学开展试种试验。2016年9日纳米比亚副总统Nickey Lyambo参观了张家口杂交谷子引种试验田,对张杂谷在干旱的纳米比亚的推广种植给予高度肯定,建议尽快在全国推广,至此杂交谷子拿到了纳米比亚的“准入证”。

2014年11月~2015年3月,苏丹国家农科院派遣专家来海南三亚进行为期4个月的杂交谷子技术生产培训。杂交谷子在非洲的尼日利亚、苏丹、马里等国家相继试种成功。

2013年12月,以当地生产的杂交谷子为主原料加工的食品参加了“中国商品埃塞展会”,这次展会共有100多家中资企业参加,其中我们的“张杂谷”在这次展会中吸引了埃塞当地人的眼球,埃塞人对我们的杂交谷子表示非常赞同,中国中央电视台、埃塞国家电视台(ETV)、奥罗米亚洲电视台、亚的斯亚贝巴电视台、东非国际广播电台、埃塞广播电台及埃塞国家日报等多家媒体,在我们的展台前进行了长时间的拍摄和采访活动,并受到中—埃双方参观官员一致赞扬和鼓励。

在宣传交流方面,自2007年针对发展中国家研修班第一个杂交谷子专题开始,到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的2011~2014年中国商务部“非洲国家杂交谷子种植与贸易研修班”,2016~2018年张家口市农科院单独承办中国科技部发展中国家“杂交谷子技术国际培训班”,还每年穿插多期中国农业部等农业相关杂交谷子专题培训考察,接受培训的各国官员、教授、农业技术人员等200多人次;同时,有联合国粮农组织、非洲发展计划署、联合国人权组织等官方组织,以及每年包括许多国家副总统、部长、总经理等各级各部门人员在内的来访考察,国际展销会等。

2 “张杂谷”走出去面临的问题

2.1 知识产权。正如埃塞俄比亚多次讲到“要”张杂谷的杂交亲本,我国的知识产权政策,亲本是不能“给”的,致使官方引进推广积极性不高。

2.2 杂交种。作物杂交种种植后具有分离现象,只能使用一代,下一年必须再购买种子。埃塞表示,现在中—埃是友好国家,哪一天两国有矛盾,埃方买不到中方种子,就会受到中方牵制。埃塞祖祖辈辈种苔麸,虽然产量低,但也养活了自己,一旦经过若干年全部换成杂交谷子,我们的苔麸就没了,粮食安全就成了大问题了。

2.3 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缺钱,每年购买种子需要大量的外汇,这是不现实的。

3 “张杂谷”走出去对策

3.1 进一步扩大宣传。张杂谷从诞生到现在虽已经历了18个年头,国内的大面积推广用了8~9年,国外的试种与示范也经历了10年。中国杂交谷子走出去,要认真研究、解读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在继续争取承办好中国各有关部委对外培训班的同时,全方位多角度强化宣传推介,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知道、信任中国杂交谷子。

3.2 走科技合作之路,探索共同建立国外研究中心的新推广模式。2013年10月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埃塞俄比亚就杂交谷子走出去的知识产权问题做了专题指示,“农业要走出去,首先是科研走出去”,绕开国家知识产权问题,合作研究,尤其是在国外的联合研究,达到成果共享,加快成果转化。我院与苏丹的合作即采用了共同建立研究中心的模式,准备派遣技术员赴苏丹与苏丹研究人员共同研究。

3.3 联合企业,培育走出去经纪人。企业是市场做大的主体,在宣传推介的同时,我们要多方联系国内外企业,可利用国外发展中国家喜欢中国小农机之际,农艺农机结合,使我们的农艺技术走出去,做大杂交谷子市场;并以企业带动,培育有意致力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市场的经纪人,使中国杂交谷子这一创新成果尽快发扬光大,为世界粮食安全做贡献。

猜你喜欢
杂谷埃塞乌干达
焉耆垦区谷子引种筛选试验*
张杂谷发挥旱作优势 打造富民产业
河北农业(2021年6期)2021-07-17 08:44:06
张杂谷品种在白银市引种试验初报
中国种业(2018年10期)2018-10-23 05:52:44
埃塞人911庆祝新年
环球时报(2016-08-19)2016-08-19 07:56:29
乌干达咖啡出口量同比减少10.5%
5月乌干达咖啡出口量同比减少了8%
2013/2014年度乌干达咖啡出口量预计为380万袋
张杂谷系列谷子品种在应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乌干达发生严重骚乱
环球时报(2009-09-14)2009-09-14 09: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