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军
【摘 要】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的一种重要考查形式,在小学数学日常作业和考试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处理应用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应用题的困难,是一个值得我们教师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激发
前言:
作为数学教师, 我们可以通过增加数学课堂应用题的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跟着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地解决应用题, 最终能够学习到完整的应用题解题思路。
1 导致学生缺乏数学应用题学习兴趣的原因
1.1数学应用题学习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
不可否认,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深入,现行小学数学教材增加了更多的内容,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有所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应用数学问题的难度。此外,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有更多的学生向笔者倾诉了数学应用题学习的困难。
1.2 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导致教学课堂枯燥沉闷
受传统教学的观念的影响,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仍有许多教师在我国现阶段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板书,课本,讲台,认为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相对优秀的数学结果,忽视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要求标准。此外,许多教师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没有引入新的现代教学方法,而是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导致教学枯燥,学生昏昏欲睡,毫无兴趣。
1.3 小学阶段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因素的影響
通常情况下,处于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较为稚嫩,好奇心强烈,内心单纯,对事情往往无保持高强度且长时间的专注。并且,由于他们的年龄幼小,理性思维逻辑正处于形成与发展的阶段,因此,他们的喜好也更加偏向于感性、简单的事物。数学应用题教学属于理性思维逻辑培养的必然手段,与感性、简单的特点截然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小学生对其兴趣缺乏问题的产生。
2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引入新颖的现代化教学方式
由上文的论述可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理,喜欢简单、感性的事物。教师应当紧紧抓住此特点,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科学认识新课程教育改革标准,在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引入新穎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如情境创设法、课堂导入、悬念设置、微课构建、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一改枯燥沉闷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专注于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之中,激发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应用题不应当局限于严肃的板书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不知不知觉沉浸在数学应用题学习的乐趣中,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教师应当将应用题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实际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课堂中,许多的教师仅仅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将数学问题以板书及口头复述的形式展现给学生,随后便开始解题过程与数字计算的教学过程,在此整个阶段中,学生都处于一个被动接受的状态。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摒弃此做法,将应用题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熟悉感与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师应当在小学数学教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充分的想象力,实现开放性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并在一旁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培养理性的逻辑思维。与此同时,鼓励他们发挥充分的想象力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从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应用题学习的乐趣,诱导其学习兴趣的产生。例如,教师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应当经常使用鼓励、肯定、积极的语言,赞赏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并对其想象进行肯定性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感受到在数学应用题学习过程中获得的喜悦与进步,消除应用题学习的害怕心理,诱导其学习兴趣的产生。
3 应用题教学的全面化
在日常的教学课堂, 我们会通过对应用题解决过程某一阶段的反复训练,让学生掌握应用题解题思路的某一环节,然后等学生将整个解题思路的所有环节都掌握之后,我们再将之串联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思路,让学生通过大量 的练习最终掌握。这一过程当中教师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往往会削弱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需要我们运用全面化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放在课堂的主体位置,教师融入到学生当中,更能够了解和掌握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教师与学生打成一片往往会提升教学课堂的活跃程度, 能够极大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应用题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困扰着教师,阻碍着数学教学整体效率的提高。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消除学生对数学应用题的恐惧,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于亚彬.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应怎样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8).
[2]高晓妮.小学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审题习惯的培养[J].教育评论,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