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实现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升级的金融支持

2018-01-17 10:41杨蓉
锋绘 2018年7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金融

杨蓉

摘要:近年来,科技金融在国内成为研究的新兴领域,学者也多针对高科技产业发展快的地区展开研究,本文选取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从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特色产业、科技化程度等方面总结出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化发展水平,然后从总量、结构体系、政策、信用等方面归纳了民族地区金融特点,分析其支持产业发展的程度,结合林毅夫的“经济发展中最优金融结构”,提出民族地区金融支持产业科技化发展的建议及政策。

关键词: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化;金融

0 引言

为实现制造业升级,应对欧美发达国家纷纷推出的重振制造业战略,国家部署了“中国制造2025”,强调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重点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机器人等十大领域。当前,中国不少产业仍然处在3.0阶段,在全球产业链中还处于低端,产业结构整体布局不合理,产业空间上发展差距也很大,东部沿海人口稠密,高科技企业众多,相反西部地区开放缓慢,市场不成形,长期人才流失,高科技产业相对来说较少。本文基于以上大背景下,立足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化发展的现实,结合林毅夫提出的“经济发展中最优资本结构”,探讨了金融对民族地区产业科技化发展的支持作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

1 民族地区科技产业发展情况

1.1 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我国民族地区主要特点是地广人稀,以农牧业生产为主,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民族地区土地总面积占全国比重为63.9%;森林面积占全国比重为43.5%;水资源占全国比重42.6%;煤保有储量占全国约为31.8%;石油占全国约为22%;天然气占全国比重约为45.3%。雖然民族地区在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支持下,当地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向好局面,尤其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民族地区的GDP以及人均GDP就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较,依然存在一些差距。

1.2 民族地区产业基础薄弱

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多处于边疆,与中东部大市场连接的交通不便,自然气候、宗教制度、民族文化等也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表现为传统的农业经济形态,仅有矿业、水电等工业,工业化水平依然很低,城镇化率也不高,相应的第三产业十分幼小。这也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和地理自然条件决定了的。东部发达地区随处可见大规模的龙头企业,拥有先进成熟的技术,掌握了尖端科技的人才蜂拥而至,总能吸引大笔的投资,这些在民族地区都没有。

2 民族地区金融发展情况

2.1 民族地区金融总量小

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一样,跟东部沿海发达经济地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在全国来说金融的总量水平还很低。以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和新疆5个自治区在2006-2010年的五年平均状况来衡量,五区的货币化率为105.46%,低于全国值53个百分点;股票市价总值与GDP比值为31.30,不到全国值一半;保险深度为2.09%,低于全国约1个百分点;金融相关率为138.85%,低于全国值91个百分点;贷款增加额与GDP比值为14.09%,低于全国约5个百分点.

2.2 民族地地区金融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仍然是银行业,融资模式也主要是银行信贷。尽管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资本市场发展很快,股权投资、产业基金、VC、新三板等直接融资占比在逐渐上升,但是民族地区金融体系是十分单一的,基本上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股份制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外资金融机构、信托等一系列的金融机构布点很少,近乎没有。民族地区股票市场不发达,上市公司数量少,从资本市场上融资的能力也有限。

2.3 民族地区金融财政政策的倾斜性

民族地区基本上是处于我国西部和西南部,经济发展与东中部差距很大,中央希望各个地区能均衡发展,财政转移一类的政策性资金对民族地区倾斜很大,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也多有对民族地区的优惠。其中,金融政策主要从民族地区的用品、贸易、金融机构、信贷支持、金融人才等四个方面给予民族地区倾斜。

3 发展民族地区科技金融的建议

民族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滞后,不能单纯地说引进科学技术的力度不够。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即便相关的科技技术已经成熟,如果民族地区产业用不上或者用上了不消化吸收,民族产业也规模壮大不起来,也不能很好地实现产业的科技化升级。同时,民族地区金融也不能简单的说发展不足。

3.1 民族地区金融政策应更具有民族特色

在我国,中央做出了很多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工作,比如实施财税倾斜政策、西部大开发战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新一届政府正在主推的“一带一路”战略等等,这些工作让民族地区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并继续促进着民族地区的发展。

3.2 民族地区内部金融应更具有差异性

我国民族地区与非民族地区差距较大,民族地区内部差异也很大,结合民族地区实际需求的金融业才能更好地发挥支持性作用,使民族地区资源配置更优化。对于中央文件中定义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多集中于西藏自治区、青海、云南等边远地区。这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很少有商业性的金融,缺乏完善的存取款服务,资金无法通过市场机制来合理配置,当地人对金融认知程度也低。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金融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单片机课程教学现状与改革探析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P2P金融解读
支持“小金融”
金融扶贫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