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探索

2018-01-17 00:58毛金妹
锋绘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现状特点建议

毛金妹

摘要:目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大量新型经济业务的不断涌现以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仅仅依靠财务报告的初始信息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相关信息使用者的经营管理决策的需要。因此,高质量的财务报告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报告分析也成为现代财会人员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在财经类专业开设《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也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性质及其特点,然后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职院校《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课程性质;特点;教学现状;建议

1 《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性质及其特点

1.1 课程性质

《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程序与方法,该课程在财经学科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以《会计基础》、《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企业财务会计》、《审计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后续学习《毕业设计》、《专业实习》、《顶岗实习》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开设《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旨在培养财经类专业学生熟练掌握进行财务分析的业务技能。

1.2 课程特点

《财务报告分析》既是一门集理論性与实践操作性于一体的课程,也是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泛,不仅涉及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内部控制等多门专业课程的知识内容,而且进行具体财务分析时,还需要收集大量的会计信息(如财务报告信息、企业预算信息、投资融资信息等)和非会计信息(如审计报告信息、内部控制信息、市场信息、国家宏观经济信息等),并对收集的信息运用科学、系统的专业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进而指出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由此可见,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而且还能锻炼和提升学生的信息收集与组织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高职院校《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剖析

2.1 缺乏高质量的精品教材

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课程可以选用的教材很多,各种版本的教材所涉及的内容体系也各不相同。有的教材内容大而全,不仅含括了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将会计分析纳入教材内容。因此,如何选用合适的《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材,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需要就非常重要。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陆兴凤老师主编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8年2月出版,是高等职业教育“十三五”创新示范教材。该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体现了项目课程设计思想,教材内容体系以项目为载体,整个教材内容体系由财务报告分析概述、资产负债表分析、利润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单项财务能力分析和综合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报告撰写等八个项目构成。同时还认真考虑了教学内容的实践操作性,以便学生在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但由于是新编教材,还存在一些细节方面的不足。首先表现为教材名称与课程名称不匹配,教材名称为《财务报表分析》,而课程名称是《财务报告分析》。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两者存在概念上的区别。财务报告是指企业财会部门编制并报送的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相关报表附注和财务说明。由此可见,财务报表仅仅是财务报告的构成内容之一。其次,教学案例前后缺乏一贯性、案例资料也比较简单缺乏完整性,只有会计报表基础资料,缺少报表附注及非会计信息,不利于进行全面综合深入地进行财务分析。

2.2 课程学时安排缺乏科学合理性

经调查,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学时安排各院校不尽相同,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安排的学时不同专业也不一样。财务管理专业周课时为3,学期总学时为48;会计专业周课时为2,学期总学时为32;审计专业周课时为4,学期总学时为64。在教学过程中,当专业周课时分别为2或3时,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由于课时少只能进行“满堂灌”,甚至“满堂灌”都难以完成授课计划中规定的教学内容,仅能挑重点内容讲授,根本实现不了“教学做”一体化和突出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整个教学过程无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不能通过“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课程学时安排缺乏科学合理性,不仅无法兼顾《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操作性于一体的课程特点,而且对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都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3 课程考核未能起到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作用

课程考核不仅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检查,更是对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不同的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都会起到不同的引导作用。比如现阶段还有许多院校《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仍采用传统的以期末卷面考试成绩为主的考核方式,因此学期结束复习时一般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复习范围,有的甚至还附有答案,造成学生则以“临时抱佛脚”的心态进行考前突击强记硬背、一出考场就脑子一片空白的状况,致使学生形成纯粹为了应试过关的学习心态,违背了课程考核的真正目的。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考核现已进行了较大的改革。课程考核采用团队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程网络平台e学堂线上评价与线下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全方位考核评价。具体如下:

学生学期总评成绩=个人成绩*40%+团队成绩*60%

其中:个人成绩=课堂出勤+平时学习表现+e学堂线上学习(系统自动给出成绩)

团队成绩:首先将班级所有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形成若干个实训团队;然后以实训团队为单位,综合考虑各个实训团队上交的项目实训作品以及各实训团队汇报实训作品的表现,由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最终产生各团队成绩。用公式表示如下:

团队成绩=资产负债表分析实训项目*30%+利润表分析实训项目*10%+现金流量表分析实训项目*20%+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实训项目*10%+单项财务能力分析实训项目*20%+综合财务分析实训项目*10%。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考核进行改革后,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的有效转变,充分利用课程网络平台e学堂资源,将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有机结合,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课程网络平台丰富的学习资源(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财务报告分析》课程为校级在线开发建设课程)为学生的课后复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如学生通过纯粹的刷点数来提高课程网络线上成绩、实训团队小组组长职责履行不到位、团队成员之间分工不合理、部分学生浑水摸鱼、投机取巧等等。

3 完善高职院校《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的建议

3.1 加强精品教材建设

拥有一本优秀教材是课程建设的关键。教材不仅是教师备课、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和课后预、复习的基本书面资料。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教材不理想从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补充大量的教材以外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因忙于做大量的课堂笔记而疏忽了最重要的教师对所学知识点的讲解,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因此,加强高质量的经典精品教材建设对完善《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至关重要。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陆兴凤老师主编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在选用的教学案例前后一贯性、案例资料的完整性等方面还有待不断改进,另外,教材名称也需再斟酌。

3.2 科学合理制定课程学时数

《财务报告分析》既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操作性于一体的课程,也是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因而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必须改变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的现象,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要有充裕的时间确保教与学的良好互动、综合经典案例教学以及团队项目实训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办学目标。根据《财务报告分析》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建议本课程专业周课时为4,学期总学时为64。

3.3 改进课程考核方法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对《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考核虽已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将过程考核替代了传统的期末卷面考核,摈弃了传统考核的弊端。但学生通过纯粹的刷点数来获取课程网络线上的高分数以及实训团队建设不力等问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考核结果的正确性,甚至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进一步优化课程网络平台e学堂线上评价机制、严格规范实训团队成绩评定方法和强化实训团队建设,使每一位学生都积极、认真地参与教学和实训,从而確保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翁彬瑜.《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和创新[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5,(06):282-284.

[2]杨圣娟,王书贤.基于职业发展导向的高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5,(21):125-126.

猜你喜欢
教学现状特点建议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彝汉双语教学的现状和策略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教学现状与改进对策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建议答复应该
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