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劳特累克招贴设计的独特性

2018-01-17 00:58季璐璐
锋绘 2018年4期
关键词:招贴设计浮世绘

季璐璐

摘要:亨利·马利·雷蒙·德·图鲁兹—劳特累克是十九世纪末法国著名的设计大师,他的招贴设计在法国平面设计中占有一席之地,并且他在此领域走出了一条将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特色道路。本文探析劳特累克的招贴设计在法国大舞台上透射出独特性的根源所在。

关键词:劳特累克;招贴设计;浮世绘;石版印画技术

1 法国大舞台的背后

19世纪70年代以后,法国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由此产生的各种新的生产技术、新的科技成果、新的机器层出不穷,并被迅速运用到工业生产之中。随后许多设计师对那些成批量生产的粗制滥造的冷冰冰的工业产品的设计极为不满,认为这是艺术与技术之间分离带来恶果的大暴露。可以说,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在产品生产、包装和促销等方面的弊端是促使平面设计诞生的直接原因。

19世纪中期,奥地利作家阿罗斯·塞尼菲尔德在1798年发明了平版印刷技术,并且此印刷技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解决了阻碍印刷速度提高的这一大障碍——机械排版取代了传统手工排版,同时作为支流的广告制作技术的进步,使绘画、石版画的艺术得到促进。而产品设计和招贴也有了不同以往的文化追求,由于从事商业性的设计可以得到相对丰厚的收入,许多艺术家都被吸引到这条道路上来。1881年前后,法国政府对出版物的审查制度进行了一次严格的大规模的修改,特别是对禁止张贴海报的规定作了调整。以前法国政府严禁在公共场合张贴海报,修改后的制度为除了不许在教堂、街灯杆和政府公告栏之外,其他的所有地方都可以张贴海报。

随着这个制度的公布,立即在法国造成了海报的设计和使用的高潮。海报成为商业推广的重要手段,巴黎的街头立即成为海报的艺术画廊。而此时,劳特累的出现,引领了招贴设计在制作上大胆实践和创新的潮流,为海报的艺术化开辟了一条宽广的自由之路。

2 透视招贴设计形成的原因

2.1 丰富的生平经历

劳特累克是法国有名的图鲁兹伯爵和劳特累克子爵两大家族的后裔。自19世纪初两大家族就开始互相通婚,父亲和母亲是两大家族的表兄妹。由于长期的近亲通婚不利于后代的健康,劳特累克就是这一不幸的后裔——患有先天性的骨骼疾病。他的双腿停止发育,上半身却正常生长,他不幸变为侏儒,成年后的身高仅为150厘米。高贵的出身和畸形的身体,给劳特累克的心灵蒙上了阴影。但这并没有影响到母亲对他的爱,反而加重了母爱在他身上的灌输。

对于劳特累克来说,童年的遭遇虽是不幸,但劳特累克凭借着贵族出生的先天条件,不需为生活而担忧,有充裕的资金走进当时名家的画室学习。他希望借助绘画来抚慰自己内心的伤痛和不安,由此,他和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踏上了设计探寻之路。而后,劳特累克被父亲先后送往当时最有名望的私人老师雷翁·邦纳和费尔南·柯尔蒙的画室。与此同时,印象主义在法国大肆流溢,劳特累克强烈地感受到印象派艺术的生命力。那种与循规蹈矩的学院派画完全不同的光和影的效果,那种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与造型……无论是两位导师严谨和浪漫的迥异风格,还是印象主义色彩的朦胧美都给劳特累克打下了坚实的绘画基础。

劳特累克的一生广泛地吸收各种艺术营养,学习各种艺术风格,追求各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因而,他的招贴设计的风格才会在设计思潮前卫的法国占有一席之地。

2.2 石版印画技术的创新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欧洲石版印画技术的成熟,解决了大幅面积印刷技术难题,降低了印刷成本,从而大大提高了复制自由描绘图像的能力。但在当时,大部分的海报用石版画印制而成的只是用于商人用来推销产品的一种街头招贴性质的宣传品而已,根本谈不上什么艺术感和美感。因而,极少有画家会去用石版画翻制海报。而劳特累克在传统的黑白石版画制作方式的基础上对其技术进行了创新和改良,可以堪称“石版印画的高手”。劳特累克在石版画的绘制上,

尝试了一些新的制版效果,比如,在石版上用刷子将油墨散开,形成斑点花样;将油彩和粉彩用于同一幅画上……这种效果是爆炸性的,全巴黎人无不在这色彩绚丽、构图新颖、人物造型夸张大胆、图像与文字搭配恰到好处、极富冲击力与艺术美感的海报前驻足。

石版印画技术运用到招贴设计上,已是一种设计的大胆创新,再加上劳特累克对石版印画技术的改良和创新,更是让其招贴设计焕然一新,重新赋予了新的生命,打破了传统招贴模式。

2.3 日本浮世绘风格的影响

19世纪后半期,欧洲设计受到东方风格浮世绘的启发,企图寻找艺术的“新出路”。大多数设计师想突破造型技术的基本规律,以纯粹表达艺术家的内在感受为主,创造出形形色色的富有东方韵味的现代设计作品。

到了18世纪,在欧洲彩色石版印画的影响之下,日本艺术家抛弃了中国艺术母体的艺术形式,从底层社会中选择场景作为彩色版画的题材,把具有艺术传统的绘画跟技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19世纪后半期,浮世绘被大量介绍到西方,以色彩鲜明、线条简练为特色。此时的劳特累克就深深的被这种东方的色调与丰姿所吸引,他从浮世绘中获得了各种有意义的启发,如大面积色块的平涂,取材日常生活的艺术内容,随意而机智的构图,对瞬息万变的自然状态的敏感把握。在他的招贴画中,给我们最大的感触就是在平面的空间营造错觉的空间,赋予画面一种吸引力和诙谐感以及强烈的动感。

显而易见,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造就了劳特累克招贴中具有魅力的个人风格,即简明手段,采用简练、概括、平面化的形体描绘,以及富有装饰性的线条构成整个画面,形成一种简练、醒目的设计风格;画面的不对称构图,色块大面积平涂的快感,以及人物造型的夸张处理,达到一种视觉冲击力的爆发。

3 独特的视角窥探人性

劳特累克由于身体的残疾使其在个人情感上体验到了健康者无法想象的痛苦與悲哀,于是,他的一生除了创作就是追求和渴望真爱。在歌女的身上,劳特累克感受到了一份自然、真实以及自我情感寄托的归属。歌女在他的眼中首先是有情感、有尊严的人,她们因命运不公而从事此行业,在伦理道德方面为社会所唾弃,这正如自己因为身体的残疾被阶层所摒弃一样。由而,在劳特累克的招贴画中,我们能看到许多反映歌女日常生活的作品,如《女丑角莎·尤·考》。画中女主角亮黄的披肩、墨绿的长裤与她那疲倦忧伤和迷惘的神态形成鲜明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莎·尤·考在金光闪闪装饰背后的忧伤以及生活的艰辛。

劳特累克的招贴作品中绝大数描绘的是歌女和舞女的日常真实写照。通过他的画作,我们可以真实的感受到那个世纪歌女和舞女生活的艰辛。虽然劳特累克对处于社会底层的歌女们有着无限的宽容、理解与同情,但在其人物画中,对女性的描绘是苛刻而尖锐,表现了真实的人性。因为他追求的是展示人物独特的个性,表现出其内在真实,而非单纯地表现五官外形之美。劳特累克把歌女这一题材提炼到庄严境界,使观者去反思社会与人生。

参考文献

[1][英]DeAgostini出版公司.西洋美术家画廊:劳特累克[M].吉林美术出版社,2001.

[2]胡莹.世纪末的狂欢——劳特累克的招贴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5(18).

猜你喜欢
招贴设计浮世绘
浮世绘
中国传统元素与招贴设计相融合之我见
中国传统元素与招贴设计相融合之我见
管窥儒家美学思想影响下的我国招贴设计
关于城市主题招贴设计的几点心得
中国传统图形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招贴设计的图形创意
浮世绘
浮世绘
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