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羊
摘要:本文从文化自信的三个层面展开,整理收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进行论述。阐释了从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破除文化自卑心理,宣扬文化自信等方面入手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并根据自身实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浅述了对大学生如何提升文化自信的认识。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觉
1 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理想信念——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更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2 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是对道路、理论、制度的自信和自觉的升华和信服。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只有文化自信,才是对道路、理论、制度发自内心和心悦诚服的自信,只有文化自觉,才是对道路、理论、制度清醒、理智的把握和践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十分清楚地把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的方向、导向、原则、方法、目标表述出来。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导向是以人民为中心,原则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方法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以云南为例,《秘境云南》,所有演员均来自玉溪本土,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创作完成了这台以集中展示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特色器乐为主的艺术作品。它立足于云南民族竹制乐器,以云南独有的特色民族民间打击乐为主,创新性地将云南独一无二的民族民间器乐演奏及原生态民族歌舞融合为一体,通过《林子》《寨子》《街子》《日子》四个篇章展现云南少数民族血脉中流淌的文化记忆和世代传承的艺术基因;把竹乐与玉溪深厚的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结合,把聂耳精神与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完美结合,根植于玉溪多元、厚重、包容、开放的区域文化特色,在文化建设实践中不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文化自觉的关键时期,然而,当今的情况却是,大学生普遍缺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外来文化及思潮的广泛传入,加之中国教育政策上的重理轻文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的激烈竞争,造成了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历史底蕴薄弱,甚至连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无私奉献”、“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都被认为是过了时的观念。这种民族文化自觉性缺失的现象对一个民族来说是可怕的,它可以让一个民族失去传统,让一个社会的主流文化改变轨迹。各种社会因素导致中国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自信并对对外来文化盲目推崇.文化决定民族精神,文化乃国本。大学生是文化的实践者和创新者,所以说培养并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高校是交流思想、传承文明、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必须把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全过程。注重正面引导和优化环境,发现并鼓励那些具有坚定文化自信的大学生典型,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注重自主能力培养,牢固树立对文化建设,文化发展,文化进步的责任担当;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持礼敬和自豪,坚定文化信念;增强对外来文化的甄别和选择能力,借鉴优秀的异质文化,取长补短,包容借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始终坚信中华文化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清醒的认识民族复兴任重道远,不懈努力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张静.浅论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自信.教育现代化,2017,(5).
[2]刘珈余.浅谈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影响.西部皮革,2017,39(12):240-240.
[3]吴娅民.增强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从唯物辩证法的视角浅谈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人文天下,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