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伟强
[摘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民教育有机融合的课程和教学体系。在德育课程之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教育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和功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教育有其社会、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科特质等方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避免学校德育课程化、德育工作专属化的不足,遵循适切、生动、理性、间接的教育原则,重点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体验和测量评价的导引来进行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德育;中学历史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1-0066-03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自2005年以来,学界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意义、问题境遇、路径对策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已有研究成果数千,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维范式。但是,目前在基础教育尤其是学科教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研究存在很大不足,亟待深化。
政治是直接影响、制约教育的重要因素,意识形态是其突出表现。当代美国批判教育学派的主将阿普尔(Michael W·Apple)认为课程知识本身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目前绝大部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研究集中在高等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领域探索很少。实际上,小学生、中学生分别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萌芽和形成的关键时期,所有基础学科皆具政治性,但内容、方式和影响力度不同。教育受意识形态影响是被动的,融入意识形态是主动的,二者的效果大有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构建一个课程体系,在德育课程之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教育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目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科教育的研究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中学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其实,教学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活动之一,“人们在社会其他领域形成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可能不弥散到人的教学活动领域”[1]。所有的人文艺术学科皆具显性的价值观教育功能,其中历史、语文、地理等学科尤为重要。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教育的研究在2014年才起步,成果很少,层次普遍较低,亟待深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传统价值观念面临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西意识形态之争已经演变为价值观之争,世界教育正在出现从能力导向朝着价值观导向转变的引人瞩目的新动向。国与国之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国内社会思想多元多变,加上新媒体这把“双刃剑”,致使我国传统价值观念遭遇强烈冲击。我们主流意识形态认可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观正遭到严重威胁,我们需要一种积极健康的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风气。
(二)专门的德育课程往往比较强调道德知识的传授,倾向于进行知识化、灌输化的德育教学,最终很可能异化成为一种“知识德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显然效果不佳,因为它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束缚了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和主体建构。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2]课堂教学是学生德育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 在德育课程之外,其他学科教学显然也需要融入德育。各个学科的教师都要参与德育工作,这就是学科德育的基本理念。但在实踐中,学校德育的课程化、德育工作的专属化,使学科教师纷纷从德育工作中“缺席”或“退场”,学科德育陷入了实践困境。
(三)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三个方面。其中,认知领域目标和动作技能领域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一般智力即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的参与;而情感领域的目标则包含情绪、情感、态度、兴趣、价值观等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布鲁姆认为这些以学生心理品质培养和心理发展教育为目标的学科内容是“隐性课程”,这与我国在新课改中提出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它为学科教学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四)历史教育具有服务国家和社会的功能,意识形态教育的地位仅次于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科多着眼于现实政治生活的直接呈现,如以政治权力为核心的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政治规范等。而历史学科多着眼于过去历史的隐性阐发,通过歌颂和批判,党同伐异,借古颂今,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同于思想政治学科的特殊价值和功效。但是,历史课程所包含的政治性并不等于历史教学能够自然、充分地完成意识形态教育功能。目前的状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往往游离于历史教学之外,并未有机融合:有的被忽视,如“敬业、诚信、友善”,因为一般认为这属于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有的“两张皮”,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有的很空泛,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等。对于“爱国、诚信、友善、文明”等,中学生虽然会觉得非常熟悉,但绝大多数还是不能真正领会其中的内涵。对于“法治、民主、和谐、公正、敬业”等,中学生虽有所了解,但对其自身所含有的丰富内容不甚清楚,甚至有片面、偏激的理解。因此,历史教师有必要、有责任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适切性原则。目前,我国开展以规范服从为主的价值观教育,抽象了日常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脱离了真实生活的竞争性、风险性,使得学生对实践中的价值冲突应对乏力,进而降低了价值观教育的效果。比如当教师用“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来引导学生助人为乐时,学生可能会说雷锋多管闲事、好表现、想立功;当教师用黄继光堵机枪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勇于奉献”时,学生可能说“生命第一”“保护自己最重要”。但如果我们提供丰富、具体的材料,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去观察思考,再与当今社会现实加以对比,便容易让学生有内心的认同。对于与教学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等材料,教师要考证辨析。除了保证历史教学的真实客观,还要考虑贴近中学生的生活和心理,这样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入学生头脑。
(二)生动性原则。历史的故事性、神秘性、变化性能使人好奇,引发兴趣,甚至震撼心灵,其具备基础教育学科独有的趣味特质。价值观不是显性知识,而是属于缄默知识的范畴。缄默知识“很难用言语、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特征,注定了灌输式教育的失败。教师可通过创新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多用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引导学生深入浅出地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理性思维原则。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理性。个体信息化的过程即个体接受教育、探索自我、认识世界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个体对事物理性认识的程度由其信息化程度决定。在做出理性判断之前,对事物价值的判断首先源自感性或直观的价值体验。随着个体信息化程度的提升,感性基础上的理性思维逐渐在判断事物价值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爱国和害国,理智与偏激,有时候只是一步之遥,理性是两者的分界线。2012年保钓反日游行中,全国多个城市发生了针对日资企业的打砸抢烧现象,甚至有很多同胞无辜受伤。近期所谓的“南海仲裁”结果出炉后,民间掀起“砸烂苹果手机”“抵制肯德基”的反美货运动,多地肯德基餐厅遭到围堵和骚扰。类似事件都与爱国无关,只是明显的排外行动。这种异化的“爱国”情感,绝对不是理性爱国情感的正确表达。
(四)间接性原则。教师要有强烈的德育意识,在目标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有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把传授知识和导引价值放在同一起点上。但是,学科教师不能成为专门的德育工作者,而是学校生活的价值引导者。学科德育主要是“将道德价值观渗透进各个学科的知识教学当中,实施隐蔽式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间接德育”[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单纯的政治任务,要避免两张皮,通过构建特定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我探究,主动认知。更多的时候要“润物细无声”,无缝融入,适时有度。学科德育的实施,要将学科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把学科内容及教学活动中的德育因素转化给学生,形成学生的思想品德”[4]。这种内在的转化与外在的道德灌输有本质区别。历史教师并不是要把学科教学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内容单独挖掘进行系统的教育,而是把学科知识中与之相关的因素通过间接、隐性的方式传达给学生。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教育的路径
(一)顶层设计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顶层设计关系学科发展全局,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是构建学科的支柱。教师要根据青少年认识发展的不同阶段,通盘设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其與学科教学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区别。目前的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都颁布于十八大之前,十八大总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待在课程标准中得到明确和细化。同理,根据目前课程标准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并未明确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亟待完善。
(二)课堂内外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验是价值观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德育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课堂上的体验包含学生对价值观的认识、理解、分析、选择、巩固等多个层次,内容丰富,是一种对个人价值观进行全面考查的过程。事实上,作为现实生活的缩影,学校教育中的体验在生活中可以得到放大。教师可通过教学设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子有机地与历史知识载体相融合。这种融合应当成为一种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而非简单的叠加。通过历史上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获得切身感悟,主要有以下四种途径。
1.在历史人物学习中感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学生的价值观容易受到典型人物的影响,古往今来,历史上涌现了许多伟人、名人等正面人物,他们往往有杰出的个人品德;也有很多反面人物,他们往往存在明显的道德缺陷或不足。通过卫青、霍去病、岳飞、文天祥、彭德怀、左权、张学良、杨虎城、张自忠等历史英雄人物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自强不息的民族,这些英雄人物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不怕牺牲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历程中,乔致庸、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等民族企业家在逆境中表现出了顽强拼搏、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等职业道德。诚信友善也是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坚守的人生信条。另一方面,秦桧、蔡京、严嵩、和珅、汪精卫、陈公博、周佛海、贝当、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中外历史上出现的诸多反面人物则表现出奸诈、欺骗、伪善、凶残等明显的道德缺陷或不足。
2.在历史事件分析中体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中外历史有许多典型事例可资借鉴分析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历史上的侵略战争都是对发起国和受害国人民“自由、平等”等人权的严重践踏,如甲午中日战争的旅顺大屠杀,二战中的捷克利迪策惨案、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日本侵略者实施的“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活人细菌试验等一系列反人类的暴行。在我国历史上,专制的时间远远多于民主。近代以来,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鸦片战争后被列强奴役和压榨的近百年里,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开展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国民革命、抗日战争等,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中国而奋斗。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民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平等。但由于“左”倾错误的持续发展,最终酿成骇人听闻的十年“文化大革命”,当时“自由、平等、公正、法制”荡然无存,这是我们应该永远镜鉴的惨痛教训。
3.透过历史发展规律的总结分析体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国家层面的核心价值观。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曾长期参与罪恶的黑奴贩卖,法国经历了近百年的大革命社会动荡及恐怖政治,德国出现过法西斯专制独裁,苏联制造了国内大清洗及波兰卡廷惨案,中国历经了百年的屈辱,很多国家都为曾经的专制、野蛮及尖锐的社会矛盾付出了惨痛代价。最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英、美、德、法等大国崛起的共同规律。近代以来,中国的无数先知先觉前赴后继,先后以英国、日本、美国、俄国为师,开展了实业救国、民主救国、科学救国、文化救国等系列运动,为建立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而不懈奋斗。国民党政府因专制独裁、社会矛盾激化而兵败台湾,共产党秉持民主、自由、和谐的理念,赢得了最终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富国强兵为首要目标,孜孜以求,但也曾因忽视“民主、文明、和谐”而遭受了重大曲折。因此,“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来说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意义。
4.通过课外活动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图书馆、历史遗存、社区资源及人力资源等,因此历史教育拥有丰富的课外资源。教师要充分利用、善于挖掘课外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历史课外活动中。比如纪念建党95周年,我们可以进行红色之旅,考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等;也可以访问抗日老八路、革命老党员,开展口述历史的搜集访问工作;还可以举行历史专题板报展、经典影视回放、述说家乡历史等活动,从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
(三)测量评价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测量评价具有反拨、导引教学的重要功能,由于课程标准及教科书的修订周期较长,在测评中间接或直接地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一般历史测评涉及较少的“和谐、公正、敬业、诚信、友善”等,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教育起到立竿见影的推动作用,这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手段。例如晚清由山西商人首创的山西票号,是一种介于钱庄与银行之间的旧式金融组织,曾经在全国独领风骚。在“日升昌、蔚泰厚、蔚盛长、新泰厚、天成亨、协和信、协同庆、百川通、乾成亨、蔚长厚、合盛元、元丰久、三晋源、存义公、志成信、协成乾、蔚丰厚、宝丰隆、大德通、大德恒、大盛川、世以信、锦生润、大德川、大德玉、聚兴隆、义善源、源豐润”等字,这诸多票号名称中,普遍使用了“德、信、和、厚、公、义”等字,这明显体现了“和谐、公正、敬业、诚信、友善”等精神追求。实际的业务办理中,面对银两货币流通和全国各地天平砝码极不统一的情况,怎样做到银两收付及时、公平、合理,更是“公正、敬业、诚信、友善”等理念的重要体现。以山西票号为依托设计历史测试题,既可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与能力,又可自然地宣扬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的目的是各科教学的共同的和首要的目的。”[5]2013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历史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和功效。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避免学校德育课程化、德育工作专属化的不足,遵循适切性、生动性、理性思维、间接性的教育原则,重点通过课堂内外的教学体验和测量评价来进行中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诚如卡尔·雅斯贝尔斯所言:“在孩提时代,传统总是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年轻一代身上,然后年轻一代总是通过和历史、将来和伟大人类的塑造的内在联系意识到传统。”[6]文化基因会借助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渠道渗透进下一代的骨肉中、灵魂里。
[ 注 释 ]
[1] 徐继存.嵌入现实教学中的教学论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4(1):77.
[2]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21.
[3] 叶飞.学科德育的实践意蕴及其实现途径[J].课程·教材·教法,2009(8):49.
[4] 戴富强,秦红.试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J].教育研究,1995(9):67-70.
[5] 杜威,道德教育原理[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83.
[6]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38.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