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家华
《新课标》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前整理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良好途径,它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课前预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了解学习内容——课前整理的基础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所了解,但这仅仅是知道了要学的是什么,更多的是直观了解学习对象。对于学生而言,是将教科书上的内容从例题到练习看了一遍。这样的了解为知识的整理提供了基础。了解学习内容,为整理学习内容提供了感性材料。用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来理解就是学生从教科书中接受文本刺激,刺激推动感受器,并转变为神经信息。被视觉登记的信息很快進入短时记忆,信息在这里可以持续二三十秒。也就是学生看的过程,这个信息进入感觉登记,这是非常短暂的记忆储存。而这样的短时记忆,为整理提供了信息,有利于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为接下来的“编码”提供了基础。
二、提炼学习内容——课前整理的关键
了解与整理的关系。课前梳理学习内容基于预习又高于预习。课前预习是对所学知识的提前了解,学生通过预习,知道即将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整理不仅仅是“知道”,在认识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梳理、整顿,使之有条理,有序。课标在知识技能目标中是这样定义“了解”的,能从具体事例中知道或能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而整理则是能够表述或理解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整理的重要性。整理是对所了解知识的提炼、概括,是将所了解的知识进行系统化处理的过程,要通过整理将所看到的较为零乱的知识表象梳理成较系统的知识脉络,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当知识之间有某种相似点、某种联系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迁移和类推,而这样的自主整理和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顺应,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指导整理的方法。在对所学内容进行课前整理时,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文本,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意义,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整理文本中的内容。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中分数乘整数一课为例,教师就要能够引导学生看懂例题呈现过程中层层递进的关系,这样的层层递进是需要教师在课前整理的过程中进行具体指导,由扶到放,使得学生习得自主整理的技能。
三、质疑学习内容——课前整理的提升
质疑与整理的关系。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加工自身的知识结构,郑毓信教授说过:“所说的‘重组或‘重构往往意味着用一种新的观点去看待一件熟悉的事物,从而也就常常意味着观念的重要变化或更新,甚至是用完全不相容的观点去取代原先的认识。”学生在对所学内容梳理完成后,必有所思有所疑。因此,学会质疑是学生在课前整理之后的一种提升与拓展。
方法指导质疑有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师慢慢引导的。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质疑能力有所不同。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时教会学生如何“疑”,既可以从所学的主要内容入手,又可以从教科书上提供的方法入手,也可以从教科书上所告之的结论入手,更可以从问题的原因开始质疑。总之要让学生明白,从数学学科的预习中,可以通过哪些角度来对所学的内容进行质疑。刚开始笔者让学生在课前提出自己的疑问,学生不知道该从哪儿入手,该疑什么,怎么疑。学生往往是将教材中的问题直接拿出来,成为自己的疑问。经过笔者一段时间的指导后,学生体会到可以从本课的问题出发进行质疑。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在学习“圆的认识”之前,有学生通过预习提出了这样的质疑:“为什么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或者直径的长度相等?”对于科教书上的结论产生质疑,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维,对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还可以根据所整理内容拓展延伸。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生在预习完“长、正方体的特征”的内容后,就想到了“怎样计算立体图形的面积”的疑问,这就是从学习平面图形的逻辑顺序顺延到了立体图形中来。
在课前整理的中,学生经历了“看”“理”“疑”三个课前整理的过程,自己最清楚什么样的学习最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么,也最清楚自己糊涂和不明白的地方。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湖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