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孜颖
摘要: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高职院校《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高职教师一直以来关注的话题。本文拟将信息化手段嵌入到《财务报表分析》的课堂上,从教学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财务报表分析》信息化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
《财务报表分析》是我校会计类专业学生以及证券金融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两者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点有所不同,会计类专业重在撰写财务分析报告,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而证券金融类专业则是通过阅读财务分析报告,做出最佳投资决策。高职院校开设该门课程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实操性,为社会培养与提供应用型人才,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竞争力。然而,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是采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过程组织过于简单,导致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真正的将课堂知识很好的吸收并运用到实践中去。
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目标及定位
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与数字打交道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对于会计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要求,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财务报表“四表一注”的编制原理,能够对“四表一注”的各个项目进行阅读与分析,能够通过相关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四大能力进行分析,并掌握撰写财务分析报告的方法。
该课程定位于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能够全盘的考虑问题,找出影响各项指标的关键因素,并能够结合经济形势政策,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做出合理的判断与分析,准确的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从而有利于各报表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
2 传统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
2.1 教学目标和定位模糊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时,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参差不齐,一味的降低学习难度,甚至只要求学生会编制基本的财务报表就足够了,因此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教学生如何从会计账簿中进行取数,如何通过加减乘除填到财务报表中去,导致学生一味的埋头苦算,追求将报表填写完成便大功告成。现如今,会计电算化的全面实施,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已经不需要人工编制财务报表了,前期将数据输入电脑,系统就会自动生成财务报表,因此,如果学生只知道如何编制财务报表,势必会被社会所淘汰。
2.2 教学方法单一
理论知识相对而言都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学习能力相对有所欠缺,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未能充分运用现代化手段,浪费资源的同时也很容易让学生昏昏人睡,不知所云。再加上高职院校课程安排相对来说比较紧凑,课时相对较少,有些教师为了赶进度,只能照本宣科,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同时,因为时间不够,通常教师未能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导致很多学生跟不上,长此以往,一方面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能很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
3.1 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教材是学生学习汲取知识的主要来源,目前市面上针对高职院校的教材相对较少,针对证券金融类专业更是毫无踪迹,但是没有好的教材对于课堂讲解,学生自学都是非常不利的,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学效果。很多学生因为教材理论部分太繁杂,对于数据的分析不能理解,一味的背公式,真正对着企业的财务报表时就会不知所云无从下手。因此,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该课程的理论知识,针对该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寻找或自编相关网络学习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数据与资源,完善该课程教学资源库。可以将该资源库的资源分模块进行,如:课前预习、课中讨论、课中测试、课后检测、知识拓展等等。将各个知识点进行细分,制作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前自行进行预习,了解该知识点的相关内容,课中通过案例演练、小组讨论以及测试等手段,让学生通过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去,课后通过总结视频、拓展资料等等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最后再通过课后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同时,为了更好的贴近实际,数据来源均采用上市公司真实数据,并不断的对相关数据以及资源进行修订与更新,让学生随时能够接触最前沿的数据与信息。还可以借助网络公开免费使用的课程资源,如:慕课等来拓展学生的视野。
3.2 “以学定教”,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
由于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非常强的课程,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案例来讲理论,在课堂上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自行搜集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以及行业平均数,来进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自行去思考同样的指标在不同行业之间会有怎样的差异,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可以更加理解每个数据,每个指标的含义,并且能够锻炼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然后再一起来进行分享总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设计理念。
3.3 信息化手段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进行细分,拆分成多个任务点,各个击破。教学组织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课前、课中和课后。教师在课前,可以在世界大学城、蓝墨云班课等网络平台发布相关任务,如:预习相关知识点微课、教材;搜集相关数据;进行课前检测并提交等等,让教师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后,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以学定教”,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中,运用蓝墨云班课、微信等方式进行考勤,并形成考勤分,并依托PPT、微课、APP等对学生进行教学与互动,随时运用蓝墨云班课等进行课中测试、对于重难点内容,采用蓝墨云班课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方式,让学生自行进行思考与探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同时形成平时分。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选取相关热门行业,在行业中选取两到三个上市企业进行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建议学生在东方财富网上进行数据的搜集,在选取企业是可以在龙头老大、后起之秀等几种类型中进行筛选,分析其差异,并关注其指标与平均值的差异,分析原因。要求每组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将分析过程、主要结论以及建议做成PPT进行汇报,并接受其他小组与教师的提问,展示完毕后,通过蓝墨云班课投票功能,对各个小组进行评分。课堂中的各个项目均通过蓝墨云班课形成平时分。课后同样在世界大学城、蓝墨云班课等发布课堂小结、知识拓展等,并发布相关测试检测学生的掌握程度。期末根据考勤记录、系统生成的平时分、课后检测得分等等综合对学生进行评分。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了解学生每堂课的学习状况,并能够更加全面、客观的对每个学生做出评价。
4 结语
本文初步探讨了信息化手段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也得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变强了,课堂参与度也提高了,基本能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的案例分析中去,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上课过程中学生需要频繁用到手机,不便把控;过度重视分数的增减,而忽略了学习的本质等等,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改善,在更好的发挥信息化的作用的同时,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马珍珍.教学做一体化的《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改革[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5):54-56.
[2]聂华.高职院校《财务报表分析》信息化教学探索[J].今日财富,2017,(17):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