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照应是构成语篇的衔接方式之一,通常分为外照应和内照应。不同的语篇在照应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文章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官方网站的新闻报道语篇入手,探讨了这种特殊文体的照应特点。研究发现,在新闻报道语篇中,外照应和内照应的现象不仅同时存在,且概率大致相当。就前者而言,认知照应的比例远远高于情景照应;而对于后者而言,上指照应则运用得更加频繁。这一现象的原因既与语篇本身的线性特征有关,又与新闻受众的认知理解相连。
关键词:新闻报道 语篇分析 照应
一、引言
照应(reference),也有学者称为“指称”,是由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创始人韩礼德(Halliday)教授及其爱人哈桑(Hasan)教授在他们的合著《英语的衔接》一书中提出的一个语义概念。根据韩氏夫妇的观点,如果语篇中某一表达的解释不是从它自身获得,而是从它指代的对象中去获得,这就产生了照应关系(Halliday & Hasan,2001:31)。由此可见,照应在本质上不是一种语法关系,而是一种语义关系。它是语篇中某一表达和指代对象之间的一种相互依赖与相互解释关系。例如:
(1)城市间,小摊小贩在路边摆摊的问题,让市民又爱又恨。在日常生活中,这些摊点的存在确实满足了一部分市民的生活所需,但确实也影响了他人的出行,并影响了城市的形象。这一直是城管部门颇为头疼的问题。(《三江都市报》2016年4月1日)
在例(1)中,最后一句话“这”的确切含义取决于它的指代对象。如果要知道它的具体含义,就必须在它的上文和下文中去寻找和它构成相互照应关系的表达。通过对上文的仔细阅读与审视,我们可以看出,此处的“这”与“小摊小贩在路边摆摊的问题”构成了照应的语义关系。
由此可见,照应在本质上是一种指代词汇和指代对象之间的一种相互解释的语义关系。这种相互依存的语义关系,不仅可以增强小句之间的衔接力,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整个语篇的连贯性。与一般文体不同,新闻报道语篇具有瞬間性、即时性和短小性等特点。目前,针对新闻报道语篇中照应性的专门研究,学界探讨为数寥寥。因此,本文拟对此进行深入探索,以期能更好地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解读这一特殊文体。
二、新闻报道语篇的照应特点
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观点,照应又可分为外照应和内照应。前者指的是照应对象存在于语篇外的现实世界或者想象世界,包括情景照应和认知照应(韩氏夫妇称为类指);后者指的是照应对象存在于语篇的内部,包括上指照应和下指照应。本文随机从中国的权威媒体机构新华网和人民日报等官方网站选择了20篇最新的新闻报道,并对它们的照应性进行了分析,以下为统计结果。
从表1的统计可以看出,在新闻报道语篇中,外照应的运用比内照应相对少些,外照应的比例为42.55%,内照应的比例为57.45%。就外照应而言,情景照应的比例远远低于认知照应,这是因为情景照应的指称对象需要在交际双方的现实语境中去寻找。与一般文学作品不同,新闻报道具有篇幅短小性和内容突发性的特点,因此,在新闻报道中,如果情景照应运用过多,则会增加不在现实语境中的读者的理解难度。与此相对的是,认知照应的指称对象是存在于新闻报道者与新闻受众之间的共享知识,这种共享知识的运用一方面不会增加受众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拉近了新闻报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所以运用相对较多,比情景照应高32.79%。就内照应而言,上指照应的比例远远高于下指照应。这是因为上指照应的运用,一方面增加了新闻报道语篇的回指衔接力;另一方面,上指照应的运用可以有效降低受众对语篇的理解难度。尽管下指照应的比例不高,但是在新闻报道语篇中,下指照应的运用能够有效增加受众对下文信息的期待,增加语篇的可读性。
三、新闻报道语篇的照应分析
在新闻报道语篇中,无论是外照应还是内照应,它们的指代对象必须是明晰的,可以识别的。就外照应而言,新闻报道的受众需要从报道发生的具体情境语境或者根据自己的百科常识创造的认知语境来识别指代词汇和指代对象之间的照应关系。鉴此,外照应从某种程度上说只不过是词语指称意义的代名词。在语篇层面上,外照应通过建立语篇与情景语境之间的联系来参与语篇的构建,但是它不能建立语篇上文和下文之间的语义衔接关系,只有内照应才能构成语篇的衔接(朱永生等,2001:17)。就新闻报道语篇而言,外照应和内照应的运用几乎平分秋色。
(一)外照应
在论及外照应时,韩礼德夫妇还进一步区分了两种实际情况:一种外指存在于语言之外的情景语境中,叫做情景外指。另一种存在于对话人的共同意识,或者言语社团的文化语境中,叫做人指(homophoric)。英国语言学家夸克等人(Quirk,et al)把这种现象叫做“语言学所指关系”(胡壮麟,1994:49)。本文称之为“认知照应”,因为这种照应关系的识别存在于人的百科知识中,本质上属于认知方面。例如:
(2)新华社人民大会堂3月15日电“‘十五计划完成后,你是在位置上还是退休回家?”好不容易得到一个提问机会的韩国记者开门见山问朱总理。
朱镕基说,“最近我看到一些媒介说,朱镕基老了,不中用了。我想他们说得也对,我是老了,比在座的各位老得多。”这时会场上响起了一片善意的笑声。(新华社 2001年3月15日)
(3)5月17日,“新国十条”满月之际,一则关于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相关部委出台一项更为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消息,让房产股顷刻失色。当日A股暴跌136点,超过5%的一根长阴线更是创下A股市场今年以来最大跌幅。(《华夏时报》 2010年5月23日)
在例(2)中,受话者如果仅仅根据语篇的上下文,肯定不能识别和理解“在座的各位”到底指称什么。在这里,唯有借助当时记者招待会的实际情景才能正确找到它的照应对象——除了朱镕基总理之外的在场的任何人。在论及这一语言现象时,韩礼德和哈桑(2001:32)曾经指出,情景照应是照应的一种优先形式。语篇内部另一表达的照应是这种关系的次要形式或者派生形式。这种优先性,很有可能是在语言进化的过程中,情景意义先于语篇意义而存在。从上面的统计我们可以看出,在新闻报道语篇中,情景照应的运用并不多。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这一语言现象,因为,新闻报道语篇,尤其是一些突发事件,比如地震、海啸、暴风雨、交通事故等报道,几乎是不能离开具体情境的。endprint
在例(3)中,“新国十条”的指称对象既不存在于语篇的上下文,也不存在于报道的情景语境中,而是存在于新闻报道者和受众之间的共有知识中。它的理解需要追溯到2010年4月17日国务院发的《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在该通知中,国务院从十个方面,给出了稳定房价和遏制房价过快增长的手段,被媒体简称为“新国十条”。对于新闻报道者而言,总是善于理解和综合这类文件或者通知。但是对于受众而言,如果没有基本的百科知识,如果没有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在2016年的今天,看到“新国十条”,恐怕是云里雾里了。
通过对收集到的20篇新闻报道进行分析和归纳,我们发现情景照应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确实微乎其微。即使运用,它的指稱对象一般就在报道时的现实情景中,容易为受众所识别。然而,认知照应的识别有时候却因人而异。在新闻报道中,“相关部门”“有关部门”或者“有关负责人”的运用十分频繁。这些模糊语的指称对象,对于熟悉该报道的受众而言,自是十分简单。对于不熟悉该报道的受众而言,则无异于哑谜。因此,要识别它们的指称对象,受众必须具备相关的百科知识。
(二)内照应
内照应指的是指代词汇的参照点存在于语篇上下文中。根据韩礼德和哈桑的研究,内照应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上指照应和下指照应。前者指的是照应对象位于语篇上文,即指代词汇的照应对象位于它之前。后者指的是照应对象位于语篇下文,即指代词汇的照应对象位于它之后。例如:
(4)以往地方立法草案主要是由相关部门来起草,这种方式有利的方面是起草部门熟悉情况,起草时能够驾轻就熟;不利的方面则是部门利益倾向明显,有不少局限性。鉴于此,我国《立法法》明确提出,各地要积极探索地方立法的新路子,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法律体系。(《重庆日报》 2001年3月1日)
(5)另外,在三部《保障法》的标题上,还有一个不谐之处,就是《残疾人保障法》的标题上却漏了“权益”二字。同《妇女权益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一比较,又显出不规范。(《安徽法制报》 2001年3月27日)
在例(4)中,“此”照应的对象应该是“鉴于此”前面的整句话。由于照应对象在“此”的前面,因此属于上指照应。在例(5)中,“处”的理解需要同下文“《残疾人保障法》的标题上却漏了‘权益二字”结合起来,因此属于下指照应。胡壮麟(1994:49)曾经指出,由于语篇的最后体现形式是线性的,所指在多数情况下出现在指称词之前,有时也可出现在其后。这一论断与我们对新闻报道语篇的统计结果完全吻合。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在新闻报道语篇中,上指照应的比例远远高于下指照应,前者占所有照应类型中的54.79%,后者占所有照应类型的2.66%。其实,除了胡壮麟教授所陈述的原因之外,这一现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类的认知原因。相较而言,上指照应可以有效降低新闻受众的理解难度。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在新闻报道语篇中,外照应和内照应的现象不仅同时存在,且出现的概率几乎大致相当。就前者而言,认知照应的比例远远高于情景照应;而对于后者而言,上指照应则运用得更加频繁。此外,我们还发现,新闻报道语篇的指示代词与某些学者的归纳并不完全一致,比如陈安定(1991:52)和王力(1985:213)对指示代词的划分。在新闻报道语篇中,除了上述学者提到的传统指示代词如“他、这、那”等,其他汉语词汇如“其、此、该、本、处”也运用得比较多。而且,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现象是,某些普通名词在新闻报道语篇中同样具有一定的指代功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基金项目,[项目编号:GY2016B07]。)
参考文献:
[1]Halliday & Hasan. Cohesion in Englis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2]陈安定.隐含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1.
[3]姜云宝.人大制度新闻选评(第三集)[M].北京:国民主法治出版社,2002.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5]王力.中国现代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翟惠生.中国新闻奖作品选(2009年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
[7]朱永生等.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
(宋雨涵 四川乐山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614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