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思妤 孟长明 陈昌福
(1.河南省新乡市康大消毒剂有限公司,453700;2.华中农业大学,430070)
这种疾病作为五条鰤稚鱼期的类结节症是广为人知的,在真鲷和斑石鲷等其他鱼种也有发生的报道,是海产鱼的代表性疾病之一。从1994年10月份至12月份,四国和九州海域的陆上养殖场为中心,饲养的牙鲆发病。患病鱼以秋天生产的体长10cm大小的稚鱼为主体,而成年鱼是否可能发病尚未得到确认。
【症状】可见患病鱼体色发黑,在水面游泳缓慢。混合感染弧菌的个体可见背鳍和腹鳍基部的擦痕和出血、吻端的擦痕和发红等。鳃和脏器基本看不到特征性病变。显示肝脏出现可见程度的褪色,但是患病鱼尚能摄食。看不到在五条鰤出现的脾脏和肾脏结节等特征性症状。感染鱼群的摄食变化不大。目前养殖场很少发生这种疾病,日间死亡率不高,大约为0.1%。在种苗生产设施中有大量死亡的病例。
【病因】这种病由革兰氏阴性非运动性杆菌,发光杆菌属美人鱼发光杆菌杀鱼亚种(Photobacterium damse1a subsp.piscicida)感染所引起。当秋天海水的温度异常升高,即使进入12月份之后也高达20℃以上,可能就是这种疾病多发的年份。
【对策】在养殖牙鲆中,现在这种疾病也只是散见性发生,不是每年必然发生的疾病。推测只是当发病条件具备时(流行条件下,附近有感染源并蔓延时,存在体质不佳的稚鱼时)才能发病。水温降到20℃以下疾病流行会自然终止。
从1980年前后开始,以日本西部为中心的各地牙鲆开始发生该病,是牙鲆细菌病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的疾病。多发生在高水温期,病程发展呈急性型。在日本已知有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副乳房链球菌(S.parauberis)和格氏乳球菌(Lactococcus garvieae)等3种病原菌,其中海豚链球菌感染发病的病例最多。
【症状】外观可见患病鱼体色发黑和眼球突出,白浊以及出血。也常见鳃褪色和局部的淤血或出血。脾脏和肾脏肿大以及腹水的出现。与链球菌病一样,具有高发病率的爱德华菌病,患链球菌病鱼体的肝脏、肾脏不形成脓肿、腹水透明的比较多(有时也混有血液)为不同点。副乳房链球菌感染的病例看不到体色黑化和眼球突出的症状,可见鳃腐烂和肌肉出血。
【病因】病原菌为海豚链球菌、副乳房链球菌和格氏乳球菌,均为革兰氏阳性的非运动性球菌,培养菌呈链状(海豚链球菌,S. iniae)。在绵羊血琼脂中海豚链球菌呈β溶血,副乳房链球菌和格氏乳球菌呈α溶血。已经建立的PCR法可确诊这种疾病。
【对策】口服四环素类抗生素可以治疗这种疾病。另外已经在生产中使用了海豚链球菌的注射用疫苗。
1984年9-11月份,在陆地箱式牙鲆养殖场首次发现当年鱼发生这种疾病。病程虽然发展缓慢,但是,发病水槽的累计死亡率可以达到15%,造成了不小的损失,需要引起注意。
【症状】濒死状态的鱼体,可见体表散在的出血斑和隆起的小脓肿。此外,有时也可见到口唇部糜烂的个体。但是,病鱼外观症状多样,有时症状不明显。解剖检查可见脾脏和肾脏中有白色结节形成,是为特征性病变。
【病因】病原菌是在五条鰤和杜氏鰤流行的诺卡氏菌属中的鰤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1ae)。病灶内观察到的菌为分支后的丝状菌,呈弱抗酸性。
【对策】目前,及早发现病鱼,迅速除去病死鱼,通过适当的处理防止疾病的蔓延是很重要的。
这种疾病是在1992年首次被确认的,随后被认为是散见性疾病。主要发生在15℃以下的低水温期的陆地水槽养殖的牙鲆稚鱼(体重5~15g),能造成日间死亡率0.05%~0.2%的损失。
【症状】病鱼群的摄食活动极度减少。患病鱼除鳃褪色之外,可见头部(特别是无眼侧)显著发生。
【病因】大量的原生动物阿米巴虫类(未确定种)寄生在牙鲆的鳃丝引起这种疾病。显微镜检查患病鱼鳃丝的活体标本,可以观察到靠伪足运动的不定型的虫体。从冷冻病鱼获得的标本中虫体呈球形,运动停止,但是放置于室温后开始运动。在阿米巴虫类寄生的鳃部可见呼吸上皮剥离,因此认为这种寄生虫具有致病性。在鱼类鳃部观察到的阿米巴虫的种类很多,这种病例的阿米巴虫的种类至今尚未确定。
【对策】目前,尚未见到关于这种寄生虫的驱虫方法介绍。因此,为了防止该病的发生,有必要保持适当的换水率,适当的饲养密度和增加清扫水槽的次数等,维持良好的饲养环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