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稻水象甲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控措施

2018-01-17 05:26信阳市植保植检站黄华
河南农业 2018年6期
关键词:信阳市秧田越冬

信阳市植保植检站 黄华

商城县植保植检站 贺焕志

信阳市植保植检站 吴一兵

一、发生与危害特点

(一)发生概况

2014年5月8日信阳市在商城县丰集镇洞冲村北湾村发现了疑似稻水象甲成虫和危害状,成虫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润志研究员鉴定,确定为稻水象甲。稻水象甲疫情确认后,信阳市立即开展大面积拉网式普查,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组织疫情防控。普查出发生面积为2316.3 hm2,占全市水稻总面积的 0.63%,主要集中在312国道以南的区域,其中,早稻田发生重,晚稻田发生轻;冲田发生重,平原发生轻;田间水源充足的田块虫口密度较大。

(二)危害特点

成虫为害水稻嫩叶,沿叶脉纵向啃食,留下表皮,形成细、短、两侧平行、两端钝圆的白色纵条斑,条斑长度一般不超过3 cm,宽度1 mm;经风吹雨打,条斑变褐且穿孔,虫口密度大时,条斑满布叶面,可致破碎枯焦,影响水稻光合作用,抑制生长发育。白色纵条条斑是稻水象甲成虫的典型危害状。

幼虫为害根部,蛀食或咬断稻根,影响水稻生长发育,使有效分蘖减少,导致植株瘦弱、生长缓慢,成穗株率和每穗粒数减少,成熟期延迟,秕谷增多,千粒质量和碾米率降低,从而造成减产。

二、发生规律研究

(一)发生世代

稻水象甲在信阳1年发生1代。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发育时期完成一个世代。稻水象甲发生世代除温度因子以外,还与食料因子密切相关。目前,发生区的资料显示,单季稻区均发生1代,双季稻区可发生2代,发生期与水稻生育期基本一致。

(二)越冬场所

商城县在发生较重的区域定点监测调查发现,信阳市稻水象甲以成虫在稻田周围的田埂、山坡、沟渠、路旁等场所的枯枝落叶0~5 cm的疏松土层内越冬,以田埂和山坡越冬成虫最多,越冬场所最远离稻田有70~80 m。翌年3月,越冬成虫才开始出土活动。

(三)生活史

根据几年来的监测调查,春季气温回升后,越冬成虫开始活动,早春主要在白茅、狗牙根等杂草上取食,信阳市最早见越冬成虫危害状时间为2017年3月15日;4月下旬秧田灌水和揭开薄膜后,经灌溉水和迁飞等途径迁入育秧田;大田插秧后即可见成虫为害,5月上旬是稻田越冬成虫高峰期,也是产卵高峰期,幼虫危害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下旬;蛹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老熟幼虫在稻根部结土茧化蛹,土茧光滑卵圆形,约10天后羽化出新一代成虫。6月下旬至7月中旬为1代成虫羽化期,高峰在7月上旬;1代成虫终见期在8月下旬(2016年、2017年测报灯下成虫终见时间为8月20日和8月18日)。8月底后在稻水象甲发生区的稻田、土壤、杂草等处调查均未发现成虫。

(四)生活习性

目前国内发生的稻水象甲均为孤雌生殖,成虫半水生,繁殖能力强,抗逆性强,有明显的趋嫩绿性。当3 月下旬气温达到12 ℃时,越冬成虫开始出土先在越冬场所附近的杂草丛活动并取食; 自秧田揭膜起,秧田即可见成虫;插秧后,本田即有成虫。越冬成虫在植株基部水面以下的叶鞘内侧的组织细胞内产卵。

(五)寄主

稻水象甲食性复杂。据报道,成虫可取食8科105种植物,其中,有7科34种水生植物幼虫能完成生活史。主要是(括弧内为幼虫能完成生活史的种数)禾本科74(22)种,莎草科21(7)种,鸭跖草科2(2)种,泽泻科2(1)种,灯心草科2(1)种,柳叶菜科1(1)种,眼子菜科1种,香蒲科2(2)种, 最喜取食的且能完成生活史的是禾本科的水稻、稗草、假稻、雀稗、双穗雀稗、菰、荩草、马唐草、牛鞭草、柳叶箬;莎草科的苔草、蔺等。

信阳市目前发现的寄主植物有6种,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狗牙根、白茅、马唐、游草等6种杂草。

(六)传播途径

稻水象甲传播途径包括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

1.自然传播。稻水象甲成虫自身飞行以及成虫及稻草等落入江、河、海中,随水流、潮汐漂迁,是向毗邻地区扩散的自然传播的重要途径。

2.人为传播。包括随土壤、稻草及其他寄主植物作包装材料、铺垫材料或牲畜饲料运输传播,随秧苗、稻谷和谷壳调运传播,成虫有较强的趋光性,在迁飞时可能被汽车等交通工具灯光吸引而造成传播扩散。

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稻水象甲是外来入侵生物,一旦侵入很难根除。检疫措施是控制其扩散蔓延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植物检疫,严格落实产地检疫、调运检疫措施,减少人为传播几率。同时,要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密切监测虫情动态,采取统防统治、群防群治、联防联治等多种方式。

(一)严格落实检疫措施

加强水稻种子基地产地检疫,严禁未经检疫从发生区调运稻谷、秧苗、稻草及其制品;禁止用发生区的稻草做铺垫材料和包装材料,加强对成虫活动期间来自发生区的交通工具等的检疫检查;禁止在发生区内繁育水稻种子和私自调换水稻种子、秧苗。

(二)农业防治

收集清除田边、荒地、沟渠边、荒地等杂草进行集中处理,与非禾本科作物轮作倒茬,改变传统育秧方式,采取无纺布、防虫网覆盖育秧和旱育秧的方式可以控制成虫取食和产卵,推迟秧苗移栽时间可减轻危害;加强水肥管理,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抵抗力;稻田灌水管理坚持“只灌不排、遇水防溢”的原则,杜绝因田水退入沟、渠、河流造成害虫向下游扩散。

(三)物理防治

在田间设置太阳能杀虫灯或黑光灯诱杀成虫。稻水象甲成虫有趋光性,第1代稻水象甲成虫趋光性更强,黑光灯、太阳能杀虫灯可用于对稻水象甲的诱杀,从而有效压低其数量。商城县测报灯在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诱集成虫单日最高量达2388头。

(四)生物防治

1.稻田养鸭,保护青蛙、鱼类、蚂蚁、蜻蜓等捕食性天敌,可降低田间成虫数量,减轻危害。

2.应用生物农药如白僵菌防治稻水象甲成虫。插秧后3~7 d是施用 YS03 球孢白僵菌的最佳时期,YS03球孢白僵菌药在处理10天后有较好杀成虫效果 。

(五)化学防治

1.越冬场所防治。春季气温回升后,密切监测田埂、坡边、沟渠边等越冬场所的禾本科杂草是否出现危害状。发现危害状后,对秧田附近 20 m 范围内的田埂、坡边、沟渠边等越冬场所,每667 m2用20%阿维·三唑磷乳油 100 mL对水50 kg 喷雾,减少迁入秧田的越冬成虫数量。

2.秧田防治。做好秧田期越冬代成虫的防治,能有效降低大田虫口基数,减轻大田防治压力。药剂每667 m2可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40~50 mL,20% 阿维·三唑磷乳油100 mL,对水50 kg 喷雾,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

3.大田防治。主要防治成虫和幼虫。水稻秧苗移栽后5~7 d和1代成虫羽化高峰期是大田成虫防治适期,每667 m2用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水分散粒剂 8~10 g、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0 mL、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8 g或20%阿 维· 三 唑 磷 50~70 mL, 对 水40~50 kg,均匀喷雾。幼虫防治每667 m2用 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2~3 kg,与一定量的干细沙土拌匀,均匀撒施于水田中。撒施前保持水层4 cm,处理后7 d不排水、灌水。

猜你喜欢
信阳市秧田越冬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除草型麻地膜在水稻秧田的应用及对水稻的影响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感怀
水蛭越冬技术
信阳市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