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现状及进展

2018-01-17 15:06:56孙美蓉贾桂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磷脂复发性子痫

孙美蓉,贾桂风,蒋 帅,温 岩*

(1.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二部 妇产科,吉林 长春130000;2.宁夏医科大学,宁夏 银川750004)

抗磷脂综抗体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APS)是非炎症性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病,特点为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aPL)持续中高效价阳性,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和/或反复的不良妊娠等,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加强对妊娠合并 APS的认识有利于更好地进行临床干预,降低血栓及孕期合并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本篇综述主要研究妊娠合并APS的现状以及研究进展。

1 妊娠合并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的现状

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以年轻女性多见,女性占APS患者约70%。以育龄期女性多见,且在妊娠期的发病率最高[1]。临床表现以不良妊娠和/或血栓形成最为多见。复发性流产是指和同一性伴侣连续出现≥2次、在孕20周前的流产,是引起女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原因。APS最常见的产科并发症是不良妊娠,多数为复发性流产,而约80%的患者为妊娠早期(孕12w前)流产。国内文献报道,APS患者发生妊娠丢失的概率为 23.8%-52.3%,以复发性流产和胎死宫内最多见[2],约 5%-20%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存在持续抗磷脂抗体阳性[3]。如果未进行临床干预,高达90%的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可再次发生妊娠丢失[4]。国外研究表明, APS患者易患血栓,原因是aPL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若APS患者体内三种抗体(aCL、 LA、抗β2-GPⅠ抗体)均为阳性,罹患血栓的风险增加。

2 妊娠合并APS的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

2.1 血栓形成及发病机制

APS患者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与发生栓塞的血管类型及大小有关。其特点为:①所有血管都有可能会受累,包括所有的动、静脉,均可出现血栓。②血栓既可以发生在一个部位,也可以同时发生在多个部位。③血栓形成容易反复发作。④如果血栓复发,大部分情况下,静脉血栓再次血栓形成仍是静脉,而动脉血栓再次栓塞仍是动脉,且经常发生在同一部位。⑤组织病理显示血管病变为血栓而无血管炎征象。APS血栓的发生率静脉高于动脉,最常见的是下肢静脉血栓,其次为肺栓塞,动脉血栓多发生在脑血管,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卒中,也可累及肾脏、肠系膜、冠状动脉等,发生动脉血栓时表现为相应动脉栓塞的临床症状。国外有研究表明40%-60%的APS患者发生血栓形成[5]。机制可能是aPL 干扰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释放,使得机体纤溶酶活性和抗凝能力下降。aPL 结合到磷脂膜表面产生抗膜联蛋白抗体,后者与膜联蛋白 V 发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实现加速凝集反应,即aPL 可直接作用于膜联蛋白 V ,最终促进血栓形成[6]。因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所以孕期血管栓塞的发生率比普通妇女增高 3-7倍,产后 1-2个月内发生血管栓塞仍有很高的危险性。如果妊娠期合并APS,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增高。有血栓栓塞史的患者容易发生不良妊娠,而且血栓栓塞复发风险也比较大。妊娠合并APS 患者中仅有 2.5%-5% 的患者同时出现血栓和不良妊娠[7],但分娩后发生血栓的风险较正常人群高。

2.2 不良妊娠及发病机制

妊娠合并APS患者主要的特征是在妊娠的早期或者中期易发生流产,约半数发生流产孕周在10 周以内。导致复发性流产的因素很多,如染色体异常、胎盘炎症、自身免疫、子宫发育异常等,其中有10%-15%的复发性流产是由 APS 引起。此外,APS 也会引起胎儿宫内发育迟缓(FGR)、胎儿宫内窘迫、早产、死胎等。APS导致不良妊娠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在怀孕早期,抗磷脂抗体(aPL)能与自身抗原发生结合,在机体内的滋养层细胞、内皮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等的相互作用下,进行交叉免疫,形成了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系统被激活,机体内出现炎症反应,从而滋养细胞的生长发育被阻碍;炎症反应也引起血栓的形成;aPL对胎盘组织有直接损伤的作用,其影响胚胎滋养层的发育,致使胎盘功能下降[8],从而引起妊娠的不良结局。

国内文献报道妊娠合并APS患者发生子痫前期,其病理妊娠结局与血清中抗心磷脂抗体(aCL)水平、 抗β2-GPⅠ抗体水平升高密切相关。在妊娠早期,aCL直接作用于滋养层细胞磷脂,通过蜕膜上的β2-GPⅠ影响细胞滋养层和合体细胞滋养层的融合,抑制其分化成熟,使胚胎着床受到影响,同时也会影响羊膜,最终导致流产;妊娠中晚期,aPL与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后,使血管内皮细胞发生损伤,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故患者易罹患子痫前期、胎盘功能不全以及胎儿生长发育迟缓等[6]。抗β2-GPⅠ抗体通过抑制血小板的凝血酶原酶活性以及内源性的凝集通路,与子痫前期发病关系最为密切[9];狼疮抗凝物(LA)可能增加重度子痫前期的危险性,对预测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有一定作用;aCL 升高的患者,罹患子痫前期和 HELLP 综合征的风险增加[10]。

2.3 其它临床表现

除了血栓形成与不良妊娠,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心脏瓣膜疾病 ( 瓣膜增厚、赘生物、反流) 、肾病、网状青斑、皮肤溃疡等,也有少数患者可表现出精神症状,如舞蹈症、癫痫、延髓型麻痹、横贯性脊髓炎等。

3 实验室检查及意义

APS最常用的实验室检查项目有: aCL、抗β2-GPⅠ抗体和LA;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为单项阳性、二项或三项抗体均阳性。高效价阳性的抗体对APS有诊断意义。

诸多文献报道抗 β2-GPI抗体、 aCL和 LA均和复发性流产有关,同时测定患者血清中抗 β2-GPI 抗体、LA和aCL能够提高APS的诊断率。在发生血栓的APS患者中,抗β2-GPⅠ抗体的检出率较高[11]。三项抗体中两项阳性或者三项均为阳性时,有发生妊娠丢失和/或血栓的风险,而且容易复发[12]。aCL阳性与习惯性流产有关,而与自然流产无关系;如抗β2-GPⅠ抗体及LA均为阴性,仅有aCL表现为阳性时,与血管内血栓形成无关[13]。抗β2-GPⅠ抗体阳性与高效价的 LA 或aCL的APS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高,而抗β2-GPⅠ抗体阳性和 /或低效价的 LA 或aCL的APS患者一般只有妊娠丢失而无血栓形成。LA 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生有关,对预测子痫前期预后可能有意义[14],因此对怀疑抗APS患者建议同时进行三项检测。

4 妊娠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

妊娠合并APS的诊断是根据 2006 年修订的 Sapporo 标准,确诊需符合临床标准中的一项加实验室检查指标中的至少一项。

4.1 临床标准

临床标准包括不良妊娠和血栓形成。

不同PDA条件下的Al掺杂的HfO2高k栅介质MOSCAP结构的电学特性,采用KEITHLEY 4200-SCS型半导体特征分析仪进行测试,其C-V测试的频率为1 MHz。采用Berkeley量子电容电压模拟器QMCV(考虑量子效应)对C-V特性中的EOT和Vfb的进行拟合和提取。

不良妊娠指:①至少1次原因不明、孕周≥10 周的胎儿宫内死亡(须经超声或直接检查证实胎儿具有正常的形态); ②孕周在34周以前发生一次及其以上新生儿早产(新生儿形态学正常),早产因先兆子痫、子痫或严重胎盘功能不全引起;③连续在孕10周内发生不明原因自然流产≥3 次,需排除母亲生殖器官解剖结构异常、性激素异常,并排除双亲染色体异常。

血栓形成:有客观证据证明(如组织学、病理学或者影像学)的任何器官或组织有≥1次的血栓形成(包括动、静脉或者小血管,需除外浅静脉形成的血栓)。组织病理有血栓形成,需排除血栓部位的血管壁没有血管炎表现。

4.2 实验室标准

实验室标准包括: ①LA阳性;②aCL中-高效价阳性;③抗β2-GPⅠ抗体阳性。实验室检测要求相隔12周以上,至少有二次或二次以上阳性。但只有10%-15%的患者符合经典妊娠合并APS的诊断分类标准[15]。外文文献指出,在疾病早期检验出三项抗体指标均为阳性,无需等到 12 周后复查抗体指标,可直接做出 APS 的诊断[16]。

5 APS的治疗及预后

治疗APS的目的是预防妊娠丢失、子痫前期、早产等病理妊娠,同时避免或减少妊娠期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妊娠早期着重预防流产的发生;在妊娠中、晚期,严格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宫内状态情况,切勿疏漏先兆子痫及血栓形成,如有异常,及时进行临床干预。APS治疗标准主要依靠抗血栓和抗凝治疗。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有以下几种。

5.1 阿司匹林、肝素、华法林

阿司匹林、肝素和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LMWH)能有效的预防妊娠相关的血栓、复发性流产、胎死宫内、胎儿宫内窘迫和早产等风险。小剂量阿司匹林(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A)和肝素联合治疗使妊娠合并APS患者的胎儿存活率提高至70-80%[17]。

进行抗凝治疗主要是针对aPL阳性且既往有不良妊娠史或既往有血栓形成的患者。孕早期的抗凝治疗目的是减少抗磷脂抗体对滋养细胞的影响,孕中晚期治疗最主要的是防治血栓形成。

对只有aPL阳性而既往无血栓形成病史及流产史的患者,密切观察及随访,不建议进行抗凝治疗,否则易发生出血的风险。因抗 β2-GPⅠ抗体和复发性流产有相关性,如果抗β2-GPⅠ抗体≥15 RU /ml时, 需进行抗凝治疗[19]。

既往无妊娠丢失或仅有一次流产史(孕周小于10周),无须进行临床干预或给予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在孕12周后持续服用[20]。

既往发生过孕龄在10周之后流产的 APS患者,无论有无血栓形成,在确认宫内妊娠后均需应用低分子肝素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

既往有血栓病史及复发性流产病史的APS患者,在怀孕之前即开始进行抗凝治疗[20]。

分娩后6-12周应继续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的发生。华法林能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有严重的致畸作用,因此妊娠期禁用此药。主要用于产后血栓的防治。

国外推荐治疗方案:既往有≥3次复发性流产病史的APS患者应从明确宫内妊娠时就应用肝素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既往发生血栓栓塞的APS的患者从产前至分娩后6周给予抗凝治疗预防血栓形成,在产前24小时停药以防产后出血;对无血栓病史或其它危险因素的 APS的产妇应严密观察,在分娩后一周内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来预防血栓的发生[21]。

5.2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应用在APS是利用其有抑制抗体的产生、抑制抗原抗体的反应,同时也可以减少血小板的破坏等作用。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在LMWH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使用疗效不好时加用。

5.3 免疫球蛋白等免疫制剂治疗

免疫球蛋白可以降低APS患者机体内aPL的滴度。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在使用激素疗效差时可以应用丙种球蛋白。仅用免疫调节剂对APS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往往不佳,特别是抗β2-GPⅠ抗体阳性的APS,可与阿司匹林或肝素联合治疗。

5.4 其他

有文献报道羟氯喹和普伐他汀的作用,羟氯喹能够抑制aPL的产生 ,同时也能够抑制胎盘内血栓形成[22],但在APS孕妇中的功效和安全性尚不明,有待进一步研究及证实。中医采用补肾健脾、 养血活血法,同时应用糖皮质激素、 阿司匹林和免疫球蛋白,对降低妊娠丢失率有不错的疗效[6]。

妊娠合并APS发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母婴的健康。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治疗方案也没有统一标准。大量文献表明积极给予临床干预后,患者的活产率提高,同时妊娠合并症降低,但是仍有 20%-30% 患者再次发生流产。我们需继续努力去探索妊娠合并抗磷脂抗体的发病机制及检测方法,来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提高诊断率,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积极治疗,改善母婴结局。

参考文献:

[1]Islam M A,Alam F,Gan S H,et al.A 15-year single centre retrospective study of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patients from Northern Malaysia[J].Malays J Pathol,2017,39(2):123.

[2]于若寒,孙 琳,刘湘源.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与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J].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17,5(2):122.

[3]Rai R S,Regan L,Clifford K,et al.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 and beta 2-glycoprotein-I in 500 women with recurrent miscarriage: results of a comprehensive screening approach[J]. Human Reproduction,1995,10(8):2001.

[4]Rai R S,Clifford K,Cohen H,et al. High prospective fetal loss rate in untreated pregnancies of women with recurrent miscarriage and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J]. Human Reproduction,1995,10(12):3301.

[5]Ruizirastorza G,Hunt B J,Khamashta M A.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econdary thromboprophylaxis in patients with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J]. Arthritis & Rheumatism,2007,57(8):1487.

[6]岑倩丽. 抗磷脂综合征病理妊娠的机制与治疗进展[J]. 辽宁医学杂志,2015,29(5):286.

[7]Meroni P L,Raschi E,Grossi C,et al. Obstetric and vascular APS: same autoantibodies but different diseases?[J]. Lupus,2012,21(7):708.

[8]Pelusa H F,Pezzarini E,Basiglio C,et al. Annals ecpress: antiphospholipid and antioangiogenic activity in women with recurrent miscarriage and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J]. Annals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2017,54(5):577.

[9]陈先侠,唐志霞,孟祥莲,等. APS与早发型子痫前期的相关性[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20):3308.

[10]夏 夷. HELLP综合征发病机制与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相关发病机制研究[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197.

[11]Pengo V,Testa S,Martinelli I,et al.Incidence of a first thromboembolic event in carriers of isolated lupus anticoagulant[J]. Thrombosis Research,2015,135(1):46.

[12]Ruffatti A,Tonello M,Cavazzana A,et al. Laboratory classification categories and pregnancy outcome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prescribed antithrombotic therapy[J]. Thrombosis Research,2009,123(3):482.

[13]Ruffatti A,Olivieri S,Tonello M,et al.Influence of different IgG anticardiolipin antibody cut-off values on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classification[J]. Journal of Thrombosis & Haemostasis,2008,6(10):1693.

[14]尹红亚,辛 虹. 抗磷脂抗体与子痫前期关系的Meta分析[J]. 现代妇产科进展,2010,19(11):823.

[15]刘 畅,于若寒,刘湘源. 产科抗磷脂综合征诊疗所面临的挑战[J].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7,23(2):105.

[16]Pengo V,Ruffatti A,Tonello M,et al.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ntibodies to Domain 1 of β2-glycoprotein 1 correctly classify patients at risk[J]. Journal of Thrombosis & Haemostasis,2015,13(5):782.

[17]Zhang T,Ye X,Zhu T,et al.Antithrombotic Treatment for Recurrent Miscarriage: Bayesian Network Meta-Analysis and Systematic Review[J]. Medicine,2015,94(45):e1732.

[18]Alvarez A M,Mulla M J,Chamley L W,et al.Aspirin-Triggered Lipoxin Prevents Antiphospholipid Antibody Effects on Human Trophoblast Migration and Endothelial Cell Interactions[J]. Arthritis & Rheumatology,2015,67(2):488.

[19]张红媛,王谢桐. 抗β2-糖蛋白I抗体和复发性流产的关系[J]. 中华产科急救电子杂志,2014,3(2):123.

[20]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抗磷脂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1,15(6):407.

[21]Greaves M,Cohen H,Machin S J,et al. Guidelines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J]. 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2012,157(1):47.

[22]赵庶君.探讨抗磷脂综合征导致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免疫治疗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90.

猜你喜欢
磷脂复发性子痫
从扶正祛邪法探讨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防治
复发性流产的中医治疗思路
大黄酸磷脂复合物及其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和体内药动学研究
中成药(2019年12期)2020-01-04 02:02:24
如何防范子痫
柚皮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中成药(2018年7期)2018-08-04 06:04:18
辣椒碱磷脂复合凝胶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中成药(2017年12期)2018-01-19 02:06:31
白杨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药动学行为
中成药(2017年5期)2017-06-13 13:01:12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24
自拟加味理中汤辨治复发性口疮分析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