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梅,张 影,王利红,李善玉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小儿呼吸科,吉林 长春130021)
细菌是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的常见病原之一。可以作为原发感染,也可以继发于病毒和支原体感染之后。加之儿童呼吸及免疫系统功能尚未完善,所以细菌感染以后,患儿病情变化快,容易恶化,如果不能及时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可以危及患儿生命。因此,及早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抗感染治疗,对改善疾病的转归十分重要。血PCT是继CRP之后,判断细菌感染的指标,具有良好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而咽拭PCT可否作为一种新的方法,用于检测小儿呼吸道细菌感染,值得我们研究。
1.1一般资料选取120例呼吸系统感染的住院患儿,年龄区间在6—60个月,男孩和女孩分别是63例和57例。根据WBC、NE、CRP、MP及呼吸道病毒抗体IgM检测结果分为三组,三组患儿在年龄、男女比例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除标准(1)患者1 个月内未出现过感染。(2)已应用过抗生素或起病时间大于和(或)等于 72 小时者。(3)近期无大的应激性事件。(4)出生时存在发育异常、肿瘤性疾病、免疫功能异常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2实验方法患儿依据WBC、NE、CRP、MP及呼吸道所检测的病毒抗体IgM的结果,分3组,并分别观察咽拭子PCT及外周血PCT。对体温升高至38.5℃及以上,采取血培养。规范治疗5天后,复查对比指标。
1.2.1细菌组:WBC≥15×109/L,NE>70%,CRP>50 mg/L,三者同时升高。若混合病毒感染或MP感染也归于本组。
1.2.2病毒组:呼吸道病毒抗体IgM阳性,MP阴性,WBC≤10×09/L,NE小于50%,CRP≤10 mg/L,并除外细菌感染者。
1.2.3支原体组: MP阳性,10×09/L< WBC≤15×109/L、50% 1.3实验结果判定咽拭子PCT采用的试剂盒,检测最低浓度为0.5 ng/ml,因此:<0.5 ng/m为阴性,≥0.5 ng/ml为阳性。据浓度高低分4个等级:<0.5 ng/ml为阴性;0.5-2 ng/ml 为轻度升高;2.0-10 ng/ml为中度升高;≥10.0 ng/ml为重度升高。 2.1三组咽拭子PCT、血清PCT的分析 细菌组PCT阳性患者例数最多,咽拭子PCT阳性患儿所占比例为87.5%(35/40例),血清PCT的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62.5%(25/40例)。非细菌组(病毒组和支原体组)咽拭子PCT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13.7%(11/80例),血清PCT的阳性率为8.8%(7/80例)。咽拭子PCT阳性患者在细菌组明显多于非细菌组。 2.2三组血清PCT、咽拭子PCT的比较 咽拭子PCT、血清PCT在细菌组的阳性例数均高于病毒组和支原体组,所占比例分别为87.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0.05);特异度分别为86.3%,91.3%,比较无统差异(P2>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儿血清PCT、咽拭子PCT的比较(例) 两两比较采用卡方分割法,通过调整检验水准(α/比较次数)减少一类误差。 2.3细菌组急性期咽拭子PCT水平与恢复期咽拭子PCT水平的比较 恢复期的咽拭子PCT水平较急性期咽拭子PCT水平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见表2。 表2 细菌组急性期咽拭子PCT水平与恢复期咽拭子PCT水平的比较(n) 2.4细菌组患儿咽拭子PCT水平与平均住院天数及抗生素平均使用天数的关系 细菌组抗生素平均使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与患儿住院时咽拭子PCT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rs=0.800,0.785;P<0.001)。 见表3。 表3 细菌组患儿咽拭子PCT水平与平均住院天数及抗生素平均使用天数的关系 急性细菌感染是患儿住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抗生素滥用,耐药菌的增多,困扰着医务工作者,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及时合理的给予抗生素抗感染,与改善预后密切相关[1]。在疾病早期,明确患儿有无细菌感染,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成为越来越多的医学专家学者的研究热点[2]。目前,明确有无细菌感染,主要依赖样本的培养。但细菌培养至少需要48-72 h,培养出的细菌对抗生素敏感性分析,需要的时间长达1周,细菌培养无菌操作要求高,易出现假阳性、假阴性,不利于早期诊断。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判断有无细菌感染,除结合疾病的流行病学、患儿病史、临床表现,还有检测患儿机体所产生的炎性指标,进行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现在,临床常用的炎症指标有,血常规、CRP、PCT等。PCT是临床上常用的细菌感染的检测方法之一,是高度特异的指标[3]。PCT在感染3 h就开始增加[4],半衰期约为24 h,比CRP升高的更早,应用抗生素感染控制后,及时下降,是判断是否细菌感染和抗菌药物是否有效灵敏的监测指标[5]。 最初,PCT被认为是严重感染以及脓毒症的诊断标志分子,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PCT也可以作为细菌感染的检测指标[6],而且,PCT越高,提示感染越严重。但也有研究发现,在早期的局部呼吸道感染,血清 PCT增高不明显,因此,血清PCT在细菌感染的早期不够敏感[7],其原因可能是:在炎症早期,感染局限于局部有关。痰液PCT在诊断早期的细菌感染中,具有一定的意义[8]。但是,大多数婴幼儿和学龄期前后的小儿不能有效咳痰,气管吸痰,不被患儿和家长接受,影响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咽拭子的方法留取标本操作简单,多数患儿可配合,因此我们进行了咽拭子PCT的临床实验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时,咽拭子PCT和血液PCT同时呈现阳性,而且PCT水平比非细菌组升高明显,咽拭子PCT敏感性高于血清P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咽拭子PCT和血液PCT比较,其特异性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咽拭子PCT在判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方面有着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综上说明,咽拭子PCT对呼吸道的细菌感染具有诊断意义,咽拭子PCT可以作为一种新的方法,用于检测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与关于痰液PCT的研究结果一致[9-13]。从表3可以看出,PCT水平越高,患儿住院时间及抗生素使用时间也越长,咽拭子PCT水平高低与使用抗生素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存在明显正相关,这与Karhu J等[14]通过检测鼻咽拭子所得结论一致。我们还进一步进行了咽拭子PCT在感染的急性期与恢复期的变化研究,结果,随着症状减轻、病情好转及感染的控制,复查咽拭子PCT水平,较前也明显降低。根据目前文献的报道,如果PCT在疾病进程中下降到低于0.25或小于0.5 ng/L的范围,或降低至其峰值水平的20%,同时,伴临床症状改善,可以停止抗生素治疗[15]。 综上,咽拭子PCT与血清PCT在细菌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具有较好一致性,在疾病初期,咽拭子PCT比血清PCT更敏感。还有,咽拭子PCT的水平越高,提示细菌感染可能性越大,患儿住院和应用抗生素的天数越多。因此,咽拭子PCT,可以用于判断呼吸道是否存在细菌感染,以及评估感染严重程度和指导抗生素治疗。同时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快速稳定,易被患儿家属接受,不需要大型仪器设备,在基层医院也可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Choi J J,Mccarthy M W.Novel applications for serum procalcitonin tes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J].Expert Review of Molecular Diagnostics,2017,18(1):27. [2]Teng C L.Antibiotic prescribing for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A brief review[J].Malaysian Family Physician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of Malaysia,2014,9(2):18. [3]Koo C Y,Eisenhut M.Towards evidence-based emergency medicine:best BETs from the Manchester Royal Infirmary.Can inflammatory markers distinguish streptococcal from viral tonsillitis?[J].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 Emj,2011,28(8):715. [4]Halvorson K,Shah S,Fehnel C,et al.Procalcitonin is a Poor Predictor of Non-Infectious Fever in the Neurocritical Care Unit.[J].Neurocritical Care,2017:1. [5]Samsudin I,Vasikaran S D,Vasikaran S.Clinical Utility and Measurement of Procalcitonin[J].Clinical Biochemist Reviews,2017,38(2):59. [6]李念顺,王小丽,彭 琳,等.血清降钙素原在呼吸道感染疾病中临床应用价值[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4,25(4):23. [7]Hirakata Y,Yanagihara K,Kurihara S,et al.Comparison of usefulness of plasma procalcitonin and C-reactive protein measurements for estimation of severity in adults with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Diagnostic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2008,61(2):170. [8]陈立婷,张 也,邱立洁,等.肺部感染性疾病中半定量检测痰液降钙素原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9):1536. [9]杜 娟,黄金莲,应巧玲,等.痰液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2011,26(3):147. [10]刘长海.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液降钙素原检测意义[J].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1):107. [11]余艳云,杜红宇,李秀娟,等.痰液降钙素原检测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850. [12]刘 晟,蓝俊伟,蔡海芳.痰液及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婴幼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4,21(1):10. [13]蒋丰智,张费通,崔其亮,等.新生儿肺炎患儿痰液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临床医学,2013,33(5):82. [14]Karhu J,Alakokko T I,Vuorinen T,et al.Lower Respiratory Tract Virus Findings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Patients With 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An Official Publication of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2014,59(1):62. [15]Hohn A,Heising B,Schütte J K,et al.Procalcitonin-guided antibiotic treat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J].Langenbecks Arch Surg,2017,402(1):1.2 结果
3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