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帅,吕广超,翟延阳,王凯忠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胸外科,吉林 长春130021)
患者,女,17岁,因高考体检发现右侧胸腔占位性病变15天入院。患者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咳痰。患者既往身体健康。查体:气管居中,双侧胸廓不对称,双肺呼吸音清,右肺呼吸音减弱,右侧胸部叩诊浊音,右侧语颤减弱,未触及胸膜摩擦感,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及胸膜摩擦音。
肺部增强CT检查所见:右侧胸腔见巨大团块样软组织影,大小约11 cm×10 cm×14 cm,其内见斑点样钙化影及模糊片样低密度影,似与椎管相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其内见血管穿行,临近部分肋骨反应性增生硬化。胸椎向右侧弯曲。检查结论:①右侧胸腔后纵隔占位性病变,考虑神经源性肿瘤。②胸椎侧弯畸形。
磁共振胸椎平扫检查所见:胸椎侧弯。胸1-8椎体水平,脊柱右旁见巨大团块状稍长T1稍长T2异常信号,大小约15 cm×12 cm×10 cm,邻近右侧部分肋骨增粗形态不规则,胸4-5、5-6右侧椎间孔扩大,病变沿椎间孔向椎管内延伸,邻近硬膜囊及脊髓受压,分界不清。检查结论:①胸1-8椎体水平,脊柱右旁占位性病变,病变沿椎间孔累及邻近椎管。②脊柱侧弯。
穿刺病理诊断:符合节细胞神经瘤。余检验、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由于病变累及邻近椎管,邻近硬膜囊及脊髓受压,分界不清。为防止术中损伤脊髓,故与脊柱外科联合手术。脊柱外科由脊柱旁后入路离断胸5神经根,术中探查见椎管内无明显肿瘤压迫。脊柱外科手术完毕后,由胸外科行右侧开胸探查术。开胸探查所见:肿瘤位于后上纵隔,体积约占右侧胸腔三分之二。肿瘤包膜完整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肿瘤基底部宽大,与壁层胸膜紧密粘连。肿瘤紧贴脊柱表面,与椎体、第四肋根部、第五肋根部紧密粘连。由于肿瘤体积大、基底部大且粘连紧密、肋骨反应性增生由基底部长入瘤体,视野较差,肿瘤无法一次性整体切除。故将肿瘤分四块切除,最后沿肿瘤基底部切除肿瘤。肿瘤切面灰白色,质韧,血运丰富。充分止血后留置引流,术毕。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纵隔)节细胞神经瘤(成熟中型)。肿物总重823 g,体积14 cm×10 cm×7 cm。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顺利出院。
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神经源性肿瘤,起源于交感神经节,多沿脊柱旁分布,好发部位为后纵隔、后腹膜、肾上腺[1]。节细胞神经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有研究显示,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是年龄小于20岁的患者占总数的20%以上[2]。节细胞神经瘤生长缓慢,质地较软,肿瘤切面为灰黄色或灰白色。大部分的节细胞神经瘤有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节细胞神经瘤主要由黏液基质、神经纤维细胞和节细胞构成[3]。本例患者17岁,病变起源于后纵隔,体积约占右侧胸腔三分之二,肿瘤有光滑完整的包膜,切面呈灰白色。本病例特点与文献报道大致相符。
本病发病率低,肿瘤生长缓慢,常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临床症状,有的仅在肿瘤体积较大后才表现为压迫症状。少数患者因肿瘤的神经内分泌功能而表现出相应症状[4]。本例患者即无明显临床症状,病变是在体检中偶然发现。
CT和MRI对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大帮助,可以反应病灶位置、形态及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CT可以很好的显示肿瘤与脊柱和肋骨的位置关系。部分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患者伴有脊柱侧弯和肋骨增生,但是具体原因不明。有研究提出是肿瘤刺激患侧椎体骺板过度生长所致;有研究提出是肿瘤侵及侧弯侧椎旁组织,造成侧弯侧肌肉萎缩;有研究提出节细胞神经瘤与脊柱侧弯是共存的[5]。本例患者伴有脊柱侧弯,肿瘤基底部紧贴侧弯的椎体,分离困难。部分肋骨反应性增生,伸入肿瘤基地部,术中予以切除该部分增生肋骨。肺部增强CT可以反映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本病例患者肺部增强CT未见肿瘤包绕或侵及周围大血管,肿瘤基底部见一根肋间动脉分支滋养肿瘤,术中予以结扎。由于节细胞神经瘤多沿脊柱旁分布,部分节细胞神经瘤可以沿椎间孔生长累及邻近椎管。MRI扫描可以显示病变与脊髓的关系,如病变累及脊髓,术中应注意保护。本例患者病变沿椎间孔向椎管内延伸,累及邻近椎管。为保护脊髓,请脊柱外科由脊柱旁后入路离断胸5神经根,术中探查见椎管内无明显肿瘤压迫。CT 和MRI 有助于节细胞神经瘤的早期发现,并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多参考价值,但要确诊本病,仍需要依据病理诊断。
手术是节细胞神经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有研究显示,节细胞神经瘤患者的生存期与肿瘤是否完全切除无关,盲目追求完整切除肿瘤,反而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节细胞神经瘤对化疗不敏感,术后无需进行化疗,仅需将肿瘤全切除或次全切除[7]。
总之,节细胞神经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神经源性肿瘤,常无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脊柱侧弯、肋骨反应性增生。CT和MRI对节细胞神经瘤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大帮助。节细胞神经瘤应首选手术治疗。
作者简介: 刘宇帅( 1991-) ,男,在读硕士,主要从事胸外科疾病研究;王凯忠(1968-),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肺癌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金龙,刘亚军,罗 坤.脊柱旁与椎管内节细胞神经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14(5):356.
[2]Kaufman MR,Rhee JS,Fliegelman LJ,et al.Ganglioneuroma of the parapharyngeal space in a pediatric patient.[J].Ot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2001,124(6):702.
[3]王永芹,谢晓红.右后下纵隔节细胞神经瘤一例[J].华西医学 2014,29(10):1817.
[4]Birgit Geoerger MD,Barbara H M D,Dieter H M D,et al.Metabolic activity and clinical features of primary ganglioneuromas[J].Cancer,2001,91(10):1905.
[5]管 彬,钟唐立,刘启榆.后纵隔节细胞神经瘤的MSCT表现与病理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1,30(3):425.
[6]Boris D,Thorsten S,Barbara K,et al.Treatment and outcome of Ganglioneuroma and Ganglioneuroblastoma intermixed:[J].Bmc Cancer,2016,16(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