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血糖代谢紊乱是自发性脑出血病人在就诊时常见伴随症状之一,既可有明确的糖尿病史,也可是非糖尿病病人由应激因素导致的反应性血糖代谢紊乱[1]。脑出血病人在各种应激条件下常发生糖代谢异常,应激性高血糖是脑出血病人病情危重的标识之一[2],而血糖过低可能导致神经及脑细胞无法修复的损伤,乃至死亡[3]。因此,对脑出血病人急性期实施规范的血糖管理显得较为重要,故对自发性脑出血病人血糖管理的研究进行综述。
近年来研究显示,血糖在脑出血急性期升高的发生率为27%~63%[4],可以客观反映丘脑下部损伤,合并脑干受损的病人糖调节中枢功能发生异常,从而导致糖调节功能紊乱,进而导致血糖升高,而其他部位脑出血病人则多为应激性高血糖,或者导致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的分泌失调进一步使血糖上升[5]。另一方面,由于就诊时间延迟、脑出血量较多、病情更为危重的病人,其激素水平出现异常的概率更高,血清胰岛素浓度显著下降,降低了末梢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以致葡萄糖有效利用率下降,同时使细胞膜上的葡萄糖转运蛋白功能大幅度降低[6],从而导致血糖升高。
然而,在脑出血病人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率高达7.32%[7]。随着越来越严格的血糖目标,部分病人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时出现了低血糖[8]。研究表明,不同神经细胞、组织对低血糖的敏感度不尽相同,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对低血糖高度敏感,小脑组织则对低血糖不敏感[9]。病人因建立人工气道而无法表达主观感觉或者有意识障碍,低血糖的发生不能在临床得到及时的觉察[10],从而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研究表明,严重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均明显增加病人的病死率,血糖的代谢水平与病危病人的死亡率呈J型相关[11]。在发生脑血管意外前,血糖水平是判断脑出血严重程度和不良预后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12],所以糖代谢水平与急性脑出血病人的预后关系密切[13],特别是脑出血急性期病人血糖增高[14]。在难以及时鉴别临床上尚未确诊的糖尿病及应激性高血糖情况下,血糖变异性[15]已渐渐被重视,它是指血糖代谢水平的波动范围,即峰值与谷值之间变动的非稳定状态。血糖变异性升高提示脑出血病人病情严重、预后不良[6]。
另一方面,严重脑出血病人出现血糖降低也可提示预后不良[16],潜藏的低血糖临床表现不易被察觉,昏迷病人的低血糖症状更加难以辨别[6]。研究发现,在危重脑出血病人的血糖监控中,应密切注意和重视低血糖,因为低血糖与脑出血病人较低的格拉斯哥评分有显著的相关性[11,17],所以,广大医务人员更应该避免甚至阻止医源性低血糖。
机体的应激系统会在病人发生脑出血时立即启动[7],增加肾上腺素分泌量,加快机体代谢的速率,从而使血糖水平增高。动物实验表明,血糖升高可能通过诱导神经细胞对大脑产生有害的影响,增加过氧化物的产生,阻断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的产生并且加剧脑水肿细胞的凋亡[18]。同时,脑出血可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因此,无氧代谢成为葡萄糖提供能量的唯一途径,而后生成大量乳酸,诱发代谢性酸中毒[7]。脑细胞在酸中毒情况下受到损害,使脑血管扩张,导致脑水肿加重,使颅内压升高,这一连锁反应最终致使颅脑损伤[4]。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胰岛素强化治疗较适合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的病人,因为在发生血糖增高的脑出血病人中,有糖尿病病史病人导致预后不良的概率小于无糖尿病病史病人[1,11,17]。
当血糖代谢水平降至病人出现昏迷状态并大于30 s,这时由于低血糖引起的组织坏死则无法规避[9]。研究证实,在强化胰岛素治疗较好控制血糖目标的同时低血糖发生率相应升高[18]。有研究发现,胰岛素泵拥有了低血糖时自动暂停输注功能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降低[19]。脑出血病人血糖控制的范围应个性化,需要根据病因、个体差异、基础疾病、危重程度去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7]。
脑出血病人需重视其急性期血糖的管理,目前胰岛素控制血糖已在临床广泛应用[20],然而,强化控制血糖亦存在低血糖风险,目前国内仍无统一的静脉输注胰岛素及血糖监测的标准化方案[7],临床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在防治诱发病人血糖代谢紊乱因素的同时,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适合病人血糖管理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