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以气流阻塞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咳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以老年病人较常见,死亡率较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急性加重期会因为呼吸系统感染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增加病人死亡的风险[2]。如何有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缓解临床症状,成为临床治疗的重点[3]。随着医学的发展,呼吸机和连接装置的不断更新改进,无创正压通气技术成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其治疗效果较好,受到临床医生及病人的好评。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其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血气指标变化,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2月河北省宽城县中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78例,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4]诊断标准者;意识清晰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积极配合此次研究者。排除标准:有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者;有脑血管系统疾病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人;精神疾病者;依从性差者。将78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包括抗感染、消炎、吸氧、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祛痰、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营养支持等。研究组在常规方法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治疗,采用BiPAP无创双水平呼吸机,设定S/T模式下经病人鼻面罩正压通气,呼吸频率设定为13次/min~15次/min,氧流量设定为3 L/min~6 L/min,初始吸气压为5 cmH2O~7 cmH2O(1 cmH2O=0.098 kPa),逐步增加到14 cmH2O~20 cmH2O,呼气压维持在4 cmH2O~6 cmH2O,根据病人情况调整呼气压、吸气压及氧流量,保持氧浓度为35%~45%,血氧饱和度大于90%,每天通气3次,每次3 h~4 h,之后逐步缩短通气时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血气指标、心率及呼吸次数,血气指标包括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乳酸(Lac)、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比两组疗效、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统计两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病死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症状评定,治疗后症状消失或明显消失为显效;症状有所消失为有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5]。
2.1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心率、PaCO2、NT-proBNP、乳酸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H值、PaO2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呼吸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s)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3 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比较(±s)
2.4 两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病死率比较 研究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1例(2.56%);对照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9例(23.08%)。两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1,P<0.05)。观察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5例(12.82%)死亡,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3,P<0.0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急性加重期会因为换气功能障碍、通气不足等导致呼吸衰竭,对病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7]。当病人发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气道中的阻力会增加,呼气时会发生动力性压缩生理变化,呼气时间缩短,病人肺内表现为内源性呼气末正压,所以会发生阻塞性通气不足[8]。同时因为病人肺泡弹性减弱、肺充气过度、缺乏营养、电解质异常等原因会导致呼吸肌疲劳[9]。临床一般采用抗感染、消炎等药物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需要再进行机械通气治疗[10]。有创通气治疗能增加病人肺泡通气量,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但是其对病人造成的创伤大,会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给病人带来较大痛苦,不利于预后[11]。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指不经过气管插管,经鼻面罩进行正压通气,能缓解病人呼吸肌疲劳,减轻过度充气,排出CO2,所以治疗效果显著,同时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2]。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明显。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心率、PaCO2值、NT-proBNP值、乳酸低于对照组,PaO2高于对照组,呼吸次数少于对照组,说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病人的血气指标,提高病人的肺氧合功能,减少CO2的产生,并且更有利于将CO2排出体外。主要是因为无创正压通气能通过双平气道正压克服气道阻力,支持通气,所以能有效排出肺泡内的CO2,从而降低PaCO2,提高PaO2。而NT-proBNP值、乳酸值能判断病情变化,治疗后研究组心率、NT-proBNP值、乳酸值低于对照组,表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降低心率,改善氧合指标,缓解呼吸衰竭。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说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病人呼吸衰竭等临床症状,缓解病情的发展,有利于病人早期恢复,从而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本研究还发现,研究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病死率低于对照组,说明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明显减少有创通气导致的相关并发症,降低病人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减轻病人痛苦,使其更容易接受治疗,安全性更高。主要因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采用经鼻面罩进行正压通气,能使病人的呼吸道维持对气体加湿、加热的功能,阻止微生物入侵,避免气管插管带来的并发症,所以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