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丽萍
【摘要】本文论述在小学数学新课导入时要注重课前信息反馈,整合教材学习的进度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计能够提高新课教学反馈实效的教学流程,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反馈 课堂教学 实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095-03
在平时的数学新课导入环节,老师慷慨激昂地创设问题悬念,话音刚落,一些学生就将答案脱口而出,这样的行为,要么被老师熟视无睹,要么被指责为破坏课堂纪律。因为这些学生把老师设计的悬念打破了,破坏了老师的教学预设。为了避免这种状况的发生,笔者在备课时认真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课前认真研读教材,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和整理;二是利用前测进行学情分析,进行教与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三是精心设计,提高新课教学反馈的实效。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思考这些问题:我们教什么?学生懂得了什么?我们该怎样预设数学活动……
一、研读教材,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教给学生什么?这是教师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教什么”决定着课堂教学的一切。课前笔者认真研读教材,分析教材,一般分两步走:第一步,熟悉本册教材,结合《教师教学用书》研读教学内容;第二步,研究一年级到六年级整套教材的教学编排,清楚每一个教学年段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例如,《分数的初步认识》首次出现在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通过研读,笔者知道:三年级学习分数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理特征,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和动手操作学具,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分数的含义,并通过分数大小的比较和简单计算,帮助学生建立分数的概念,为下一步学习小数和分数打好基础。在五年级再次学习《分数的意义》时,重点学习分数的意义和两个新概念(即单位“1”和分数单位),这是三年级学习的升级版。基于对教材的深入研读,笔者在设计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时,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①基本知识的学习: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接触分数的意义,会读、会写简单的分数,初步理解分数单位。②基本技能的学习:在想一想、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活动中,培养学生各项基本能力,如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③学习态度方面:通过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培养低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并获得学以致用的成功体验。
又如,《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通过研读笔者知道:小数的学习是在认识整数、分数之后,学生要认识的第三种数,这样的编排遵循了“数”的发展规律;小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比对小数计算方法的掌握困难得多,因此,教师要借助具体的量和几何直观图来开展教学,让学生直观感受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四年级下册再次学习“小数的认识”,则是从“量”抽象成“数”进行认识,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为此,笔者这样设计教学预案:①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商品价格、气温、体温等问题导入新课,揭开小数的面纱;②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小数的写法和读法,强调小数点是“小黑点”;③利用米尺作为教学实物图,贯穿整个新课的学习;④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设计了4道练习题,前两题是课本练习,第三题是判断,最后一题是换名游戏),层层深入,巩固小数的意义,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什么”就是明确教学内容,“怎么教”是指教学方法。在课前充分备课,并设计出可行的教案,就等于明确了“教什么”,也为“怎么教”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学生“学什么”,进而“怎么学”打好了预备仗。
二、分析学情,关注教与学信息的传递与反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数学课堂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我们将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学生真的不会吗?或者他们会了哪些?哪些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哪些需要点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想到了课前测试练习(简称前测)。设计思路涉及教材提供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点,以及本课学习要突破重、难点必备的基本技能等。通过前测,将教学信息提前传递给学生,学生完成练习再把信息反馈给教师,教师进行数据分析,深入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这就是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目的是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对即将学习的知识点的了解情况,从而让教师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并对自己之前的教学设计重新调整。如:[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前测题
一、填空。
①1支铅笔2.5元,我的身高是1.35米,爸爸的体重是62千克。
②全班有42人,一个馒头是0.8元,自动铅笔的笔芯是0.5毫米。
上面的这些数中( )是小数,( )是整数。
设计意图:该小题是摸底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考查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对小数的认识程度,是否能一眼辨别出小数和整数。
二、判断题。(在括号里打√或×)
①有个同学说:“小数就是比较小的数,比1都要小。”( )
设计意图:该题考查学生对小数这一名词的理解。
②28.28元读作:二十八点二十八。( )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尝试判断小数的正确读法,为教学埋下伏笔。
三、画一画。
①如果下面的长方形表示1元,你能在图中表示出0.2元吗?画一画,涂一涂。
②如果下面的一条线段表示1米,你能在線段上表示出0.1米吗?试试看。
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结合图形分一分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四、填一填。
3.95元=( )元( )角( )分
6角5分=( )元 1分米=( )米
7分=( )元 13厘米=( )米
设计意图:这是站在生活的角度来考查学生对小数的模糊理解。][ ]
通过前测,我们了解到:第一,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小数有一定的认识;第二,学生敢于大胆尝试小数的读法;第三,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有待建立;第四,学生并没有建立分数和小数的转化思想。我们知道,小数是十进制分数的另一种形式,但对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用十分之几、百分之几的分数转化不同单位的量的能力是比较差的。为此,我们给执教老师提供参考意见:要让学生认识小数,除了结合大量生活中的实物,还应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分数与小数相互关系的思想,通过结合图形、动手操作更好地理解小数。
又如,《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前测练习。
[前测题
1.填空。
1元4角= 元 1.5元= 元 角
5角= 元 3分米6厘米= 分米
(復习旧知,加深理解小数的含义)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量的大小。
0.6元○0.9元 10元○9.9元
3分米○2.7分米 0.2米○0.7米
3.笔算下面各题。
32+54= 25-17= 48+9= 100-63=
你能说一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
(复习整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4.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0.5 1.5 1.8 4.1
+ 0.8 + 7.5 - 0.3 - 0.6
你知道小数加减列竖式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吗?
5.你知道1米比0.3米长多少吗?
6.彩色粉笔每盒1.2元,白色粉笔每盒9角。买一盒白色粉笔和一盒彩色粉笔一共多少钱?]
通过前测,我们获取了学生的实际情况:第一,学生对笔算整数加减法和对小数初步含义及大小比较掌握得比较扎实;第二,学生会主动尝试把过去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的经验迁移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上,计算正确率较高,但大部分学生对算理掌握得不够扎实,也就是说会做不会说算理,尤其是用语言完整地表述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从测试和访谈中,我们认为学生是在学习了“整数的加减法”和“小数的初步认识”基础上学习“小数加减法”的,这些知识是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基础,其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探索与发现。而学生所面临的困难就是他们过多地关注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对知识本质的探索,轻视了对算理的理解,这也是教师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为执教老师提供了参考意见:更多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小数加减法的本质,即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这样的课前反馈能为我们提供更精准的学情,为新课设计、新课导入节省了时间,进而更有针对性地为本节课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提供了策略的选择等,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
三、精心设计,提高新课教学反馈的实效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顺利地开展需要教师随时做出反馈信息的整理和教学调整,需要课前精心地设计,课中机智地应对。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教材,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在设置备课教学活动时,笔者利用表格的形式从活动要求、学习形式、反馈形式、活动目的等四方面来设计学习活动。
例如,在《认识几分之一》的教学中,学生进行了两次折纸活动:
[ 活动要求 学习形式 反馈形式 活动目的 活动一 拿一张长方形纸片,先折一折,把它的[12]用斜线涂上颜色 个人独立完成 三种折法的反馈:横折、竖折、斜折,教师巡视引导,让学生有序地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12]的不同折法,总结出“折法不同,但都是把这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两份,都能用[12]来表示”,理解“平均分”。 ]
[ 活动要求 学习形式 反馈形式 活动目的 活动二 任选一个平面几何图形,折出你喜欢的几分之一,并用斜线表示出来;和同桌说一说,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 先个人独立完成,同桌两人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一般能折出[12],[14],[18]等分母是2的倍数的分数,对于[13],[16]等这些分数,教师课前做好准备,向学生展示并讲解 体验“不同的图形也能表示相同的分数”和“相同的图形也能表示不同的分数”这两个分数的内涵 ][续表]
在活动要求的指导下,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巡视时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反馈都是非常有效的。在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活动中,学生深刻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同时,学生在用纸片折出不同分数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拓展与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