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特征及成因分析

2018-01-16 23:45郭向阳穆学青明庆忠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云南省文化遗产物质

郭向阳, 穆学青, 明庆忠

(1.云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云南财经大学 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文化性、传承性和民俗性,其存在能够更好地表征民族精神和形象特征,被誉为“文化活化石”[1]。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指出:“鼓励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

截至2016年8月,全国共颁布72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其中云南省共制定了20部相关地方性法规,对非遗的保护立法在全国处于首位。为了探究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现状,通过CNKI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和整理发现,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致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民族发展过程中深刻的文化记忆[2-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众旅游时代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也逐渐成为学者们观注的焦点,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估模型[4]、评价指标体系构建[5]及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6]的研究文献与日俱增。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起步阶段着重研究宏观层面的旅游开发模式,包括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模式和异地集锦式开发[7],随着旅游开发模式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微观视角的开发模式,包括演艺开发模式、主题公园开发模式、影视开发模式、文化节庆模式和物化产品开发模式等[8-10]。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布局研究。早期着重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构类型及空间分布[11-12]。近年来,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入,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重心移动分析和分布特征形成机制等方面[13-16]。尽管学者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价值和意义比较认可,研究成果在数量上逐渐增多,但仍存在研究区域的局限性,基于全国等宏观尺度单元的研究成果多,而省域等中观尺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研究仍显不足,尤其是关于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探讨仍停留在“现状—问题—对策”等定性描述重复性研究阶段。鉴于此,我们以云南国家级非遗项目为样本,探讨其空间特征及主要成因,以期为云南非遗的科学保护提供参考。

1 研究区域概况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人类早期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分别与贵州、广西、四川、西藏等国内省份相邻,与老挝、越南、缅甸等国家接壤,国土面积39.4×104km2。全省境内河网密布,有湄公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红河、珠江、长江等六大水系,分别注入印度洋和太平洋。云南省素有“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的美誉,区域内部生态与历史地理环境保存良好,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其独特、封闭的区域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与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

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综合采用最邻近指数模型、地理集中模型、不平衡指数、核密度等方法来剖析云南非遗项目的空间特征。最邻近点指数用来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类型;地理集中指数用于探究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体集散程度;不平衡指数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各区域内分布的均衡程度;核密度估计值法用来测量点密集区域事件发生的概率,分析点状要素的空间聚集区域状况。研究对象数据主要源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等官方网站,通过统计整理共得出100项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含扩展项目)。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分布类型

基于宏观视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点状要素布局。最邻近指数是用来判定点状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状况的衡量指标[17]。其公式为:

式中,R为最邻近指数,V表示全部点状要素间直线距离加总平均值,D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A代表研究区域国土面积,n表示非遗项目总数量。当R>1时,说明点状要素布局趋于均衡型;R=1,为点状要素随机分布型;R<1,为凝聚型。运用ArcGIS10.1空间分析工具中 Average Nearest Neighbor测算出V=29.102 km,云南省国土面积A=39.4×104km2,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n=100,可得De=31.215 km,最邻近指数R=0.932<1,表明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类型趋于聚集型。究其原因为: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云南省属于山地高原地形,地形落差相对较大,各个区域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地形、气候特征,自然环境的差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具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在社会经济方面,市州间文化底蕴、交通、经济交流频繁程度不同,政府对“非遗”管理态度悬殊,致使“非遗”空间分布类型为聚集型。

2.2 空间分布均衡性

2.2.1 集中程度分析

地理集中指数用来表示研究对象的空间集中程度[18],用以下公式表征:

式中,G表示地理集中系数,xi为i州市非遗个数,T代表非遗总个数,n为州市数量。G取值为[0,100],G值愈大,表明非遗集中分布,反之呈现离散分布。

通过地理集中指数公式(2)对非遗离散程度进行评估,可测算出G=29.833%。假设非遗呈现均衡态势,则可用求出,对比两者可知G>G,表明云南非遗空间布局呈现相对集中的特征。究其原因:滇南、滇西北为云南省少数民族集聚区,分布着傣族、佤族、苗族、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催生了大量非遗项目,这对省域内部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整合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2.2 均衡程度分析

根据云南省16个市州各方面的差异,将云南省划分为滇中、滇西北、滇西、滇南、滇南、滇东南、滇东北六大地理区域。由表1统计可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呈现出显著的区际差异,集中分布在滇西北、滇南地区。

表1 云南省各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统计

不平衡指数是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市州内的分布均匀程度[19]。其公式为:

式中,S为不平衡指数;n代表研究区域数量;Xi为各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总区域内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的百分比。S取值范围为0到1,其值越趋近于0,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均匀分布于各市州;若其值越趋近于1,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聚集在一个区域内部。利用Excel计算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市州内部的分布均匀程度,得出不平衡指数S=0.385,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市州分布不均衡。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各市州分布的洛伦兹曲线(图1)可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红河州、大理州、楚雄州和德宏州,以上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占到云南省的59%。这些地区城市有着坚实的物质基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性较大,相应地以上地区的城市产生了较多的非遗项目。

图1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空间洛伦兹曲线

2.3 空间分布聚集区域分析

核密度是运用ArcGIS空间统计软件,对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集中态势进行统计运算的一种方法。其值越大,表明点状要素越密集,区域事件发生的概率越高[20]。其公式为:

图2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估计值空间可视图

为揭示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集聚指向性,运用 ArcGIS10.2空间分析工具中Density工具测算生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图(图2),发现:非遗空间分布形成了滇西北为主区、滇中及滇西为副区的“主—副”空间结构两大高值区。前者主要是以文化繁荣的大理州为核心,原因在于大理是唐朝时南诏和宋朝时大理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区域,是南诏和大理国经济文化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的频繁地域,中原文化与南诏及大理国文化的融合更为强烈,加之相对封闭的山地交通和适宜的气候等人文和自然因素为众多民族风格迥异的非遗项目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滇南国际旅游区,主要以景洪市为核心。景洪市作为西双版纳的首府,是滇南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比如宋代以景洪为中心建立的景龙金殿国非常重视曲艺文化发展,各种文化艺术百家争鸣。滇中和滇西形成了次核心密集区,滇东北与滇东南非遗项目核密度值较低,在空间上呈离散状特征,主要因为这些地区远离云南省历史文化重心区,文化底蕴较为薄弱,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机会匮乏,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尚未形成规模,此外,还可能与以上地区政府部门对非遗的管理与挖掘工作欠缺有关。

观察非遗项目与各市州行政中心的相对位置发现:核密度与距离行政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关系,即越靠近行政中心,非遗的空间分布越密集,反之越稀疏,这与经济地理学中的距离衰减规律理论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布局特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主要是因为州市行政中心基础设施完善、资金充足、非遗保护政策能够充分的发挥,间接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活培育了肥沃的土壤。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成因分析

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对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布局特征的主要成因进行探究,有助于更好地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成因

1)河流水系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平坦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加之丰富的物质基础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及延续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往往也是人口集聚的风水宝地,而人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重要“载体”,故河流水系发达、物质基础丰富的地区往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区位指向。为了验证云南非遗项目与河流水系的关系,通过观察云南非遗项目与云南地形图可以明显看到,其非遗项目与河流水系的走向呈现几乎趋向一致的关系,比如,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密度值区的滇西北是怒江、金沙江的主要流经地区,处于次核心区的滇中和滇西,分别是龙川江、南盘江和澜沧江、南定河的主要发育区域,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估计值较低区域,往往是缺乏河流流经的地带。

2)经济与人口

地理联系率(V)能够揭示出区内人口、经济等要素与某项人类活动的匹配特征[20],其表达式为分别为第i个州市非遗个数与人口、经济要素占总量的百比分比,n为州市个数,V取值为[0,100],其值越大,表明区内人口、经济等要素与非遗项目在空间上的分异呈现高度匹配,反之,则表明区内人口、经济等要素与非遗项目在空间上的分异没有必然联系[21]。计算得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地理联系率 Ve=99.534,人口—地理联系率 Vp= 99.579,表明,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程度关系密切,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发达、人口集聚程度越高,区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育和传承水平越高,保存越完好。

3)交通因素

交通是连接区域内外的通道和桥梁,良好的交通通达性能够改善区域产业结构和发展环境。为验证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交通通达性的关系,通过对2015年《云南统计年鉴》中各市州公路通车里程整理,测算出各市州公路密度(表2),可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比重最大的滇西北的迪庆、丽江、怒江和大理,其公路交通密度排名分别为全省倒数第一位、倒数第三位、倒数第四位和倒数第九位;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比重最小的滇东北的曲靖和昭通,其公里网络密度在全省排名为第二位和第三位,其余市州的非遗分布也相应与交通密度呈反向关系。对比结果表明: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良好且交通落后的滇西北、滇南等地区与外界联系较少,受外来文化的入侵和冲击也较小,形成了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发展环境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记忆,可以说滇西北和滇南地区交通开发时序滞后、开发强度弱、交通可达性差等因素客观上为非遗项目在以上地区的保护创造了条件,在空间上呈高密度集中分布。而滇东北的曲靖和昭通交通密度相对较好,但本土文化也易受到外来文明的冲击,不利于非遗项目的系统性保护与开发。

表2 2014年云南省各市州公路里程及公路密度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成果,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实施区域“生态系统—文化系统—人”整体性保护。区域历史地理环境是非遗产生的土壤,对其保护能够促进文化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人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活载体”,要注重保护好民间艺术家和传承人,同时还要注重建立后继传承人的培养机构、民间艺术产业基地、传习馆、民俗乡和民俗文化旅游景区等。

2)强调“活化传承”,对非遗的保护与传承要升级为系统层面。a.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高层次文化工作者参与非遗保护;b.待时机成熟时,可考虑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内容编入全国或地方课程教材,通过课堂形式积极培养青少年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觉。

3)根据云南省非遗项目分布非均衡性、人口规模指向性特征,在非遗项目分布集中的滇西北、滇南适度构建“旅游搭台,文化唱戏”的旅游开发体系,积极培育旅游经济与非遗文化保护的融合发展模式,逐渐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现代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在非遗项目稀疏的滇东北、滇东南等区域积极完善申报制度。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非遗项目申报工作的动态性,云南省各市州的非遗项目数量也在不断更新,这里研究其空间分布特征及整合保护开发仅代表某一时间段内的现状,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研究需要对其持续、动态地关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数字化保护策略。

4 结论

1)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类型为凝聚型;从市州分布尺度来看,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整体上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红河、大理、楚雄和德宏等5市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六大地理区域内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际非均衡性特征,主要集中在滇西北和滇南区域。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密度估计值与距离行政中心的距离成反比关系,即越靠近州市行政中心,非遗空间分布越密集,反之越稀疏,这与经济地理学中的距离衰减规律理论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布局特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

3)密集的河网水系、平坦的地形、密集的人口规模、较为频繁的经济文化活动和相对较低的交通通达性等因素,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诞生与保护提供了必要条件,并成为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1]林庆,李旭.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2):39-43.

[2]普丽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综述[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5):64-69.

[3]娄芸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再造[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6(1):12-17.

[4]梁圣蓉,阚耀平.非物质 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评估模型[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6):96-102.

[5]顾金孚,王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初探[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24(9):793-795.

[6]张希月,虞虎,陈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与应用: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8):997-1007.

[7]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23(11):119-122.

[8]马木兰,汪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9(2):282-287.

[9]宋河有.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在旅游中心城市的有形化利用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0(11):91-96.

[10]刘桂兰,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7):12-16.

[11]李航,刘幸,吴相利.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空间分布[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5,31(5):102-106.

[12]马冬雪,江芸,朱明勇.基于GIS的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J].体育科学,2015,35(6):19-24.

[13柴国珍,孙文学.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空分布与重心移动分析[J].文化遗产,2010(2):6-11.

[14]程乾,凌素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理科学,2013,33(10):1166-1172.

[15]李蕊蕊,赵伟,陈静.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及地理空间分布特征[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33(6):97-102.

[16]吴清,李细归,张明.中国不同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与成因[J].经济地理,2015,35(6):175-182.

[17]郭向阳,明庆忠,穆学青,等.云南省高等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特征及其时空演变[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2):88-95.

[18]张佳运,高敏华.新疆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及地域分区研究[J].干旱区地理,2016,39(5):1128-1134.

[19]李伯华,尹莎,刘沛林,等.湖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地理,2015,35(2):189-194.

[20]王新越,司武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31(4):195-200.

[21]李涛,陶卓民,李在军,等.基于GIS技术的江苏省乡村旅游景点类别与时空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11):179-184.

猜你喜欢
云南省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民国初期云南省议会述论
与文化遗产相遇
云南省会泽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对云南省“农危改”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