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秀新,束怀瑞,郝玉金,徐 强,韩明玉,张绍铃,段常青,姜 全,易干军,陈厚彬
(1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武汉430070;2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271018;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陕西杨凌712100;4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南京210095;5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北京100083;6北京市林业果树研究所,北京100097;7广东果树研究所,广州510640;8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州510642)
中国目前已成为果树产业第一大国,果品贸易在世界果品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国果树产业发展速度较快,据农业部统计,2016年中国水果面积和产量均列世界首位。果树产值居中国种植业的第三位,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尤其是对促进山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保持具有特别的意义。
生产全面发展,总产量居世界第一。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果树产业发展十分迅速。1952年,中国果树面积为68万hm2;1980年增加到178万hm2;2015年水果面积已达到1280万hm2,加上干果,面积超过1660万hm2。果树产量从1952年的244万t,增加到1980年的679万t,2015年水果产量达到1.74亿t;人均水果占有量超过120 kg,位居世界前列[28]。
注重平台建设,科研实力快速提升。目前,中国针对果树设立了10余个国家工程(或改良/育种)研究中心(如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柑橘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设有果树研究方向,另外,农业部以及各省市区也建立了30余个果树专门实验室。这些平台较好地支撑了果树科学研究。2008年,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建立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现有柑橘、苹果、梨、桃、葡萄、香蕉、荔枝龙眼等7个产业技术体系,包括150多名岗位科学家和150个综合试验站,国家每年投入近2亿元体系经费用于支持果树领域研究与技术试验示范。自20世纪80年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以来,果树研究获得该基金的资助额度逐年增加,目前获批项目经费近5000万元/年,每年约100名果树学领域的专家获得资助。
研究队伍不断壮大,近年,涌现一批高层次人才。目前,果树学领域有2名院士;自1996年获得首个果树学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以来,迄今已有6名果树领域科学家获得此项人才基金资助;已有3人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一批果树专家教授获得优秀青年基金、青年长江学者、万人计划、青年千人等人才资助。果树学科研队伍正在迅速成长。
基础研究发展迅速,部分领域处于前沿。来自中国知网的数据显示,迄今,中国大陆申请获批果树方面的专利约2000项。根据汤姆森路透数据库的最新统计,中国果树学领域发表的国际刊物论文和高水平论文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技术研发与时俱进,支撑了果树产业发展。多年来,中国果树研究的选题紧密围绕生产实际,从开始的资源收集、推广良种,到后来的专业化生产、普及嫁接修剪技术、授粉技术;由乔砧到矮砧,从计划密植到适度稀植;苗木由裸根苗到容器大苗,以及苹果、香蕉等果实套袋技术,果实气调贮藏技术,柑橘覆膜增糖技术、覆膜晚采技术、留树保鲜技术。新近,针对果园用肥用药较多的问题,开展“两减”技术研发。这些均反映出果树技术研发与集成的时代特征,即从过去的不规范生产到规范化生产,从追求产量到关注品质,从关注眼前到放眼长远,中国果树技术研发正朝着绿色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中国果树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随着工商业兴起和人口增多,社会对果品的需求激增,果树产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地方名特果品的商品化生产在主要果树产区逐渐形成。果树学研究随着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等基础生物学在国内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抗战胜利后,当时国民政府建立了区域研究所从事果树研究,如西南农试所(在现在的重庆江津)开展柑橘育种和栽培研究。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多年,各省先后建立了果树研究机构,其中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兴城)、郑州果树所以及柑橘研究所属于国家级的研究机构[27]。随着现代高等农业院校和综合院校园艺相关学科的相继建立,果树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体制改革、人员往中心城市流动等原因,各地的果树研究机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家级的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划归西南大学管理,部分省级果树研究机构出现人员流失、运行困难的情况,部分研究所(如广东果树所、辽宁果树研究所等)仍保持较好的研究态势。这期间,大学的果树研究队伍与实力逐步壮大,成为中国果树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生力军。并且,逐步形成了一所大学以一个树种或某个方面为特色的局面。如华中农业大学的柑橘研究、山东农业大学的苹果研究、南京农业大学的梨研究在世界同类水果研究机构中均排名前列;华中农业大学和浙江大学的果实采后研究、中国农业大学的苹果砧木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果树逆境生物学研究等团队,已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均具有一定影响的团队。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科学院的北京植物研究所、武汉植物园等在葡萄和猕猴桃方面的研究工作也颇具特色和优势。
新中国成立前,果树学人才培养与中国近代其他学科的情况相似,基本沿用欧美日体系,除了农科学校,部分综合大学(如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也设有园艺系或园艺专业,培养包括果树学在内的园艺人才。那个时代培养的果树学人才主要是生产技术型,以中专和专科为主,本科规模很小,有的学校每年只有几个人。1940年,金陵大学章文才教授招收的贾麟厚、陈俊愉、李家文三位研究生,是中国果树学领域培养的最早的研究生。
建国后的5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专门设立果树学专业或方向。受前苏联影响,当时专门开设果树方向,包括果树学在内的园艺学学生规模有所扩大。这期间,国家开始选派留学生赴前苏联留学,培养了一批留苏学者(如罗国光、贺普超、费开伟、欧阳寿如、黎盛臣等)。该时期培养的专家成为改革开放前后果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的骨干人员。1953年,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等院校最先开始招收果树学硕士研究生,之后因文化大革命停止了10年。
1977年恢复高考后,中国本科教育开始开设果树专业,进入新世纪改为园艺专业。改革开放后,中国恢复了研究生教育,华中农学院等院校于1978年重新开始招收果树学专业研究生,但招生学校和招生人数很少。1981年,华中农学院等学校获得首批果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那期间,一批研究所和没有授予权的大学及农科院等单位也在招收果树学研究生,但毕业论文要到少数几个有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学校答辩,在这些学校授予硕士学位。
中国第一个果树学博士点设立在华中农业大学,1987年底,新中国培养的第一名果树学博士毕业。之后,果树学博士点逐步增加。迄今,全国已有果树学博士授权点19个,果树学硕士授权点29个。目前,已培养博士近1000名,现在每年招收博士生80名左右,硕士生300名左右。
过去的一百年,中国果树研究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前的30年,为起步阶段。20世纪20年代末之后,一批从日本、美国和英国回国的学者,到民国时期建立的大学里播下果树研究的种子,从编写教材入手,专门设立本科果树方向,研究主要集中在整理中国的种质资源和栽培经验与技术、介绍果树研究先进国家的新知识和技术等。这期间,一批奠基性人物包括吴耕民、孙云蔚、曲泽洲、章文才、黄昌贤、李沛文、胡昌炽、沈隽、原芜洲、钟俊麟、王学书等陆续回国,成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果树学研究和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基础理论扎实,精通外语,把国外的果树学理论和技术引入中国,与国内同事一起,推动了中国早期果树学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果树遗传育种、果树生理学、果树营养学等现代果树研究领域。另外,他们翻译了大量的国外教材并用于课堂教学,在果树学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阶段,建国后到1978年的30年(1949—1978年),为大发展阶段。老一辈专家培养的人才播种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中国果树研究的基本框架。根据80年代初的资料,这30年间筛选和培育出一大批果树良种,包括苹果160余个、柑橘120余个、梨70余个、桃100余个、葡萄60余个等。南方以柑橘最有代表性,优良品系‘先锋橙’和‘锦橙’及其优系等成为全国主栽品种。北方以苹果最有代表性,先后调查了中国新疆和西南等地区的苹果资源,培育了‘秦冠’和‘寒富’(经笔者查证,‘寒富’是1978年杂交,90年代审定)等区域性新品种,特别是芽变选种成果突出,选育的‘富士’和‘元帅系’芽变品种成为全国主栽品种。这期间活跃在果树界的专家有章文才、曾勉、沈隽、沈德绪、杨文衡、束怀瑞、景士西、贺普超、张子明、曾骧、张钊、李育农、陆秋农、王宇霖、黄辉白、罗新书、李嘉瑞、张上隆、浦富慎、刘景新、崔绍良等。他们在果树遗传育种和栽培技术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是改革开放前后研究生导师队伍的主力。由于当时缺乏科研经费支持,整体上不具备系统、深入开展现代果树学理论研究的条件。所以,该阶段以应用研究和少量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虽然整体上缺少深入的理论研究,但基本涵盖了现代果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在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等方面支撑了中国当时的果树产业发展,也为改革开放后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锻炼了人才。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1978—2006年),为恢复发展与快速变化期。这期间,中国建立了果树本科专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一整套人才培养体系;科研体制发生大的变化,国家经济形势不断变好,结构调整过程中,新的机构和平台陆续产生,国家对科研的支持也逐年增加;全国果树面积快速增长,人均果品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部分水果出现销售难的问题,水果的种植效益有下降趋势。
第四阶段,2007年至今,果树学进入“三跑并存”阶段。即部分领域领跑世界同类研究;部分与国际同行并跑;相当一部分还是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处于跟跑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栽培果树最古老、种类最多的国家,种质资源丰富。目前已基本查清中国果树资源的科属种,建立了国家种质资源圃17个[29]。收集了31科58属果树材料12014份,包括许多野生、半野生、农家种等濒危资源,涉及到的性状有品质、果形、熟期、抗病、抗逆、矮化和加工等。对种质资源的研究,从形态观察描述发展到微观的探索,包括生理生化指标、细胞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方面的鉴定,探讨了柑橘、苹果、梨、桃、柿、枣、猕猴桃和栗的起源与分类等[39]。
自20世纪80年代,果树生理研究不断得到拓宽和深化。坐果与果实发育生理,果树采后生理与技术,果树矿质营养生理、花芽分化生理,果树的抗寒、抗盐、抗旱生理,果树生长发育化学调控的原理与技术,水分生理、群体光合作用,幼树提早结果生物学、更新复壮生物学等都取得一定进展,有些成果已应用于生产。
组织培养技术在果树作物脱毒快繁中取得了广泛的成功,香蕉、柑橘、苹果、葡萄、梨、桃、李、猕猴桃、樱桃、杨梅、柿、枣、核桃、杏、石榴、蓝莓等果树实现了离体快繁。如在柑橘上,通过组织培养和嫁接相结合的茎尖微芽嫁接技术获得无病毒苗木,目前已广泛用于柑橘病毒病的脱除和中国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原生质体培养在柑橘、苹果等果树较早时期即取得了成功,梨、枇杷、猕猴桃、桃、李、杏等原生质体培养也获得了再生植株。中国于1988年获得第一例柑橘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此后又获得了一批柑橘不同种类和品种融合再生植株[33]。利用细胞工程开展优良基因的定向转移,通过细胞工程创制的柑橘胞质杂种新品 种——‘华柚2号’,表现雄性不育、果实无核,2015年获植物新品种权。
果树作物的基因组测序、高密度分子标记开发、重要性状的遗传定位和关键基因克隆是“十二五”以来中国果树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中国主导完成了甜橙、梨、猕猴桃和枣等果树作物的基因组图谱构建[35,42-43],为果树作物的基因功能研究及分子育种研究提供了遗传框架。分子标记从1990—2010年间主要的RFLP、SSR、AFLP、RAPD等多种类型[19],逐渐发展变化到以方便、稳定和高通量为主的SSR及SNP标记。利用SNP标记在果树植物的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连锁标记开发和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据文献报道调研,至少针对30个以上的重要农艺性状开展了遗传定位分析,包括果实品质(糖、酸、颜色、芳香物质)、生殖特性(无融合生殖、无核、雌雄性别和自交不亲和)、抗病抗逆等性状。针对柑橘的无融合生殖(多胚)性状,利用BSA及GWAS分析方法鉴定到一个控制多胚的基因CitRWP,启动子区域插入的MITE转座子和多胚性状共分离[41]。通过桃重测序及重要农艺性状的GWAS分析,鉴定得到了控制果实无酸及果形相关的基因,发掘到控制果实重量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区域[31]。在苹果上,筛选到影响苹果果实大小的相关位点区域及候选基因,利用有性分离群体结合的SNP分析在苹果上定位到了7个控制糖酸的位点。
果树功能基因研究自2010年以来取得良好进展,主要在果实品质与调控、果实发育与成熟、自交不亲和、抗逆等方面鉴定到关键基因。鉴定了苹果果皮着色及果实酸度的关键因子MdMYB1和MdbHLH3响应温度和光信号的作用机制及调控网络[38]。在果实发育和成熟的调控方面,苹果MYC2及ERF2转录因子通过与ACS1互作影响乙烯合成[37];香蕉ERF11通过组蛋白乙酰化的机制影响果实成熟[34];草莓SnRK2.6负调控果实发育与成熟;柑橘转录因子CitERF13参与果实脱绿[46]。在自交不亲和研究中,解析了梨花粉管生长及钙信号、H2O2等信号分子的影响作用;苹果自交不亲和重要基因ABCF的功能为帮助S-RNAase进入花粉管[40]。在柑橘抗逆研究中,对多胺代谢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克隆了重要调控基因NAC及bHLH,解析了其对抗旱、抗冻等的作用机制[36]。
4.1.1 考察收集保存和评价了2447份苹果种质资源对新疆野生苹果林和云南、四川、陕西、辽宁等地的野生苹果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考察,收集整理保存国内外各类苹果资源2447份。在辽宁兴城、吉林长春、新疆轮台、新疆伊犁、云南昆明等地建立了5个国家级苹果资源圃[3],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了系统评价。建立了描述42个主要生物学特性的种质资源数据库,挖掘了一批有用基因。
4.1.2 引进选育了一大批苹果新品种和矮化砧木,全面实现了苹果品种和砧木的更新换代 创建了全球最大的苹果育种群体,配置杂交组合730个,目前保有杂种苗38.407万株。30年来,育成了苹果新品种339个,其中‘秦冠’品种推广超过30万hm2,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寒富’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使中国大苹果栽培的北界向北推移超过300 km;早熟品种‘华硕’综合性状优良,现初步推广超过0.33万hm2,市场前景看好[12]。引进并选育‘富士’、‘嘎啦’品种的各类优系,现已成为中国苹果主栽品种,实现了中国苹果品种的更新换代[4]。建立了苹果矮化砧木育种技术体系,育成了适于国内不同生态区优良矮化砧木SH系、GM256、青砧系和辽砧2号等,同时引进评价了M系、CG系等国际主要矮化砧木,基本满足了中国主要苹果产区发展矮砧栽培所需矮化砧木。
4.1.3 创新变革了苹果栽培模式和苗木繁育模式,研发了各区域苹果配套栽培技术 30年来,先后建立了乔砧稀植栽培技术体系、乔砧密植栽培技术体系和省力高效的矮砧集约栽培技术体系,使中国苹果园实现了由乔砧稀植到乔砧密植,到现在的矮砧集约高效栽培制度的转变,并建立了无病毒、多分枝、自根大苗繁殖技术体系。同时,建立了各种高光效树形,实现了苹果园由主干疏层形、自由纺锤形、细长纺锤形到高纺锤形的转变。果园肥水一体化技术、果园生草技术、土壤起垄覆盖保墒技术、土肥水耦合技术、果园和苗圃机械、花果管理省力化技术等广泛应用。苹果三大病害发生规律研究不断深入,综合防控技术不断优化,苹果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4.1.4 研究确定了中国苹果优生区的7项气象指标,使中国苹果产业向优势区域不断集中 根据中国苹果生长发育和气候特点,系统研究了苹果果实品质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确定了中国苹果优生区的7项气象指标,划定了中国苹果的4大适生区和两大优势生产区,先后确定了优势区66个和122个重点基地县,指导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近年来,苹果产业布局呈现“西移北扩”趋势,环渤海湾优势区苹果产量全国占比从2000年的47.73%下降到2013年的38.45%,而黄土高原优势区苹果产量全国占比从2000年的42.92%上升到2013年的51.71%[13]。
4.1.5 苹果采后增值技术研究不断深入,苹果浓缩汁出口占世界总贸易量的40%~60% 创新苹果浓缩汁生产工艺,引进国际先进的全机械化设备,建立了世界最大的苹果浓缩汁生产线,年出口苹果浓缩汁45万~65万t,占全球40%~60%。先后研发不断优化了苹果果汁、果酒、果醋、脱水干制、果酱、果粉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等深加工增值技术。苹果适期采收技术、采后贮藏保鲜技术、商品化处理技术、冷链物流技术等支撑了苹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过去的一百年,中国柑橘产业发展经历了农民自发性生产、专业园艺场生产到农户和地区专业化生产几个阶段。全国柑橘产量从1979年的55.5万t,增长到2007年的2058万t,2015年达到3660万t。中国柑橘研究同中国柑橘产业一样,近20年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取得的成绩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4.2.1 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利用彰显了中国作为柑橘原产地的特色 20世纪60—70年代,老一辈科学家曾勉、贺善文、叶荫民等组织调查小组,历时多年,对中国柑橘种质资源进行了较全面的普查,并收集保存于国家柑橘资源圃。这期间,发现了道县野橘、崇义野橘、莽山野橘、莽山野柑、红河大翼橙、云南富民常绿枳等野生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中农业大学柑橘团队持续进行柑橘野生和地方资源的研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种质资源的遗传进化关系进行了持续研究[16],并弄清楚了一些农家优异资源的来源,例如汉中的枳雀来自枳壳与柚子的杂交;系统调查了宜昌橙[45]和山金柑以及枸橼资源,发掘到单胚山金柑资源,有望成为未来柑橘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模式材料。在野生资源的利用方面,近年,将香橙作为一种新的砧木在生产中大面积应用。
4.2.2 品种选育与引进促进了中国柑橘良种化 20世纪30年代,中国留日学者从日本引种温州蜜柑,栽培于湖南邵阳,50年代之后,温州蜜柑在南方省市区种植。在50—60年代的资源整理中,中国老一辈科学家选育了一批地方良种,加快了柑橘良种化进程。当时选育的良种包括‘沙田柚’、‘南丰蜜橘’、‘锦橙’、‘桃叶橙’、‘本地早橘’、‘冰糖橙’、‘大红甜橙’等,形成了中国柑橘品种的基本结构。70年代以后,选育种工作全面推进,选育的品种主要是温州蜜柑系列品种,如‘国庆一号’;甜橙有‘奉节72-1’、‘罗脐35’等。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有序开展柑橘的引种驯化工作。1984年,由章文才、赵学源等组成的柑橘考察团赴美交流,引进12个脐橙品种;筛选出‘朋娜脐橙’、‘纽荷尔脐橙’以及‘奈维林娜脐橙’;1998年,农业部实施948柑橘品种引种与示范重大项目,持续近10年,引进了近百个当时世界的优良品种。之后,筛选出的品种有‘福本脐橙’、‘伦晚脐橙’、‘不知火杂柑’、‘天草’等。与此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以每年平均选育2~3个品种的速度为产业提供良种,自主选育的包括‘琯溪蜜柚’(红肉、三红系列品种)、‘沙糖橘’、‘早红脐橙’、‘崀丰脐橙’、‘赣南早脐橙’、‘长叶橙’、‘金煌杂柑’、‘金秋沙糖橘’、‘无籽红橘等’。近20年,通过引进筛选和自主培育相结合,科技人员共为产业提供了60多个柑橘优良/新品种,为中国柑橘产业发展,实现早中晚熟搭配,鲜果周年均衡上市提供了品种保障。
4.2.3 柑橘良种繁育取得长足进步 20世纪80年代初,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以及广西桂林柑橘研究所较早开展柑橘脱毒技术研究,主要通过茎尖微芽嫁接技术,培育无病毒柑橘原种。新世纪以来,在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下,建立了中国柑橘无病毒良种繁育体系。在江西赣州、重庆以及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市区,无病毒育苗技术普及率较高。如今,中国柑橘病毒性病害的研究已有稳定的队伍。
4.2.4 柑橘栽培技术与时俱进 中国柑橘的种植模式已从解放前的房前屋后种植,到规模化种植,再发展到现在的大规模种植。种植方式朝着省力高效方向发展,从密植到适度稀植,从强调修剪到适度修剪再到简化修剪和机械修剪。肥水管理正向肥水一体化、智能化管理方向发展。
4.2.5 柑橘产后加工处理技术发展迅速 20世纪70年代,中国柑橘罐头加工发展很快,但水平较低。进入新世纪,柑橘罐头加工一直维持在年产60万t左右,主要集中在浙江、湖北和湖南几个省。近年,以化州橘红和陈皮为主的药食同源柑橘加工发展迅速,形成产业化规模,如新会县陈皮产值达到几十亿。此外,人们开发了柑橘的新用途,如与茶叶结合开发的柑普茶深受市场欢迎。近10年,中国采后机械和果园机械取得很大进步,如今国内使用的柑橘分选设备一半以上是中国自主研发的设备。自主研发的果园轨道运输机械也开始进入产业。
4.2.6 生物技术研究加快了柑橘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的步伐 华中农业大学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国内率先开展柑橘生物技术研究,40年来,先后建立起茎尖微芽嫁接技术并应用于良种脱毒,为福建永春芦柑的产业重振提供了无病毒材料;建立起完整的柑橘细胞工程技术体系,创造出一批体细胞杂种[6],以及单倍体、三倍体、四倍体材料[7]。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较早开展柑橘遗传转化研究,获得多个抗病株系。2012年,中国率先完成了甜橙全基因组测序[43],此后其他8个柑橘品种的测序工作也陆续完成,由此构建的柑橘基因组综合分析平台向研究者免费开放,为国际国内同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提升了中国柑橘研究的国际影响力;新近,通过组学技术发掘到柑橘重要农艺性状的第一个相关基因CitRWP[41]。此外,中国近年来在柑橘采后生物学[46]、抗性[36]、色泽[47]等方面的研究逐步形成体系,并进入世界同类研究的先进行列。
4.3.1 新品种选育与育种技术创新 注重梨种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通过4个相关的国家种质资源圃(辽宁兴城、湖北武汉、吉林公主岭、新疆轮台),系统收集和评价梨种质资源,持续多年开展梨品种资源的表型评价[14],保存资源约2600份。
中国科研院所及院校近40家单位从事梨的育种工作,选育出‘翠冠’、‘黄冠’、‘中梨1号’、‘红香酥’、‘玉露香’、‘宁霞’、‘夏露’等100余个各具特色的新品种,部分品种已大面积推广和栽培。目前中国自育或传统地方梨品种市场占比高达85%,其中新品种的市场贡献率达40%以上。
随着梨基因组的揭秘和分子标记的深度开发利用[42],获得了多个与果实色泽等品质和抗病相关的分子标记,并初步建立了分子辅助育种技术体系,为大规模杂交后代的筛选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时,梨病毒检测、脱除技术以及无病毒苗木培育技术日益成熟,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苗木繁育体系,促进无病毒苗木的推广应用。此外,基于单株二维码标签的梨育种数据管理与采集系统、作物育种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系统等育种软件相继研发成功,提高了梨育种田间工作效率。
4.3.2 栽培模式变革与管理技术创新 中国梨果生产不断向最适区域转移,并逐步形成8个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区域(华北白梨区、西北白梨区、黄河故道白梨砂梨区、长江流域砂梨区和东北特色梨区、渤海湾特色梨区、新疆特色梨区、西南特色梨区)。生产重心正逐渐由“产量”向“品质”、“安全”转变,生产方式从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机械化、轻简化、标准化和现代化迈进[9],梨果品质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栽培模式方面,实现了以纺锤形、疏散分层形为主的大冠稀植传统栽培模式向以“圆柱形”、“倒个形”、“3+1形”、“双臂顺行式棚架”等简化、高光效的树形为主的宽行密植新型栽培模式的变革[10]。梨园机械化生产的配套装置,如开沟机、旋耕机、割草机、喷药机等在生产中应用普遍。
花果管理方面,授粉、脱萼、化学及机械疏果等简化生产技术研发成为关注重点。梨花粉长期贮藏及运输技术日渐成熟,适合轻简化生产的液体授粉技术、脱萼技术研发成功,并在各主产区大力推广。在新疆库尔勒香梨产区应用液体授粉技术,比传统授粉方法节省用工90%以上,且操作简单,授粉均匀、坐果效果理想,节本增效显著。
土肥水管理方面,中国梨园养分循环规律、优势分布区地理信息的调查研究基本完善,传统经验性施肥逐步被梨园配方施肥和肥水一体化管理替代。生草、覆盖、间作、种养结合等多种梨园土壤管理方式,以及梨树修剪枝条降解、堆肥、还田等技术研发均取得重要进展;并成功研制出梨树专用生物有机肥和专用复合肥。
病虫害防治方面,生物防治与物理防治在生产中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除已有登记的生物源杀菌剂多抗霉素外,发现了有明显拮抗效果的生防菌株及活性代谢物,害虫天敌、诱捕器和迷向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推进均取得较大进展。由原来的单一依赖化学农药防治逐步向综合治理转变,基本形成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科学的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的技术体系,有效降低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实现安全生产。
4.3.3 贮藏保鲜与加工技术创新 贮藏保鲜方面,从传统土窑洞、冷藏库贮藏逐渐转变为低温预冷结合气调贮藏相结合的新型贮藏方式,贮藏量达梨果总产量的60%,有效缓解梨果集中上市造成的销售压力。针对褐变及黑皮等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生理病害,研发出温度、气体浓度、化学处理等相结合的梨果贮藏期品质劣变防控关键技术,以及梨果绿色防病和精准贮藏保鲜配套技术,显著延长了贮藏期。比如,1-MCP采后保鲜处理技术,并在1-MCP合成方法及产品剂型方面突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
加工方面,梨果的加工量占总产量的比重从过去的不足2%,提高到8%以上;加工产品由梨罐头、梨汁为主,逐步衍生出梨干、梨脯、梨酒等多样化产品,在功能型饮品、调味品梨益生菌发酵饮料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25]。超高压处理、辐照处理技术、液氮排氧打浆、大孔吸附树脂及其与阳离子交换树脂配合使用,以及乳清分离蛋白等控制梨汁褐变的技术日益成熟。
营销方面,采后分级包装普及率达50%,随着贮运保鲜技术及物流技术日益成熟,梨果的销售形式不再局限于产地就地销售或者经纪人销售等形式,电商等新型销售渠道比例逐渐增加,梨花节、采摘活动等多样化的营销手段增加了梨果的附加价值。‘库尔勒香梨’、‘金川雪梨’、‘汉水砂梨’等地理标志性产品、地方品牌等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6年,预计中国桃生产面积76.35万hm2左右,产量达到1383.31万t左右(USDA预测值为1350万t),国内市场总供给量达到1375.98万t左右,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从桃历年总供给量看,2003—2016年,中国桃供给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6.46%。随着增长率的逐年下降,中国桃产业发展步入“L”型增长阶段,中国桃市场供给量逐步趋于饱和[11]。
4.4.1 遗传育种创新
(1)种质资源评价。在表型性状鉴定评价方面,江苏省农科院建立了桃树托叶长度评价方法,并测定了718份资源的托叶长度,提出托叶长度分级指标和参照品种[1]。在分子标记鉴定评价方面,四川省农科院从100个EST-SSR标记中筛选出12个多态性标记,对40份成都平原地区的桃品种资源进行了鉴定和遗传多样性评价,并采用6个EST-SSR构建了指纹图谱[21]。在生理指标鉴定比较方面,浙江大学建立了桃果实脂质转移酶蛋白(Pru p3)的夹心酶联免疫分析(sandwich ELISA)法[32]。在砧木资源的鉴定评价方面,桃砧木资源研究逐渐受到重视,主要集中在无性繁殖体系建立和抗性评价两个方面。北京林果所建立并优化了GF677的组培快繁体系和生根体系[26]。
(2)生物技术研究。郑州果树研究所联合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在大规模重测序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关联分析,确定了12个重要农艺性状(果实风味和外观)的候选基因(致因突变)位点[31]。
(3)品种选育。针对优质、耐贮运、种类多样化等目标,桃体系在15个综合试验站区试桃新品种(品系)65个,建立应用与品种配套的省力、高效栽培技术,筛选出在中国不同桃产区表现优良的品种(品系)共52个,提出适宜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换代桃品种34个。全面实现了桃优良新品种国产化,多数品种在综合品质、适应性和效益等方面超过了国外品种。
桃新品种综合性状明显优于现有品种。一是品质优良;二是早、中、晚熟品种配备更加合理,成熟期覆盖时间更长,实现鲜食桃供应期平均增加40天;三是品种类型更加多样化,尤其是丰富了油桃和蟠桃品种;四是综合经济效益提高15%以上。桃新品种示范区域覆盖全国桃主要产区,包括北方产区、黄河流域产区、长江流域产区及南方产区的15个综合试验站,84个示范县。新品种也已开始向其他特色产区辐射。
4.4.2 技术创新 建立了与品种配套的省力、高效栽培技术,如:集成生草覆盖培肥土壤技术、利用袋控缓释肥实现化肥减施技术、梨小食心虫综合防治技术等。优良品种与栽培技术相结合,良种良法,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良特性,为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近30多年来,中国葡萄不仅在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了快速增长,葡萄产品的结构和品质也有了质的飞跃;葡萄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在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4.5.1 葡萄新品种引进、种质资源创新和优良品种选育成效显著,为葡萄产业的品种结构优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起,从日本引进了兼具优良品质和较强抗逆性的欧美杂种巨峰系葡萄品种,使中国葡萄栽培区域迅速扩大;随后,从美国引进耐贮运的‘红地球’、‘克瑞森无核’、‘火焰无核’及制干鲜食兼用的‘无核白鸡心’等欧亚种优良品种带动了传统产区葡萄产业的换代升级;进入21世纪,引进的‘夏黑’,‘阳光玫瑰’等欧美杂种鲜食葡萄新品种及‘赤霞珠’、‘霞多丽’、‘西拉’、‘马瑟兰’等酿酒葡萄新品系,并在全国各产区大面积推广,再次促进了中国葡萄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2]。
在河南郑州、山西太谷和左家等地建成了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收集保存和创新的种质资源3000余份,其中国内资源约占35%;研究筛选出的优质葡萄种质材料,在育种和生产中得到应用,获得了200多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葡萄新品种,有的已在葡萄生产上得到大面积推广,如‘醉金香’,‘巨玫瑰’,‘无核早红’,‘京亚’,‘贵妃玫瑰’,‘香妃’,‘早黑宝’等优质品种已成为中国的主栽品种,有的已成为当前重要的更新换代品种,如‘无核翠宝’、‘瑞都红玉’、‘新郁’、‘沈农金皇后’等[15]。
4.5.2 鲜食葡萄栽培技术不断创新,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完善,栽培模式多样化,扩大了葡萄的种植区域,延长了供应周期,保证了果实贮运品质 研发出一系列配套的优质、高效、安全的葡萄栽培技术,栽培方式已从传统的露地栽培模式发展到多种栽培模式同步发展,设施栽培、有机栽培、休闲观光高效栽培等多种模式不断涌现。
避雨栽培、根域限制、产期调控等关键技术的突破[8],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的配套研发,建立了完善的适合全国不同生态区的葡萄栽培技术体系,改变了国内葡萄生产的时间和空间格局,使葡萄鲜果供应期延长至10个月,鲜食葡萄生产遍布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产品不仅供给国内市场,还出口到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在传统生产区,葡萄高光效省力化树形、叶幕形、标准化花果管理、肥水高效利用、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方面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构建了不同区域的鲜食葡萄标准化优质生产技术规范;配套先进的气固双效处理结合精准控温技术的贮藏运输技术,既保证了葡萄果实长距离运输的优良品质,又有效的延长了供应周期。
4.5.3 酿酒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葡萄酒产业发展迅速 基于独特大陆季风性气候区酿酒葡萄品质精准调控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创新性的解决了埋土防寒产区的机械化难题,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保证了葡萄从萌芽到果实成熟的一致品质;运用感官风味定向酿造的系列工艺方法和技术[30,44],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果实潜在风味品质在葡萄酒中的完美表现,酿造出了个性鲜明、风格典型的系列优质产品;酿酒葡萄品质精准调控和葡萄酒感官定向酿造的关键技术体系在全行业9个重点葡萄酒产区推广应用,显著提升了国产葡萄酒的感官品质和安全质量,丰富了产品种类,满足了消费市场的个性需求。
4.6.1 香蕉种植面积增长1.5倍,产量增加5.7倍,形成四大优势种植区域 近三十年,中国香蕉产业发展迅速,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香蕉种植面积从16万hm2发展到40万hm2,产量从180多万t增加到1200多万t,分别增长近1.5倍和5.7倍,已成为世界前3的香蕉生产大国。(世界收获面积从1985年的297.04万hm2增长到2014年的539.4万hm2,涨幅为81.59%;世界总产从1985年的4010万t增长到2014年的1.14亿t,增长84.61%)。
全国香蕉生产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已初步形成了桂南—桂西南—粤西、滇南—滇西南、海南—雷州半岛、珠三角—粤东—闽南四大优势产业带[20]。
4.6.2 香蕉育种体系逐渐完善,自育新品种逐年增多、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20世纪70—90年代,国内栽种品种混杂,如东莞高(中、矮)杆、高州高(中、矮)杆、福建天宝、广西埔北高(中、矮)杆等。80年代末,从国外引进了一批优良品种,如‘威廉斯’(B6、8818)、‘巴西’、‘台蕉’等,引进品种栽种面积超过80%以上。近年来,广东农科院果树所选育的“中蕉”系列、广西农科院从威廉斯中选育的“桂蕉”系列等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10余个,在生产上逐步推广,市场占有率突破30%以上。
4.6.3 香蕉枯萎病危害严重,抗病育种取得重要突破香蕉枯萎病自1996年在中国广州市番禺首次发现以来,其传播速度迅猛,广东、海南、福建等传统香蕉产区受到重创,三地超过一半以上的传统香蕉产区遭受灭顶之灾[22]。
广东农科院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选育出中抗、高抗和不感枯萎病中蕉系列优质高产香蕉新品种‘中蕉6号’、‘中蕉4号’和‘中蕉9号’,为不同发病程度的蕉园分别提供了突破性的品种。其中‘中蕉9号’田间表现不感香蕉枯萎病,果实品质和商品性状良好。为中国乃至国际香蕉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阶段性的解决了香蕉枯萎病危害这一重大国际难题
4.6.4 产业技术较成熟、推广应用较多 近年来中国香蕉生产技术有较大进展,香蕉单产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0%以上,达到30 t/hm2,是1990年的2.13倍,一些香蕉种植企业的单产水平甚至超过45 t/hm2,接近世界最高水平。香蕉种苗已基本实现100%的组培苗供应,水肥一体化、蕉果护理及无损采收、贮运保鲜等技术已普遍应用[23]。
4.6.5 产业组织化水平逐步提升,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增强 中国香蕉生产正逐步由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转向以龙头企业为主的多种生产经营模式[24],农民与企业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建立,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推出了一批优势品牌(如绿水江)。目前,由企业经营种植香蕉的面积和产量的比例分别为30%和50%。
4.6.6 国内消费量增加,出口量下降、进口量上升 中国香蕉年消费量1300万~1500万t,90%以上为国内生产供应,年均增长15%,但近年来消费量已经稳定。1996—2000年是中国香蕉出口高峰期,以1998年的7.3万t为最高,2000年以后出口量显著下降,2015年仅0.76万t;中国香蕉的进口量,从2006年的38.78万t上升到2015年107.38万t(中国香蕉进口国主要有菲律宾、厄瓜多尔)。
4.7.1 种植区域及面积规模大幅扩大,产量产值提升荔枝栽培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的广东、广西和福建为主,扩大到当前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川和云南六省区。种植规模从1987年的12.76万hm2、11.68万t,上升到2017年的63.52万hm2,214.69万t。产值从1987年的4.79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14.69亿元。
龙眼栽培区域从20世纪80年代的福建、广西、广东和四川为主,扩大到当前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四川和云南六省区。种植规模从1987年5.04万hm2、9.05万t上升到2017年的35.50万hm2,156.74万t,产值从1987年的3.17亿元上升到141.05亿元。
4.7.2 培育和推广了大批优质品种,产期更加均衡 选育优质特色品种一批,包括‘井岗红糯’、‘荷花大红荔’、‘庙种糯’、‘观音绿’、‘唐夏红’、‘新球蜜荔’、‘玉潭蜜荔’、‘琼荔1号’、‘凤山红灯笼’、‘仙进奉’、‘英山红’、‘北通红’、‘桂早荔’、‘贵妃红’、‘马贵荔’、‘红绣球’、‘桂荔1号’等荔枝品种17个,‘桂龙1号’、‘晚香’、‘冬宝9号’等龙眼品种。研究了‘黑叶’、‘白蜡’、‘储良’、‘石硖’、‘鸡眼’等传统荔枝、龙眼品种作为砧木,对新优品种的亲和性。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优质品种高接换种[18]。
‘红绣球’、‘红灯笼’和‘仙进奉’等荔枝新品种具有坐果率高、果大、抗裂、焦核率高、迟熟、耐贮藏等特性,已成为晚熟优质荔枝‘糯米糍’等的更新换代品种。
“十二五”期间共高换荔枝2.13万hm2,其中品质和价格较低的品种‘黑叶’从11.87万hm2减少到11.56万hm2(3%)、‘怀枝’从5.03万hm2减少到4.66万hm2(7%);优质高价品种‘桂味’从3.53万hm2增加到3.66万hm2(4%),‘鸡嘴荔’从1.29万hm2增加到 1.37万hm2(7%),‘白糖罂’从0.98万hm2增加到1.28万hm2(31%)[17]。产期从6月中旬至7月中旬,延长到5月初(海南)至8月中旬(四川),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鲜果销售和加工的压力。
4.7.3 生长控制技术研发
(1)控梢促花技术。研发了培养优良结果母枝、控制冬梢和“冲梢”、促进花芽萌动的促花系列技术。研创了一套以螺旋环剥为核心的控梢促花配套栽培技术,该技术应用使‘妃子笑’、‘桂味’等优质荔枝品种南移,扩大种植范围。技术应用面积达到荔枝栽培面积的90%以上,应用后产量增加一倍以上,是中国荔枝生产中关键性技术,是“十二五”以来荔枝产量翻番的基础,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疏花与花量调控技术。针对‘妃子笑’荔枝在生产中“花而不实”现象严重的问题,研发了分别适用于矮化密植园的“一疏二控三割”和大冠稀植园的“一控一割”控穗疏花技术,并带动开发了机械疏花和化学控穗疏花技术,开发了营养和调节剂配合的壮花保果配方。应用技术后‘妃子笑’翻花率减少90%以上,坐果率提高30%以上,累计推广应用面积7146 hm2,新增产量35259.5 t,新增产值23706.27万元,新增利税22843.47万元。
(3)促进坐果与防裂果技术。形成以促进授粉受精、物理和化学调控为主的保果技术措施。提出蜜蜂和人工授粉增加前期坐果的重要措施。研制出促进受精和坐果的“授粉素”营养配方和包含植物生长调节剂、光合作用促进剂、腐殖质以及多种矿质元素的多元复合保果系列产品。建立一套以施有机肥、土壤树体补钙、均衡土壤水分供应、喷施保果防裂素为重点的综合防裂果技术。
(4)水肥一体化技术。确定了荔枝龙眼4个需水和3个需肥关键时期,根据营养诊断分析和需肥特点,制定了各阶段施肥量和比例的参考标准。研创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简单、实用、高效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体系,将复杂技术简单化,大幅度降低系统成本,使得水肥管理技术得以大面积应用[5]。推广安装灌溉设施面积5.16万hm2,水肥一体化面积1.47万hm2。平均每公顷节约用水730 kg,全国每年可节约用水1092.61万t。
(5)病虫测报与安全防控技术。提出了以“一虫两病”(荔枝蛀蒂虫、霜疫霉病和炭疽病)为防治核心的荔枝病虫综合防治技术,包括提高树体抵抗力的综合栽培措施、根据预测预报的适时化学防治、套袋套罩和频振式杀虫灯为主的物理防治、释放平腹小蜂和赤眼蜂的生物防治等,有效地控制了害虫,显著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果品安全性。应用“荔枝蛀蒂虫预测预报技术”和“荔枝主要害虫综合防控技术”,每hm2可节约用药成本40%以上。
(6)产业机具研发与应用。研发和应用荔枝龙眼疏花机械,比人工疏花提高工效9倍以上。管道式施药压力控制系统具有操作简单、自适应能力强等特点,降低传统管道式施药的维护成本,减少施药环节总成本20%以上。研发新一代荔枝脱枝叶、去皮、去核、打浆自动生产线,加工能力每小时处理10 t原料果,机械去皮的生产效率是人工去皮的7倍。
(7)分级保鲜运销技术。研发集成采前防病结合采后保鲜与冷链物流保鲜技术,使保鲜期长达30~35天,常温货架期为2~3天,成为中国荔枝北运、出口东南亚和港澳的主要技术,扩大了荔枝出口和内销半径。研发了硫处理结合酸复色的荔枝冷处理护色保鲜技术,处理后果肉硫残留量仅为国际标准的1/10,保鲜期达40~45天,低温货架期为5~7天。符合美国等的检疫要求,并满足船运出口欧洲在运输时间上的技术需要,目前中国60%以上出口欧美的荔枝采用该技术。研发了热处理无硫护色结合冰温保鲜贮运新技术,该技术通过热处理(瞬时高温)和酸处理来固定果皮颜色,在-1~-2℃冰温条件下可使荔枝贮运期达45~55天,常温货架期2~3天。
(8)加工技术等。集成荔枝果汁产品加工技术与装备,产品包括荔枝原汁、浓缩汁、复合蔬果汁饮料等,明显增加了荔枝果汁加工的比例。已形成多样化的荔枝龙眼食品,如荔枝巧克力、FD荔枝干、荔枝咖啡伴侣、荔枝果汁软糖、荔枝干面包等。通过加工部分缓解荔枝集中上市问题,使荔枝销售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如产区黑叶、怀枝荔枝价格由项目实施前1.50元/kg,回升至3.00元/kg。近年鲜荔枝年加工量接近10万t,鲜龙眼加工量近30万t。
[1]蔡志翔,严娟,沈志军,等.桃种质资源托叶长度评价与分级体系的建立[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6,17(3):461-465.
[2]晁无疾.建国60年中国葡萄产业发展历程与展望[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09(09):56-60.
[3]陈学森,韩明玉,苏桂林,等.当今世界苹果产业发展趋势及中国苹果产业优质高效发展意见[J].果树学报,2010,27(4):598-604.
[4]丛佩华主编.中国苹果品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5]崔惠斌,庄丽娟,王楷洁.先进技术采用有效改善了农户的收入水平吗?—来自荔枝主产区的证据[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6,15(5):515-523.
[6]邓秀新,肖顺元,章文才,等.宜昌橙与伏令夏橙种间体细胞杂种[J].生物工程学报,1993,9(2):128-131.
[7]邓秀新,章文才,万蜀渊.柑橘原生质体分离、再生成株的研究[J].园艺学报,1988,15(2):99-102.
[8]郭荣荣,成果,陆正义,等.有效积温和光照时数对桂南一年两收栽培模式下巨峰和夏黑葡萄物候期的影响[J].南方园艺,2016,27(06):18-20.
[9]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2015年度梨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15年,未公开发表.
[10]国家梨产业技术体系.2016年度梨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16年,未公开发表.
[11]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2016年度桃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16年,未公开发表.
[12]过国南,阎振立,张恒涛,等.中国早中熟苹果品种的生产现状选育进展及发展展望[J].果树学报,2009,26(6):871-877.
[13]韩明玉主编.黄土高原苹果发育调控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
[14]李秀根,杨健,王龙,等.中国近30年梨育种研究进展与今后工作建议[J].果树学报,2010,27(6):987-994.
[15]刘崇怀,马小河,武岗主编.中国葡萄品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16]庞晓明,胡春根,邓秀新.用SSR标记研究柑橘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亲缘关系[J].遗传学报,2003,30(1):81-87.
[17]齐文娥.中国主要荔枝品种生产规模与生产效率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4(11):233-236.
[18]秦乐思,庄丽娟.荔枝种植户采用高接换种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6(18):100-102.
[19]万怡震,王跃进,张今今,等.多年生果树植物分子遗传作图[J].园艺学报,2002,29:629-634.
[20]王芳,郇青鹤,柯佑鹏,等.中国香蕉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12):168-175.
[21]王清明,叶宇芸,马建伟,等.成都平原桃主栽品种EST-SSR指纹图谱构建[J].分子植物育种,2016,14(3):638-646.
[22]文尚华,张伟雄.关于中国香蕉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的探讨.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6.
[23]夏勇开,张佳,过建春.中国香蕉生产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06):184-188.
[24]杨培生,陈业渊,黎光华,等.中国香蕉产业—现状、问题与前景[J].果树学报,2003,(05):415-420.
[25]杨琪,李节法,何建军,等.世界梨专利技术现状及未来趋势研究[J].果树学报,2013,30(1):127-133.
[26]赵剑波,郭继英,姜全,等.桃抗重茬砧木GF677组培快繁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6,45(5):60-61.
[27]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果树研究所,柑橘研究所主编.中国果树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7.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编.2015中国农业统计资料[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6.
[29]钟广炎,江东.中国国家果树种质资源圃建设与研究回顾及展望[J].中国农业科学,2007,40:342-347.
[30]Cai J,Zhu B Q,Wang Y H,et al.Influence of pre-fermentation cold maceration treatment on aroma compounds of Cabernet Sauvignon wines fermented in different industrial scale fermenters[J].Food Chemistry,2014,154:217-229.
[31]Cao K,Zhou Z,Qi W,et al.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of 12 agronomic traits in peach[J].Nature Communications,2016,7:13246.
[32]Gao Z S,Ma Y T,Zhou X,et al.Quantification of peach fruit allergen lipid transfer protein by a double monoclonal antibodybased sandwich ELISA[J].Food Analytical Methods,2016,9(4):823-830.
[33]Guo W W,Deng X X.Intertribal hexaploid hybrid plants regeneration from electrofusion between diploids of Citrus sinensis and its sexually incompatible relative,Clausena lansium[J].Theoretical&Applied Genetics,1999,98:581-585.
[34]Han C Y,Kuang J F,Chen J Y,et al.Banana transcription factor MaERF11 recruits histone deacetylase MaHDA1 and represses the expression of MaACO1 and expansins during fruit ripening[J].Plant Physiology,2016,171:1070-1084.
[35]Huang S,Ding J,Deng D,et al.Draft genome of the kiwifruit Actinidia chinensis[J].Nature Communications,2013,4:2640.
[36]Huang X S,Wang W,Zhang Q,et al.A basic Helix-Loop-Helix transcription factor PtrbHLH of Poncirus trifoliata confers cold tolerance and modulates POD-mediated scavenging of H2O2[J].Plant Physiology,2013,162:1178-1194.
[37]Li T,Xu Y,Zhang L,et al.The jasmonate-activ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MdMYC2 regulates ethylene response factor and ethylene biosynthetic genes to promote ethylene biosynthesis during apple fruit ripening[J].Plant Cell,2017,29(6):1316-1334.
[38]Li Y Y,Mao K,Zhao C,et al.MdCOP1 ubiquitin E3 ligases interact with MdMYB1 to regulate light-induced anthocyanin biosynthesis and red fruit coloration in apple[J].Plant Physiology,2012,160(2):1011-1022.
[39]Liu M J,Zhao J,Cai Q L,et al.The complex jujube genome provides insights into fruit tree biology[J].Nature Communications,2014,5:5315.
[40]Meng D,Gu Z Y,Li W,et al.Apple MdABCF assists the transportation of S-RNase into pollen tubes[J].Plant Journal for Cell&Molecular Biology,2014,78:990-1002.
[41]Wang X,Xu Y T,Zhang S Q,et al.Genomic analyses of primitive,wild and cultivated citrus provide insights into asexual reproduction[J].Nature Genetics,2017,49:765-772.
[42]Wu J,Wang Z,Shi Z,et al.The genome of the pear(Pyrus bretschneideriRehd.)[J].Genome Research,2013,23(2):396-408.
[43]Xu Q,Chen L L,Ruan X,et al.The draft genome of sweet orange(Citrus sinensis)[J].Nature Genetics,2013,45:59-66.
[44]Xu X Q,Cheng G,Duan L L,et al.Effect of training systems on fatty acids and their derived volatiles in Cabernet Sauvignon grapes and wines of the north foot of Mt.Tianshan[J].Food Chemistry,2015,181:198-206.
[45]Yang X M,Li H,Yu H W,et al.Molecular phylogeography and population evolution analysis ofCitrus ichangensis(Rutaceae)[J].Tree Genetics&Genomes,2017,13(1):29.
[46]Yin X R,Xie X L,Xia X J,et al.Involvement of an ethylene response factor in chlorophyll degradation during citrus fruit degreening[J].Plant Journal,2016,86(5):403-412.
[47]Zeng Y L,Du J B,Wang L,et al.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hromoplastdifferentiation reveals complex protein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plastoglobule biogenesis and remodeling of protein systems in sweet orange flesh[J].Plant Physiology,2015,168(4):1648-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