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刚 刘 竹 刘芳芳
(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通常情况下,院前急救是指从患者发病的现场到医院的过程中进行的抢救的过程。院前急救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患者的生命是否能够挽救[1]。在急救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况,帮助患者稳定情绪,这就为医师急救提供了良好地基础条件,急救的患者病情都比较危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急救的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了能够提高我院的抢救效果,将对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患者120例进行探究,先将探究的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120例急救患者均为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接受救治,用数字法分为实验组(61例)与对照组(59例)。实验组中女性31例,男性30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为(52.96±13.51)岁;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7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为(54.28±13.84)岁。两组患者中,外科患者58例,脑梗死4例,冠心病28例,农药中毒3例,急性心肌梗死2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在接到患者的急救电话时,可以通过电话稳定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情绪,并迅速准备地好急救药品、相关急救的医疗器械等急救用具,随行的救护车需要在3 min内出诊,在去往患者处时,需要与交通部门进行协商,保证道路的畅通,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现场。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给患者家属打电话,询问一些患者的情况,例如,患者的既往病史,是否有过敏药物等,这样就能够使到达现场后进行更好地急救,在还没到达现场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话先安抚好患者的家属情绪,并通过患者家属的情绪影响患者的情绪,从而能够提高患者的急救效果。在急救的过程中,尤其患者感觉自己患有“不治之症”时,通常会产生焦虑、恐惧以及紧张等情绪,这些情绪都能使患者的病情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当患者有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病情时,患者的病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患者是外伤,可以在电话中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简单的压迫止血;患者脊椎受伤的情况下,嘱患者家属不要轻易挪动患者的身体,患者口腔中有异物的情况下,就需要患者的头转向一侧,将患者的口腔中的异物清除掉,保证患者可以正常呼吸;如果是心脏有问题的患者,可以给患者含服救心丸,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在进行下一步处理;如果患者有抽搐的情况发生,不要用蛮力去按压患者的身体,防止发生意外的损伤,可以将毛巾等塞进患者的口中防止患者咬伤。在患者家属为患者进行自救时,一定要保持镇静,同时也要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
当救护人员到达现场时,急救动作一定要快并且娴熟,在急救的过程中,要注意态度,对待患者要有耐心,并向患者展现技术高超的一面,这样就能够给患者一点的心理安慰,在急救的过程中,可以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尽量放松,并且要让患者足够信赖医护人员,只有这样患者与医师共同努力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最好的急救效果。
经过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带患者情绪平稳时,就可以向医院出发,在转移患者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楼道以及过道等,避免在转移过程中发生碰撞,从而导致患者二次受伤。在救护车中,需要对患者进一步护理,在此过程中,可以与患者聊天,使患者意识保持清醒,可以问患者冷不冷等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这样就能够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足够的信任。保证患者能够安全地到达医院。在患者入院后,向患者的首诊医师介绍患者的基本情况,使医师可以更好地进行急救。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焦虑情况,并下发护理满意程度调查表。
1.4 疗效及评价标准:护理质量评分:采用护理质量评分表,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好;焦虑评分:采用患者利用焦虑自评表,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的情况越严重,总分为100分[2]。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护理质量、焦虑评分比较:见表1。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显著,t=9.736,P=0.000;焦虑评分评分比较差异亦显著,t=10.949,P=0.000。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焦虑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护理质量评分 焦虑评分实验组 61 85.36±2.68 20.58±2.29对照组 59 79.88±3.45 27.41±4.28 t值 - 9.736 10.949 P值 - 0.000 0.000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实验组非常满意+满意共59例,护理满意程度为96.72%(5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44(51/59),两组比较χ2=4.013,P=0.045。
表2 护理满意度比较
通常情况下,急诊科是一个医院中最忙碌的一个科室,也是一个医院中最复杂的科室[3]。急诊科的病患大多数都是发生意外伤害的患者,还有一部分是患有较为严重的心脑血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这些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对急救知识的了解情况都比较少,发生事故中,往往会比较急躁、情绪化,这会对患者的院前急救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应对急救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保持患者能够顺利进行急救[4]。
从本文的探究中不难发现,实验组中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85.36±2.68)分,对照组中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为(79.88±3.45)分,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患者的焦虑评分来看,实验组中患者的焦虑评分为(20.58±2.29)。对照组中,患者的焦虑评分为(27.41±4.28)分,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焦虑情况,从而达到提高患者急救效果的目的[5]。从患者护理的满意程度来看,实验61例患者,2例不满意,其总满意率为96.72%,在对照组59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不满意,其总满意率为86.44%,由此可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护理满意程度,可以有效地防止护患纠纷的发生,对我国的护患关系发展有重要意义[6]。
综上所述,对院前急诊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同时,还能使患者焦虑情况降低,并且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应在临床的实践中积极推广[7]。
[1] 焦昆.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647-648.
[2] 李冬梅,秦崇臻,何晴,等.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5,20(1):70-71.
[3] 马春香,张桂玲.院前急救中的心理护理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35-136..
[4] 杨继兰.浅谈院前急救心理护理与医患沟通[J].医药前沿,2016,6(23):282-283.
[5] 顾靓,时华云,王耀庭,等.浅谈院前急救病人的心理护理心得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4,12(13):303-304.
[6] 邓艳兰.院前急救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3,26(9):3356-3358.
[7] 林凯冬.心理护理对院前急救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3):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