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莲
(江苏省沛县中医院,江苏 徐州 221600)
慢性心力衰竭(CFH)主要是指由多种心脏疾病引发的心功能不全,属于一种临床较为复杂性综合征,为各类心血管病终末期表现,治疗预后较差[1]。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合科学、系统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临床配合度,改善预后。为明确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高龄CFH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我院针对性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6例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并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6例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依据不同护理方案分成研究组(33例)与对照组(33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8∶15,年龄70~89岁,平均(75.69±2.37)岁;其中心功能Ⅱ例11例,Ⅲ级13例,Ⅳ级9例。研究组男女比例19∶14,年龄71~90岁,平均(75.84±2.41)岁;其中心功能Ⅱ例10例,Ⅲ级15例,Ⅳ级8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的方案经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两组基线资料(P>0.05)具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WHO标准诊断为CFH,均为70岁及以上者,可有效进行沟通;排除标准:认知障碍或精神病史者,需手术治疗者,肢体运动出现障碍者,不配合治疗或护理者。
1.3 方法: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有叮嘱患者多休息,指导定时定量服药,予以饮食指导,环境护理等;研究组在基础护理之上加以心理护理、预见性护理以及运动康复等,具体为:①护理人员主动积极与患者沟通,向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主要有发病原因、治疗方法、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等,增加患者知识知晓率;使患者了解疾病治疗与情绪之间的关系,指导其进行放松训练,保持情绪稳定,促进生命体征稳定;②与患者交流过程中注意使用和蔼语气,采用通俗易懂方式讲解相关注意事宜,鼓励患者倾诉自身心理感受,帮助其疏导不良情绪,安慰鼓励其树立治疗信心,提高临床依从性;③护理人员进行环境护理,使病房保持适宜温湿度,定时通风以及消毒,尽量保持病房安静,叮嘱其充分休息与睡眠;长期卧床患者帮助其进行翻身、体位调整,适当背部按摩,予以叩背处理,帮助痰液顺利排出,痰液黏稠不易排出者需予以雾化吸入法进行治疗;④护理人员需遵医嘱进行用药,输液时需对滴注速度进行调节,所有操作均遵循无菌原则;加强患者心律、心率等情况监测,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反映;⑤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运动指导,心功能Ⅳ级者进行床上被动肢体训练;Ⅱ、Ⅲ级者进行步行训练。
1.4 观察指标[2]:观察两组心功能情况,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行走距离(6MWD)、舒张末内径(LVEDD);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变化,采取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标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焦虑与抑郁状态越严重;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采取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表(MHL)评分标准,分成疾病症状、体力限制、社会限制以及情绪控制等维度,分数越低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均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心功能情况比较:研究组护理后LVEF、6MWD以及LVEDD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功能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心功能情况比较(±s)
注:组间比较,aP<0.05
分组(n) LVEF(%) 6MWD(m) LVEDD(mm)对照组(n=33) 44.72±6.98 464.51±67.69 54.37±4.17研究组(n=33) 55.37±8.63a 548.36±68.74a 50.22±3.68a t 5.5120 4.9929 4.2865 aP <0.05 <0.05 <0.05
2.2 两组心理状态变化比较: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均较护理前优,而研究组SDS、SAS分数变化较研究组显著(P<0.05),见表2。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CFH患者主要表现为困倦乏力、体液潴留以及不同程度呼吸困难等症状,采用药物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此外配合科学有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及延缓心肌重构情况。相关研究[3]发现,高龄CFH患者由于机体随年龄增长逐渐衰弱,临床治疗难度增加,而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护理后LVEF、6MWD以及LVEDD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后心理状态均较护理前优,而研究组SDS、SAS分数变化较研究组显著,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低。此次结果与庞玉华等[4]研究相似,表明综合护理干预通过一系列基础护理,结合心理护理、运动指导以及预见性护理,能够显著缓解高龄患者负面心理,促进临床治疗效果提高,心功能显著改善,进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研究发现,CHF患者常因缺乏对疾病的认知,而造成病情反复,由于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患者治疗过程中依从性较差,且抑郁、焦虑等情绪较强烈[5]。综合护理干预中,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向高龄其CFH患者详细介绍疾病产生原因、采取的治疗方法、药物不良反应与相关注意事项,且此过程应由简单易懂语言,态度亲切和蔼,从而提高患者知识知晓性,提升临床治疗配合度[6]。并且,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述心理情绪对病情的影响,语言鼓励安慰患者,使其保持稳定情绪;通过对其介绍医院相类似病例成功治疗率,增强患者治疗信心,进而促进患者维持健康心理,治疗时主动配合。其次,由于高龄患者机体免疫力较弱,常并发多种并发症,使得病情加重,因此综合护理工作中还应加强预见性护理。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心血管系统进行监测,实时掌握其病情变化,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则主动向医师反映,从而有效控制病情进展。
表2 两组心理状态变化比较(±s,分)
表2 两组心理状态变化比较(±s,分)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abP<0.05
分组(n) SDS SA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33)58.87±9.63 49.74±9.32a53.62±7.39 48.53±7.14a研究组(n=33)58.84±9.64 42.36±9.24ab53.63±7.41 41.56±6.76ab t 0.0126 3.2303 0.0055 4.0722 aP >0.05 <0.05 >0.05 <0.05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注:组间比较,aP<0.05
分组(n) 情绪控制 社会限制 体力限制 疾病症状对照组(n=33)11.74±1.51 8.07±0.98 17.12±1.81 9.47±1.15研究组(n=33)9.97±1.53a 5.08±1.10a 10.98±1.52a 6.02±1.20a t 4.7300 11.6589 14.9230 11.9241 aP <0.05 <0.05 <0.05 <0.05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治疗信心,使其情绪稳定,从而加强临床疗效,促进心功能与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1] 高明晓,王晓宁,闫伟红,等.综合护理干预对中青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3,36(6):434-436.
[2] 冯静.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53-54.
[3] 卢冬梅.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9):249-250.
[4] 庞玉华,杨艳.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0):120-123.
[5] 夏丽娜.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5):120-121.
[6] 曹平辉.综合护理在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908-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