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嘉
(阜新市中心医院骨科,辽宁 阜新 123000)
骨盆前环骨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其致残率与致死率均较高,如果治疗不合理就会出现畸形痊愈以及慢性疼痛等并发症。临床上对骨盆前环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及外固定支架治疗等[1-2]。本研究探究了骨盆前环骨折患者采用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接受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38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为入路内固定组,选取同一时期收治的接受外固定架治疗的16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为外固定架组,入路内固定组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6岁,平均年龄(34.2±10.39)岁;致伤原因:20例交通事故伤,10例高处坠落伤,8例重物砸伤。外固定架组中有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7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33.9±10.25)岁;致伤原因:6例交通事故伤,7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入路内固定组与外固定架组患者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组间可以比较。
1.2 方法
1.2.1 入路内固定组:入路内固定组患者接受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实施全身麻醉,患者选择仰卧位,利用改良Stoppa入路,在患者下腹部正中作一长为10 cm的直形切口,在耻骨联合向上进行延伸。将皮肤与皮下组织切开后,使腹白线纵形劈开,向两侧将腹直肌拉开,使膀胱充分暴露,患侧把腹直肌止点解到耻骨结节,Hommn拉钩置于耻骨结节前方,用手指于膀胱和腹壁、耻骨间的间隙进行钝性分离,S拉钩分别进行膀胱下压与对伤侧腹壁上提,向后将骶髂关节充分暴露,将闭孔血管与神经向下暴露。这时在弓状线表面存在一层不知名的疏松结缔组织,Corona Mortis通常在其中,在耻骨联合向后5~6 cm位置有50%患者可能属于动脉性、静脉性或混合型,50%不存在,如果存在,就需要进行结扎。
1.2.2 外固定架组:外固定架组患者接受外固定架治疗,实施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选择仰卧位。根据牵引与手法旋转对盆骨进行向上矫正与旋转移位。在髂前上棘斜向内下方作一2.5~3 cm切口,将缝匠肌充分分开,使髂前下棘充分暴露,对股外侧皮神经予以保护。触碰髂骨内外侧板,砖头和躯干矢状面之间呈30°~45°,指向髂后上棘,钻入5~6 cm,将6 mm的尚氏钉拧入。相同方法并排将第2个尚氏钉传入,针与针之间的距离1 cm,体外针尾长5 cm。对侧髂嵴穿针方法与上述方法相同。首选利用钢针固定夹固定于两侧髂嵴上;固定夹和皮肤之间距离超过2指,在纵向连接杆顶端将第1个横杆进行暗访,纵杆中段暗访长度可当作伸缩的低2个横杆。纵杆与横杆连接暂不拧紧固定,C臂确定复位效果较满意后再进行拧紧固定,产生梯形固定。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时间准确统计。
1.4 疗效判定: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根据Majee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骨折恢复情况进行评定;其中优表示得分超过85分,良表示得分在70~84分范围内;可表示得分在55~69分范围内,差表示得分不足54分。
1.5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17.0统计软件对全部患者的基本资料与研究数据予以处理,术中出血量等计量资料利用(±s)表示,采用t检验,优良率等计数资料用%表示,选择χ2检验,P<0.05,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入路内固定组与外固定架组患者的骨折恢复效果的对比分析:入路内固定组38例患者中,优22例,所占比例57.89%;良13例,所占比例34.22%;可3例,所占比例7.89%,优良率92.11%(35/38)。外固定架组16例患者中,优3例,所占比例18.75%;良4例,所占比例25%;可5例,所占比例31.25%;差4例,所占比例25%,优良率43.75%(7/16),入路内固定组患者的骨折恢复优良率明显比外固定架组高,对比差异性显著,(χ2=17.55,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2 入路内固定组与外固定架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分析:由表1所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的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入路内固定组患者的手术平均切口长度长度外固定架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入路内固定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多于外固定架组,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入路内固定组与外固定架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s)
表2 入路内固定组与外固定架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的对比(±s)
术中出血量(mL)入路内固定组 38 8.60±1.72 48.11±7.78 55.59±17.58外固定架组 16 5.62±0.48 44.28±6.00 28.91±8.34 t- 6.78 1.75 5.77 P- <0.05 >0.05 <0.05分组 例数 手术平均切口长度(cm)手术时间(min)
改良Stoppa入路在耻骨支架骨折、部分髋臼骨折以及耻骨联合损伤中较为适用。多数研究显示,改良Stoppa入路视野较小,因此在单纯使用的过程中,对后方严重移位骨折的复位固定存在一定困难,对过去存在下腹部手术史者在膀胱和骨盆间隙分离较困难等影响。在骨盆前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过程中,改良Stoppa手术入路具有多种优势,包括术野较清晰、复位效果显著、术后功能恢复时间较短以及并发症较少等[3-4]。
外固定架在B型骨盆骨折与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早期固定中较适宜,针对轻度垂直移位的C型骨折,比如一般情况不佳,不愿意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也可以考虑采用此种方法配合牵引进行治疗。与内固定方法治疗相比,外固定架具有无创伤性、手术切口较小、操作便捷、损伤性小以及出血量较低等优势[5-6]。但其不足就是不能直视复位,术后患者不便,以及出现钉道感染等情况。因此将外固定架应用早期对稳定骨盆前环的效果较显著,但其对C型骨盆后环的效果不佳,针对骶髂关节脱位以及耻骨骨折等不能有效复位[7]。
总之,改良Stoppa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盆骨前环骨折的总体效果优于外固定架,能够使骨折有效复位,患者的术后功能恢复较好。
[1] 赵云芳,滕范文,周植森,等.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及髋臼前方骨折治疗中的体会[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7):628-631.
[2] 李来峰,王辉,赵学春,等.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及K-L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合并骨盆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8):1716-1719.
[3] 雷文雄,方锦涛,苏万汉,等.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前环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5,17(4):305-308.
[4] 王瑞雄,陈夏平,刘志强,等.改良Stoppa入路在髋臼及骨盆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2):108-110.
[5] 程培楷.新型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同侧骨盆骨折的临床效果[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3):84-85.
[6] 贺云,余鹏,吴波,等.后路钉棒结合改良Stoppa入路重建板治疗骨盆TileC1型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8):690-692.
[7] 李贺,白永哲,孙彦光.改良Stoppa入路在骨盆骨折治疗中疗效评价[J].现代仪器与医疗,2016,22(3):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