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正波
【摘要】 目的 討论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 650例艾滋病患者, 根据护理的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325例。两组患者均实行抗病毒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情况、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8.7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护理3个月内的漏服次数、未按规时间的服药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 实验组发生机会性感染5例, 发生率为1.54%, 对照组发生机会性感染42例, 发生率为12.92%;实验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398, P<0.05)。结论 对艾滋病患者实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使用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 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理护理;同伴教育;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服药依从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5.080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eer education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of antiretroviral therapy in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650 patients with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325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antiviral therapy.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combined with peer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conventional nursing.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medication compliance, occurrence of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and related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medication compliance as 98.77% than 81.2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treatment and nursing,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CD4+T lymphocyte cou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obviously less number of missed visits and the number of irregular medication within 3 months of nursing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During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5 cases with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accounting for 1.54%,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had 42 cases with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accounting for 12.92%.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opportunistic infection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31.398,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tiviral therapy for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patients, along with psychological nursing and peer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patient medication compliance.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nursing; Peer education; Antiviral therapy; 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Medication complianceendprint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造成的疾病, 具有传染性[1]。现在主要使用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的药物治疗艾滋病, 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 但是需要终身性治疗, 导致很多患者无法坚持。本文中选取本院救治的艾滋病患者650例进行分组护理, 在实验组中使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 在对照组中使用常规护理。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5月救治的艾滋病患者650例, 根据护理的方法的不同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325例。实验组女160例, 男165例, 年龄20~64岁, 平均年龄(38.1±13.4)岁。对照组女159例, 男166例, 年龄21~65岁, 平均年龄(39.2±12.8)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选取的患者以及家属同意本研究。排除标准:患者具有重大的疾病, 如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具有严重的精神障碍;患者为过敏体质。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行抗病毒治疗。对照组使用艾滋病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 主要方法如下:在患者用药3个月后, 护理人员通过电话或者微信的方式与患者进行沟通, 1次/周, 使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的用药的情况, 在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患者情绪的情况等。护理人员详细的向患者讲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后可以进行正常的生活等。在患者用药3个月后, 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 从而导致失眠。护理人员需要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需要实行对应的措施。护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 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选取3例具有一定沟通技巧的超过3年以上抗病毒治疗的艾滋病患者作为同伴教育者, 通过微信或者短信的方式, 提醒患者用药, 并鼓励患者每天坚持用药。同伴教育者需要主动了解患者生活状态以及工作情况, 主动陪同患者进行体检, 如果患者外出, 可以提供取药以及寄药的服务。病友之间定期举行服药交流会, 请治疗成功的病友现身说法。
1.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服药依从情况, 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 服药依从率=(完全依从+基本依从)/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 即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D4+T淋巴细胞数目, 记录两组患者护理3个月内的药物漏服次数及未按规定时间服药次数。③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情况比较 治疗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8.7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护理3个月内的漏服次数、未按规时间的服药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两组患者机会性感染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 实验组发生机会性感染5例, 发生率为1.54%, 对照组发生机会性感染42例, 发生率为12.92%;实验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398, P<0.05)。
3 讨论
艾滋病是一种全身性传染疾病, 会对T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的侵犯, 从而导致患者免疫力降低, 造成患者免疫缺陷, 很容易感染其他的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威胁[2-7]。目前艾滋病没有根治的方法, 在治疗中可以最大限度的抑制HIV的复制, 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
率[8]。但是由于需要终身服药, 很多患者由于药物初期的不良反应、心理障碍、生活不规律等导致放弃服药[9]。
在护理中使用心理护理聯合同伴教育, 可以通过微信以及电话等实行不间断的心理支持以及疏导[10], 从而达到坚定患者的治疗信念, 增加患者的服药的依从性的目的。本文中选取本院中救治的艾滋病患者650例, 结果显示, 治疗护理后, 实验组患者服药依从率为98.7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护理3个月内的漏服次数、未按规时间的服药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 实验组发生机会性感染5例, 发生率为1.54%, 对照组发生机会性感染42例, 发生率为12.92%;实验组机会性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398, P<0.05)。说明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可一定程度上提高抗病毒治疗效果, 从而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同时也能积极防控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 对艾滋病患者实行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使用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 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董艳琼. 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6, 27(24):4782-4784.
[2] 李玉华, 孙盈红, 张宏伟, 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负性情绪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6, 27(7):1195-1196.
[3] 吴尊友. 我国学校艾滋病防控形势及策略. 中国学校卫生, 2015, 36(11):1604-1605.
[4] 张福杰, 文毅, 于兰, 等. 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与我国的免费治疗现状. 当代医学, 2016, 22(31):160-161.
[5] 黄晓光, 何继绥, 田春辉.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15, 31(2):249-251.
[6] 徐六妹, 吴宝红, 陈素青, 等. 心理护理结合同伴教育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8):587-590.
[7] 刘瑞华, 姚定珠, 李素红. 艾滋病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免疫状况及生活质量改善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 19(16): 92-93.
[8] 隋建娥, 王铁英, 赵娟, 等. 浅析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 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4):176.
[9] 李惠平, 谢惠娟, 赖权, 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12, 30(3):331-332.
[10] 徐艳, 白春琴, 范春红, 等. 心理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护理学杂志, 2012, 27(1):71-73.
[收稿日期:2017-1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