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菁
四川省峨眉山市中医医院内科,四川峨眉山 614200
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及胰岛素抵抗。其中,胰岛素抵抗主要是指患者的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但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却低于正常水平。目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治疗方式包括中医治疗、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该文将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分析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118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1999年),且体重指数>23 kg/m2。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9例,男性35例,女性24 例,平均年龄(43.20±5.83)岁,病程 5 个月~4 年;对照组59例,男性34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43.31±5.72)岁,病程4个月~4年。排除标准:①其他原因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患者;②合并心血管、肝、肾等重要器官原发性疾病患者;③该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患者;④妊娠期、哺乳期患者等。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糖尿病基础治疗,包括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心理治疗、降糖药物治疗等,使用药物: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 H11020908),0.25g/次,2~3次/d,可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但最多不能超过2 g/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中药治疗,阴虚化热型药方:黄精、丹参、生地、元参(30 g),葛根、女贞子、知母、玉竹(15 g),黄连、虎杖、枳壳、生军(10 g),甘草(6 g)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进行加减疗法,水煎服,1剂/d,分2次服用。气虚郁阻型药方:黄芪、丹参、山楂、芡实、木瓜、肉苁蓉、黄精、紫河车、猪苓(1 000 g),当归、葛根、陈皮、牛膝、枸杞(50 g),研末制水丸,6 g/次,3次/d。气乏阴虚血瘀型药方:黄芪、玄参、益母草、丹参(30 g),山药、苍术、生地、葛根、熟地(15 g)、当归、川芎、木香、赤芍(10 g),水煎服,1 剂/d,分 2 次服用。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治疗效果,显效:症状消失 ,或空腹血糖(FPG)低于6.1 mmol/L;有效:症状计分下降1/3~2/3,FPG下降2~3 mmol/L;无效:不符合以上标准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
采取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59例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显效23例(38.98%),有效 25例(42.37%),总有效率 81.35%;对照组59例患者经过常规治疗,显效15例(25.42%),有效 21例(35.59%),总有效率 6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和FINS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和FINS水平对比[(±s),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PG和FINS水平对比[(±s),mmol/L]
组别FPG治疗前 治疗后FINS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11.89±2.45 11.73±2.61 7.55±3.03 9.16±2.84 158.76±48.39 157.85±49.22 109.74±50.27 132.47±48.68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仅此于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被誉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研究显示[1],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容易引发各种代谢相关疾病。大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前多年,就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且与其他糖尿病危险因素,例如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等相互作用。其中,肥胖被认为是引起以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原因。现代医学认为,在胰岛素抵抗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干预措施,能够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死亡率,或延缓患者发病[2]。
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59例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总有效率81.35%,对照组59例患者总有效率6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和FINS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升治疗效果,降糖作用明显。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其主要病机为阴虚燥热,且与血淤相关,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主要采取养阴活血、补肾健脾、清热化痰的方法。常见的益气、健脾药物如黄芪、黄精,滋阴养肾药物如女贞子、葛根、玉竹等,活血清热药物如当归、丹参等,行气健脾药物如白术、山楂、陈皮等,在该次中均有使用。同时,中医的优势在于辨证施治,该次研究中共使用3种药方,分别针对阴虚化热型、气虚郁阻型以及气乏阴虚血瘀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上看,重要降糖机制主要体现为促进胰岛素分泌,如黄芪、生地、葛根等,能够修复B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如人参、黄芪刺激胰岛受体结合,当归、虎杖等有利于胰岛信号传导,陈皮、白术能够增加葡萄糖转运体4的含量等;促进外周组织和靶器官对糖的摄取,加速糖原合成;抑制肠道葡萄糖吸收,实现降糖效果等[3]。
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发挥多重降糖效果,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同时,有研究显示[4],中药治疗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和用量。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具有独特优势,效果显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案。
[1]沈伟.清血解毒合剂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相关促炎因子的影响[D].武汉: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
[2]吴地炎,郭娟娟.中西医结合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2):1791-1792.
[3]曹晶晶,杨卫杰,曹轶.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及对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4):8-10.
[4]刘冬梅,尹学永,齐桂秋.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5,35(10):2490-2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