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镇痛在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中的临床研究

2018-01-15 07:04陆金志王晋安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21期
关键词:镇痛剂性休克血氧

陆金志,王晋安

永昌县人民医院,甘肃金昌 737200

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疼痛是其主要症状之一,患者的疼痛直接影响着院前急救,采取早期镇痛,能够为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营造有利条件,更好地保障现场急救和途中转运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1]。目前我国院前医疗急救模式多种多样,正处在探索完善阶段[2],院前创伤性休克的急救医疗水平也不容乐观,亟待改善提高。该研究总结该院在2013年5月—2017年6月对142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中采取早期镇痛,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研究所涉及的全部样本对象均选取于2013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142例,在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82例,女性患者60例,患者平均年龄(38.5±3.26)岁。

1.2 治疗方法

1.2.1 一般治疗 出现疼痛患者采用常规的院前急救措施,平卧救护车,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地液体复苏,有效的止血、监护仪监护。

1.2.2 强化镇痛该组142例患者都处于中重度休克状态。随机均分为早期镇痛研究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前救治,研究组则在常规院前救治基础上加用早期镇痛治疗(哌替啶注射液50 mg肌肉注射),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及幅度,监护记录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

1.3 疗效评定

采用主诉疼痛简易分级法(VRS):①显效:表情安静,自诉疼痛消失。②有效:表情紧张,自诉疼痛减轻可以耐受。③无效:表情痛苦,自诉疼痛剧烈无法耐受。

1.4 观察指标

观察使用镇痛剂后5 min的疗效,分析使用镇痛剂后15 min,早期镇痛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差异及效果。

1.5 统计方法

该组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资料分析,以[n(%)]的方式表示计数资料;以(±s)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分别行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从出现疼痛到常规院前救治的时间、年龄、性别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早期镇痛疗效

现将救治的142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观察使用镇痛剂后5 min的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2.3 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研究组患者镇痛后15 min呼吸、心率明显降低,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比较(±s)

指标 组别 基础值 治疗15 min后呼吸频率(次/min)心率(次/min)平均动脉压(mmHg)血氧饱和度(%)研究组(n=71)对照组(n=71)研究组(n=71)对照组(n=71)研究组(n=71)对照组(n=71)研究组(n=71)对照组(n=71)22±8 20±6 106±15 100±12 60±20 65±18 66±15 70±10 16±5 12±4 80±5 95±10 80±6 70±10 90±8 80±12

2.4 早期镇痛和心理支持

创伤性休克患者对意外事故没有心理准备,会生出忧虑、压抑、消极等心理状态,严重者可产生情绪休克。在院前早期镇痛的同时,采取沟通、解释、鼓励、暗示等心理治疗,消除不良心态,稳定紊乱情绪,可协助提高镇痛效果。

2.5 早期镇痛和转运

院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疼痛是创伤后机体应激反应的一部分,消除和减轻疼痛,可以有效降低创伤后过度的应激反应,减轻不良反应,稳定伤情。院前早期镇痛在患者转运过程中,有益于保障转运途中的安全,有利于病情在转运途中的观察、监测和救治。

3 讨论

①创伤性休克是通常的意外事故中比较常见的危急重伤病,该病病因多样,发病突然,病情危重,常常诱发各种并发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3],严重后果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创伤发生后,多数患者意识状态很差,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不稳定,常合并剧烈的疼痛,因此绝大多数患者病情危重,如若急救不及时、抢救措施不合理容易危及患者生命。在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中,积极采取早期镇痛,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必要的保障,协助保护患者基础的的呼吸和循环,尽量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阻止休克进一步发展甚至恶化。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对创伤性休克认识的加深,对急救技术的刷新改良,在院前急救过程中,选取恰当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更能有效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以及治疗预后。

②疼痛是由各种伤害引起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受,有着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疼痛被列入五大生命体征(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疼痛)之一[4]。在院前急救的过程中,创伤后疼痛,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影响了其接受救治。创伤性休克患者伤势严重,病情变化快,在某些情况下,创伤导致的急性疼痛具有保护作用,但持久的剧烈疼痛对机体明显有害,严重的创伤疼痛不仅没有保护功能,还会导致异常的生理学反应,增加治疗困难,进而产生精神上的损害,产生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由于强烈的疼痛、恐惧等不良刺激引起全身应急反应,大量炎性介质时放入血,会影响到神经、免疫、心血管、消化、血液等各个系统。过去认为麻醉剂、镇痛剂和镇静剂等类药物有降低血压作用,影响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与诊断,抗休克救治中不宜使用。JCI(国际医疗机构认证联合会)是全球公认的医疗服务标准[5],在2000年制定了疼痛管理标准,指导医生不要担心镇痛会掩盖病情,让医生在判断病情的同时对疼痛进行评估,掌握好镇痛的适应证和时机,尽快为患者消除和减轻疼痛,减轻创伤患者的应激反应,并积极开始镇痛治疗和个体化镇痛。最大限度的为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救营造有利条件,保障现场急救和途中转运的顺利进行,抢救患者的生命,提高院前急救成功率。

③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人权。镇痛是为减轻或消除创伤后患者的生理损伤和痛觉刺激的应激反应。有研究显示,使用镇痛剂是安全、可靠、有效的[6]。在疼痛治疗中,应首先竭力消除疼痛诱因,并积极采用非药物措施治疗。如病情需要镇痛,用药前要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保证合理有效的镇痛治疗。镇痛治疗强调适度原则,镇痛过深或不足,都可能给患者带来进一步的损害,镇痛过深时,患者可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偏低,镇痛不足时,患者可表现为心率加快、血压偏高。如使用哌替啶镇痛治疗时可产生呼吸抑制,大剂量使用时,还可导致神经兴奋症状。因此在早期镇痛治疗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动态评估疼痛程度,及时调整镇痛治疗方案,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4 展望

根据目前我国院前医疗急救模式的主要特点,急救医生应做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排头兵,发挥专业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优势,在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急救过程中,有效使用早期镇痛疗法,紧密配合现场急救和快速转运,改善院前创伤性休克急救现状,提高其院前急救成功率以及治疗预后,同步也减轻了患者的家庭经济负担。因此,早期镇痛在创伤性休克院前急救中有显著疗效,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张小蓉.严重创伤性休克的院前救护[J].当代医学,2011,17(18):105-106.

[2]陆峰,李明华,吴德根,等.国外院前急救分类救护系统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展望[J].中国卫生资源,2013,16(1):74-76.

[3]杜春喜.创伤失血性休克院前急救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46):137.

[4]赵晓丹,陈晓烽.综合护理干预对胸部手术患者疼痛管理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6):710-712.

[5]黄海.美国医疗机构评审与我国医院等级建设的思考[J].医院院长论坛-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5):59-63.

[6]陈敏,李小峰.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J].护理学杂志,2013,28(18):37-38.

猜你喜欢
镇痛剂性休克血氧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胸外科腔镜下手术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对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
智能血氧饱和度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M32血氧心率检测仪的研制
探讨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
健康素养
基于血氧模拟前端AFE4490的无创血氧测量模块设计
(怀尔德:死亡恐惧的镇痛剂
——《白噪音》中“无知”的力量与脆弱)
β受体阻滞剂在脓毒性休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乳腺血氧与多普勒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筛查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