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联奎
(菏泽学院学生工作处, 山东 菏泽 274015)
依据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统计,最难就业的年份是2014年毕业生人数达749万[1],而2016年高校毕业生总数比2014年还要增加16万。2016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总数为本世纪初的7倍,大学生要面对双重压力:就业难和毕业就失业的双重挫折。大学生就业变成了当下社会首要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2],社会反响良好,推动了高校的发展,同时带动我国人力资源的合理布置。
国外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日趋成熟,发达国家已建立了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随着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理解的不断升华,在理论与实践双重发展、双重推进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较为稳定的特点,表现为以下方面:(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深受国内外政府的高度重视。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写入高校的课程体系。美国2001年下规定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详细分析和重点阐明每门课程的规范标准和能力要求;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源于德国;澳大利亚开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有40年的历史;印度的国家政策明文规定大学就业所需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肯尼亚国家规定有条件的职业院校都要设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所。(2)政府高校与社会等相关创新创业教育责任主体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有着良好的社会基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责任主体分工明确且互动默契。(3)具有系统的、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3]。总之,国外大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不断完善趋于成熟,成为高校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创新创业教育课堂内外结合,不断深化外延内深,形成了一套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始于1989-1998年;兴起于1999-2001年;2002年开始普及,至今,我国学者做了大量的研读和践行,在不断的探求和思索中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创新创业教育新方法,如2013年王恩德提出我国大学要培育“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4];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开放式的,应将实践融合到基础理论教学里,充分发挥生产-教学-研究基地的优势,强调大学教育的创新性和实用性[5]。2012年朱焕辉对“123教育模式”、“三三三教育模式”、“五位一体教育模式”等大创教育模式进行了总括,并指出无论哪种教育模式实践都将是关键中的关键[6]。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如今大学生创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家教、促销和服务等低技术含量行业,而对于技术含量较高行业选择率仅占5.3%,科技开发与创新严重匮乏,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中95%是无技术含量的。我国大学生创业的不足有:人才储备不足;成功率不高;校企真正的合作难;创新创业扶持不系统、不规范。故国务院办公厅就《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重点提到了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推出共享资源:慕课视频、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学习课程;各高校需统筹分配资源和经费,全方位资助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构建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我校发展的根本之所在。根据学生水平去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更好地发挥高校的社会功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院校需要构筑科学的有的放矢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需加快高校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协助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使高等教育的培养方向与地方需求紧密联系,从而带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通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践与完善,可以快速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符合不同企业的岗位需求,进而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几方面:(1)教育理念传统,创新思维、创业意识不完善;(2)创新创业教育在课程体系中不明确;(3)双师型师资力量缺乏;(4)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5)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不合理,学分评价体系单一。
创新创业改革方案设计如图1-1。
(一)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体系
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开放性实验,增加大创项目,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分设计,坚持学校顶层设计与学院自主设计相结合、普适性途径与特殊性途径相结合、课程教学与实践环节相结合的原则,按社科类、人文类、教育类、理科类、艺体类、经管类、工科类、农林类等八个专业类别分类设计创新课程,实现课堂内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通过学科竞赛(专业社团)、创新创业训练、课外实验(开放实验)、学术报告(沙龙)、创业实践(经营)活动等构建课外创新创业实践;形成课内课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二)构建创新创业教学模式平台
通过翻转课堂教学平台、网络跨学科学习平台等,扩大教学内容信息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创业激情;通过导师制度建构在教师指导下以培养学生双创空间的为中心的学习氛围,实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的中心和主体。
(三)构建创新创业校地专业教育平台
通过校企合作双百工程、开发课程、产学研结合、学生定向培养与定岗实习、教师业界锻炼等,拉近高校与企业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综合素质,实现无缝隙培养。
(四)健全创新创业评价机制
健全菏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评价机制,量身制定《菏泽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学分认定标准与管理办法》、《菏泽学院素质拓展学分制度实施办法(试行)》,将创新竞赛计入学分,完善落实《菏泽学院关于加强实践教学工作的意见》《菏泽学院学科竞赛管理办法》《菏泽学院在校大学生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为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初步建立课程、活动、竞赛、实践、成果孵化“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一)“一个中心、五个结合”
“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高校教学实践以学生为主体,不同的个体不同对待,注重个性发展,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五个结合即自然与人文相结合、课上和课下相结合、课堂与实践相结合、“教、学、研”相结合、实验与实践相结合。“五个结合”体现了高校重基础、重能力、重素质、重实践的创新教育理念。
(二)先人后才
先人后才即先塑造学生的人格和人品,后塑造学生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拔尖,人品差的大学生也不能称之为人才。当代大学生的主要表现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品德上确实存在着值得商榷的问题。原因是社会风气和大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学根本制度的不完善,但究其根本是大学文化的失落。如果不提高学生的人文基础,不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未来的他们将成为凋零的一代,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必须“立德树人”,推行基础文化的教育:第一,用最高效的学习模式学到最深厚的文化底蕴;第二,用经典教育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第三,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第四,培养学生博古通今、中西结合的宽阔视野和宽广胸怀。
(三)实行导师制,完成传帮带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有利于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建议每位老师担任30-40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的指导教师,根据各院系的情况有可能每位教师要担当40-50位学生的导师,教师指导时间不足,可以让高年级的学生指导低年级的学生,形成一传多带的作用。一周指导教师会安排一次或多次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会,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从而实现学生的逐渐提高。
(四)发挥教师的能动性
教育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师,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高, 既要教师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创新创业实战经验和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详细方案如下:
1.教学内容新、信息量大
各门课的教师要根据各学科的前沿知识、参考文献资料和科研心得,讲授每门课的内容,注重科学发展趋势的探讨与讨论。
2.积极组织教师到企业学习
为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需要,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提升实践教学技能,尽可能多地派教师外出参加专业技能培训。
3.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课程设置为全校必修课,注重创新创业精神的教育和指导。同时以“创新创业学院”为载体,面向全校开设系列创业素质类课程,并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本着“创业众言堂,创业大家谈”的宗旨,组织学员进行定期、定点和定题目的相互分享、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构建网络化的学习平台,进一步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开设出适合我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训项目。
4.出台激励机制
制定菏泽学院大学生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激励措施:《菏泽学院创新创业保障与激励办法》和《菏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等举措,搭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及创业竞赛的实践保障和激励体系,加大职能部门对创新创业内容的测评机制和奖励办法,增大对师生的奖励力度,构建成立具有菏泽学院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管理机制。
(五)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创新创业素养
1.开辟多途径,提供网络化跨学科学习平台
高等学校应该建立跨学科网络教育教学中心,将每个专业的教学任务和开课的先后顺序公布于网络平台,便于想跨专业学生的学习。将所有的精品课程公布于网络化跨学科平台,便于学生自主化学习。开展网络创新创业平台,公布具体比赛事宜,便于学生交流,使学生了解本专业有哪些创新比赛,方便学生准备参赛。设立网络咨询模块,针对创新和创业实际情况,安排老师解答学生的具体问题。
2.构建翻转课堂教学平台
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机械电子工程及互联网技术,构建每个学科的翻转课堂教学平台。教师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发布微资源、过程性评价及进行测试结果的统计、反馈;学生通过该平台获得学习资源。在该平台进行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的交流;搭建随时随地和随身的学习模式;平台传递的学习内容短小、易掌握,学生可以利用琐碎时间进行自由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3.软件加快创新和创业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互联网+”的提出,软件成为创新创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针对软件在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学科竞赛”+“第二课堂”+“产业实践”为主的“三位一体”软件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六)发挥创新和实践教学的推进作用
1.注重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
借助菏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强化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高效的研发能力。菏泽学院利用课余时间和寒暑假实施创新创业指导,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竞赛活动。
2.实践类课程设置比例增加
高等院校应该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实践类课程应该占总学时的30%-60%,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比赛
参加创新比赛是把所学知识融合的一个过程。创新竞赛能挖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掘大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因此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参赛要求,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把创新比赛写进教学大纲
大学四年,要求每位同学必须参加一次创新或创业竞赛,至少获三等奖。
(七)校企合作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构建学校和企业联系的人才培养计划,确立了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了校企协同获益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了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规划方案,包括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方案设计和建立校企双方有效协同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校企协同需要转变校企观念和进一步融合校企文化,确定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表现形式为以下几种模式。
1.“定向”培养模式
根据我校现有的师资、设备和场地的情况,主动与企业沟通协商,达成需求共识,签署学生订单培养模式;依据企业需求制定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界定是否录用为企业员工。
2.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两年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从第五学期开始,在实践带队教师的指导下,熟悉企业的实际操作,去企业顶岗实习,为工作奠定基础。
3.见习模式
依据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每学年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或实习3周,了解本专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情况,确定学习目标和方向。
4.开展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根据教师资源、职业技能培训特点和继续教育资源等,承担企业员工培训、技术支持和研发,形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双赢的局面。
5.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优势项目,主动与企业合作,采取参股或者其他的合作方式,利于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进而弥补学校办学经费的不足。
6.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学校与企业、教师与企业互动,完成课程内容设置即为开发课程。开发的课程应具备一下特点:一建立以工作体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二是建立知识-实践-情感三者综合的课程体系;三是教师-载体-学生三者融合,完成教学内容;四是课程成绩由企业评价模式确定。
7.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本专业权威专家和企业专家结合,针对实践需求编写教材,应用于课堂教学。
8.成立专业实践教学指导委员会
依据专业和课程特点,特聘本专业企业专家,与教学委员会共同建立“专业导向委员会”,探讨、研究和明确教学大纲,开设与时俱进的实训计划,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9.实施“双进工程”
实施“双进工程”(即企业家进校园、教师进企业),完善教师企业策划实践的经历,升华教师理论结合实践的综合素质。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与企业生产实践和生产管理,及时掌握行业动态、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发展趋势;根据趋势和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修改教学大纲,使得学校和企业完成接轨。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授课、做有关专业的专题报告,让学生了解企业,感受企业的氛围,塑造学生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企业意识和实践技能。
结束语
本课题的研究将为菏泽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新思路,将会切实提高菏泽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水平。并且,本课题研究的成功开展还将为我省相关院校人才培养提供较强的借鉴意义,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可模仿推广模式,为学校和企业合作提供新范式,有利于尽快实现“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的办学目标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
[1]王会.大学生缺少了些什么—来自高等院校的调查报告[N].光明日报, 2005-04-06
[2]习近平.2013年3月7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EB/OL].(2013-03-03)[2017-09-15]http://cpc.people.com.cn/n/2013/0303/c64094-20656845.html.
[3]崔骥,褚轶昕.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5):125-126.
[4]周捷信.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22-24.
[5]王伟光.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87-88.
[6]何婷英,张丽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07(1):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