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一年级小学生阅读兴趣

2018-01-14 03:13叶俊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

叶俊

摘 要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阅读得多了才能提高理解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写作能力。在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也占大量的分值,所以从一年级开始就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进行课外阅读是小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采用了一些策略。

关键词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98-01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如何促使这个转化过程完成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对学生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一年级小学生由于年纪过小,之前缺乏系统的文字和阅读方面的锻炼,尚未培养出一定思维习惯,造成思维能力水平较低,容易被外物所扰,无法在一定时间内专注阅读,对阅读缺乏认知和兴趣,迫切需要老师循循善诱,在教学过程当中采用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由听书入手

大部分进入到一年级的小孩子文字识别能力较低,大多习惯使用拼音,缺乏自主进行课堂或课外阅读的能力。但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善于倾听的,特别是有趣的寓言和童话故事,能极大吸引他们的兴趣。这个阶段的小孩子记忆能力突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听到的故事能在他们脑域形成较强且持久的反射,当他们之后再阅读到这个故事能迅速反馈在脑海中,使阅读事半功倍,进一步提高阅读效果。通常情况下,选取精彩纷呈的通话故事读给孩子听,在为孩子带去欢乐的同时,还能增强孩子们的想象力,为之后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坚持每天听一个小故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读故事的习惯。开始可以根据孩子的喜好,先选择较为剪短的故事,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将孩子带入到故事当中,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发现故事当中的真善美。不仅将故事当成娱乐,还应该寓教于乐,将朴素和浅显的道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他们。在听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孩子的兴趣,加强与孩子的交流,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和表达,让他们切身融入到故事中讲讲自己觉得该怎么样或评价故事里的事物做的对不对。这样孩子们的视野将不断开阔,想象空间不断打开,想象力进一步提高,阅读兴趣一步步被激发出来,阅读和表达的能力也将得到巨大的提高。

二、选择孩子爱看的书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后,仅仅靠听读是无法满足他们对故事、对知识的索求的,这时候进行实际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考虑到一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的不足,图画书(又称绘本)是一年级孩子绝佳的书籍。图画书通常由文字和图画两要素构成,默契配合共同来讲述一个故事,其中图画是故事的主体,文字只是起辅助的作用。这将大大降低一年级学生的阅读困难,而图画又是最能在观感上吸引他们的注意,无疑是孩子刚开始进行阅读最好的工具。图画书的选择同样可以使多种多样的,只要立意正确,故事新奇有趣,图画生动形象,能被孩子们迅速理解和接受,都可以作为备选的图书,文字的多少和难易一开始往往并不太重要。通过适当为孩子对图书进行讲解,引导他们自己去理解图画含义,培养他们结合文字进行阅读的能力和习惯,循序渐进,一步步引导他们去发现道理,挖掘真善美,塑造孩子良好的性格和品质。孩子的阅读兴趣也将从图画书慢慢发芽,渐渐被激发,在他们阅读能力提升后将迅速适应更高层次的阅读。

三、营造轻松自由的阅读环境

一年级的学生缺乏定性,他们的阅读习惯往往是一会翻翻这本,一会翻翻那本,无法长期专注于一本书籍,这是孩子早期阅读心理的正常表现。在引导孩子进行阅读的过程中,不应施加强制的阅读任务,一切应以提高学生主动性为主。因此,可以通过为孩子们提供广泛的故事素材,如神话故事、成语故事、名人故事、历史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和科学故事等等,给予他们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主选择喜欢的故事开始他们的阅读。在课堂和家庭里,教师和家长应为孩子创造轻松自由的空间,让他们享受阅读的愉悦,追寻阅读的欢乐。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将被进一步放大,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增长见识,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共建藏书架,建立图书奖励制度

通过在教室建立图书角,共建藏书架,鼓励孩子们把自己喜欢的图书带到班级上来进行交流,不仅可以丰富班级藏书,有助于拓宽孩子们的视野,同时也让孩子们学会分享和交流心得体悟,提高孩子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此外,在课堂上,在孩子完成学习任务后,鼓励他们随时进行閱读,对每天快速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一定阅读的孩子进行奖励,如一颗“星星”,一枚“阅读章”等,让孩子在充满成就感的学习过程和氛围中自主进行阅读。老师还应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引导他们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养成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的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坚持读一点课外书,让家长进行协作,共同鼓励和促进学生在课后自主的进行阅读,带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他们的自尊心都很强,他们更渴望得到家长和教师的赞美和关注。如果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阅读,语言组织能力越来越强,语文写作能力也有所提高。家长和教师一定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这样不仅能让他们继续保持阅读的兴趣,还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五、结束语

总之,要想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以后的教学和生活中,教师和家长都应引起高度重视,不断探索新的方法,让孩子养成与书为友的好习惯,为他们在语言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成婧.浅谈如何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的阅读兴趣[J].新课程(上),2017(1):173.

猜你喜欢
培养学生课外阅读
英语课外阅读不同阶段的方法与措施探究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提升小学生课外阅读总量的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