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萍
摘 要 2001年正式颁布了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并于2011年进行了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它标志着我国数学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课程标准》是指导教材编写、指导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依据。《课程标准》新增加了实践和综合应用领域。践与综合运用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将作为数学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开设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是一次全新改变。当然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它是一个全新的事物,需要新的认识、新的观念。
关键词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C41,D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66-01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活动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式,开展起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通过对自身知识以及相关生活经验的有效运用,采用自主合作探索的方法来解决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具备有一定综合性以及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实现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优化提升,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为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提供开阔空间,使其更具教学弹性。
一、综合实践课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是荷兰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的“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切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了解数学价值,培养数学意识。从而体验生活,认识社会。例如:在《植树问题》教学的开始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手,发现手指之间有间隔,找出手指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观看多媒体的演示,了解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间隔问题,间隔问题无处不在。
再比如,“认识人民币”一课的结尾可以向学生提出:“为什么人民币的面值只有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而沒有3分、4分、6分、7分……呢?”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能用现成的知识直接回答,教师启发式的提问促使学生大胆尝试,进行假设、分析、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将学到的知识重新组合,才找到了答案。这个过程利用学生生活中的真实情景,把学生关心的话题作为教材内容,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整节课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二、着眼活动的实践性,灵活运用实践课的活动形式
数学新标准中提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活动中应着眼让学生深入实践,自己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植树问题》中,对于不封闭道路上3种植树方法我没有直接的告诉学生们,而是准备了一张白纸让学生们自己大胆的画一画,看看会出现哪几种情况,让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在数学中还有许多内容都可模拟生活场景,教师要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数学化,将数学知识生活化。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成立“小卖部”,用模拟钱币对“商品”进行自由买卖,学生真正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锻炼了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更感性地认识了事物。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突出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把抽象的数学形象化,加深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学生自己创造出的“生活”更富有现实意义。
三、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性作业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研究性、活动性等特点,因此我们在认真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同时,还应该大胆地创新作业形式——设计课前和课后实践作业。这项作业可以对课内活动做有效的补充和延伸,让学生更加自主地进行实践与学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接受一些数学思想方法,受到更多的数学文化熏陶,获得更多的数学信息,可以让学生受益终身。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形式多样的,如小调查、小制作、小课题研究、小研究报告等。
四、注重学生参与活动过程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注重回归生活世界、立足实践、着眼创新的学科。而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宗旨同样也是新课标下数学学科所应追求的目标。因此数学学科在评价方式上应借鉴整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关注过程而非结果”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小学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能获得的成果大多都比较微小,但是我们主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多少问题,解决了多少问题是非常重要的,重在评价学生参与活动获取知识及信息量的多少,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方式,以及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过程的评价。
五、结语
在数学学科中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不仅丰富了小学数学学科的内涵,而且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具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一定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托,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生存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基于以上认识,作为数学教师,要运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把数学学科的知识整合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去,用综合实践活动去拓展学生的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参考文献:
[1]严孙庚.立足课标更新观念——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实践[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