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家
【摘要】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提问代表着学生在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要打造提问氛围,鼓励提问,做好提问的引导,让学生从提问中有获得感,养成提问的习惯。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生提问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123-02
学生提问能力有赖于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知识水平状况,因此,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引导,提供有效的情境与知识信息,由此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的发现问题。问题的提出代表着学生的思考状态,是学生投入学习的一种状态。作为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提问,搭建一个健康提问学习的氛围,调动学生提问动力。
一、营造提问氛围
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积极的鼓励学生提问,甚至在课堂中主动提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者想法,鼓励学生表达,避免学生畏惧表达而将问题埋在心里。让学生意识到积极提问,提出好问题就是良好学习的状态,提问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學生如果很好的发问,代表在主动的思考,离解决问题近了一步。要积极的打造一种崇尚提问的学习氛围,避免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注重师生互动。让学生意识到主动提问可以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针对每个学生面临的问题做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学生而言是更好的教学辅导作用,并且这种辅导是免费的,不需要像课外培训班那样收费进行,让学生有一种能充分利用现有学校资源的意识。提出的问题,不仅有老师帮助解答,也可以有其他学生,乃至全班的同学一同思考与解答,是集合了众人的力量帮自己解决困惑,让学生积极的运用这种机会。甚至可以在课堂中留取一定时间专门解答学生的问题,让提问成为学生遇到问题中的第一反应。必要情况下,甚至保持开放性的提问环境,不需要征得老师同意就可以随着课堂进行发问,有助于直接顺畅的沟通互动。
二、注重提问的反馈引导
提问之后教师会回答,或者倡导其他同学一同思考,此外还可以进行的问题评价,这些都是鼓励学生提问的有效办法。教师及时的回复问题与解决问题,代表可以及时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反馈,解决学生的困惑,这样学生在获得感的支撑下,以后有问题也会有更强的提问意识。如果倡导其他学生一起思考,而后再回答。这种倡导的行为代表了学生提问具有代表性,表明提问的价值很高,实质上也是鼓励学生提问的一种办法。还可以通过对问题做评价,多肯定其价值,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提问关联性强,价值高,具有典型性,如果有其他同学随声附和有同感,更是证明这种问题的典型性,让学生会有更强的提问动力与荣耀感。通过对他人提问的肯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提问欲望。甚至可以适量的运用学生之间的竞争心理,让学生有一种提问超越前者的动力,形成一种学业上的良性竞争氛围。
三、注重数学思维的引导
在提问能力的培养上,也需要数学思维的引导做辅助。例如几何解题中,除了几何的办法可以解题,代数的方式也可以进行,可以通过数学思维做转化,做好案例示范,让学生建立这种思维模式,从而让学生对数学问题有更多样性的视角。要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即便是数学提问上也可以如此的推开演练。数学思维有数形结合、替代转换、推演等多种方法,需要让学生在数学思维的引导下提升提问的价值,让问题中有更多数学思维的表现,而不是盲目的提出较为初级无序的问题。
四、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在学生提问能力培养上,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的讲授,要让学生有充分提问的基础信息支持。有时候提问能力有赖于信息的掌握,只有掌握的信息越多,发现的问题才会越多。学生如果对知识一无所知,也就无从开始提问,甚至找不到提问的切入口。因此,提问并不是无知的表现,而是在知识获取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发掘的能力。对于这种情况要积极的鼓励与肯定,让学生为提问感到荣誉,而不是感到无知的羞愧。甚至让提问能力视为学习专注与基础点高的表现,由此来鼓励学生。同时教师也需要多提供丰富的知识,让学生思维能力提升,提出的问题价值性也会更高。
五、结束语
提问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中需要培养的学生能力之一,提问代表着专注问题的思考,是让每个学生发现自身问题,提升教师教学针对性、有效性的关键要素之一。作为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认为提问的价值,而不能将提问视为无知的表现,要让提问的氛围友好舒适的搭建起来,由此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升学习成效。
参考文献:
[1]尉雅琴.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提问能力的有效途径探究[J].散文百家(下),2017,(8):272.
[2]舒国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能力[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6,(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