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几点体会

2018-01-14 03:13况启武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有效导入体会小学数学

况启武

摘 要 教师一定要背好教材,更要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教案,根据新课程理念使用多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导入课堂。很多时候一堂好的课堂导入,并不是某种课堂导入技巧的单一运用,而是多种导入课堂技巧综合运用的结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有效导入;体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39-01

多年的数学教学生活,让我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深深地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诱导学生把学习新知的压力变为探求新知的动力。教师对新授内容的巧妙的导入,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一个有效的、新颖的、精致的导入,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初萌的好奇心,吸引学生迅速进入本堂课的学习之中,还能在他们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掀起学生积极情感的浪潮。那么怎样的导入才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打下基石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教学的任务,具体的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灵活多变地加以运用,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入”的巨大作用,让学生在一堂课的开始便被牢牢地吸引住了。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优化小学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

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情境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求知欲,顺利开展新授课内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境导入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情感共鸣,带着疑问与欲望走进课堂内容的学习,并在情境创设中对所学内容在认知上形成知识建构,方法上主要采取谈话的方式,教师通过问答、谈话等,带领同学走进预设的情境,并通过师生交流进一步感悟情境,深层感知学习内容。

二、巧借故事,激发深度思考

故事的魅力是无穷的,爱听故事一直是小学生的重要特点,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说有故事可听,再顽皮的孩子也会放下一切,瞪大他的眼珠子,摆出一副也许从来不曾有过的聚精会神的样子,等着你讲故事给他听呢。故事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它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变的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更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三、巧设悬念,激起好奇心

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追求的浓厚兴趣。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合理巧妙地设置悬念,便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的思维推向“心求通而不能,口欲言而非达”的愤悱境地,引起学生对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探究愿望,从而把学生带入更广阔的数学天地。

四、联系生活实际,自我总结

美国著名学者杜威曾指出:“学习是基于真实世界中的体验。”所以说以现实生活为原形的课堂教学,正是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相联系的一个重要教学模式。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蕴涵丰富的课程资源,远离生活就意味着让学生们失去课程的另一半世界。”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要把抽象的数学变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所不在。數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学好数学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因此,设计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将数学教学的内容生活化,将学生的生活经验纳入课堂。

总之,教无定法,教师一定要背好教材,更要备好学生。精心设计教案,根据新课程理念使用多种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导入课堂。很多时候一堂好的课堂导入,并不是某种课堂导入技巧的单一运用,而是多种导入课堂技巧综合运用的结果。

猜你喜欢
有效导入体会小学数学
让导入充满智慧,让课堂富有灵性
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种有效导入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中学语文课堂有效导入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有效导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