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18-01-14 03:13张妙萍
读写算 2018年13期
关键词:有效性小学数学

张妙萍

摘 要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近年来多采用“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得到最大教学效益。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意在强调教学效率,同时教学效率也远远高于传统教学。

关键词 因人施教;小学数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127-01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教师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学改革的主战场。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一种基本形式,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学校教学的重要场所,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教学任务务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完成。高效课堂模式已经成为教学方法的主流,高效课堂致力于教会孩子们掌握知识,引导孩子们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那么,我们应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拓展学生的学习方法,我以下从几个方面提出了我的观点:

一、因人施教,深入了解

(一)了解学生个性。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学生的性格都各不相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积极采取多种方式辅助学生学习,如:坐下来和他们聊一聊,做益智交友小游戏,尝试和他们做朋友等深入了解他们的性格,做他们生活的倾听者。针对他们的性格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计划,为今后的的小学数学教学做铺垫。

(二)了解认知情况。由于每个孩子的生活背景和学生自身发展水平各不相同等导致学生的认知基础也不一样。每位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旧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會参与到新知识中,用我们所了解到的学生的基本认知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既解决了学生的学习障碍,又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可能地引用实力生活中的实例来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深入了解生活中隐藏着许多数学问题,数学问题又应用于实力生活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地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高效课堂数学教学意外在于追求高层次的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

(一)课前引入,指明目标。成功的一半取决于一个好的开头。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入与当堂课相关的视频短片,音乐或者讲一段精彩的故事。用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

(二)设计教学问题。教学是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艺术。教学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是思维的动力,思维从问题开始。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湖河水,教师提出富有内涵的问题,就仿佛河水中落入一粒石子,轻而易举的激起学生思想的浪潮,启发学生思维,让他们的思维出于备战状态。与此同时,教师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学习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自己教学目标,引入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参与度,引导学生自我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使课堂效果发到最佳状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三)激发求知欲望。在每节课的开头,可以给学生一个悬念。悬念十分具有诱惑力,可以从一开始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也可以把悬念设置在课堂的结尾,在下一堂课中揭晓答案,正所谓“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悬念可以带动学生思维活动,如今小学生比较好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学生特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利用思维意识,发展自我探索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使学生轻而易举的掌握学习知识。

三、营造课堂氛围

在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处于童年阶段,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很不成熟,格外需要老师的关心与呵护。传统的教学模式处于静态的教学中,教师只是在机械的传授知识,几乎没有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方式过于死板,学生只能被迫接受。在现如今新课改的影响下,教师对学生的授课过程由静态变为动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教师的授课效率和学生的积极性都有大大的提高,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索,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情感和思想道德,学生学习也会由被动变为主动,大大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教师教学的目标更近了一步。

四、加强师生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做朋友,做到真正关爱学生,信任学生并且尊重学生。减少师生之间的语言摩擦,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使用生动和蔼的态度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针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以朋友的语气说出自己对他的学习意见,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对于作业布置,设置多层次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也要让同学有进取的精神。教师在课前准备中,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学习情况,针对水平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设立数学学习小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

五、结束语

所谓课堂教育的有效性是指课堂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有所收获。这里说的收获并不仅仅是学业方面书本知识的收获,还应包括学习方法、思想品德、心理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提高。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应积极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从而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朝辉,曹飞飞.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有效性的研究[J].现代交际,2017(03):125.

猜你喜欢
有效性小学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提高幼儿美术活动有效性的支持策略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三数学复习课堂有效性初探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