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建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给学生以后对“读书”的学习和理解带来良好影响。文章基于此,首先就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又从“减少题海战术,创新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方法”这两个层面阐述了基于有效教学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对大家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教学 教学质量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89-02
阅读作为学生汲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和基本途径,其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阅读兴趣低,阅读能力差等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不高。对此,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接下来,本文则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并结合笔者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与看法。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阅读过于注重题海战术
学校老师在中国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教初中生如何加强记忆的过程中,并不重视记忆的方法和技巧,而是通过布置大量的试题和练习册来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和应试能力,从而有效应付考试,拿得高分。看似可行的方法,并没有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反,提高的是学生的仿照能力。这样的做题战术,不仅浪费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还束缚了学生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散发。
1.2 教师讲解过程过于机械化
众所周知,阅读是词、句子以及段落共同构成的。所以,教师在讲解一篇完整的文章时,应该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方法进行教学,并根据课文的难易程度设置相关的问题情景。然而,很多语文教师却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顾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课文的难易程度,直接给学生提出一些生硬、晦涩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事实证明,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极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因此需要教师采取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基于有效教学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
2.1 减少题海战术,创新教学活动
题海战术是一种相当耗费时间的教学方法,往往事倍功半。所以,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学生熟悉的教学活动如:诗歌朗诵《济南的冬天》、名著阅读、情景短剧《在山的那边》等。中学生对于比较熟悉的课文和活动往往会有很高参与度和积极性,这样既在活动中融入了课文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还愉悦了身心,掌握了文本。
众所周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止是课本和老师。学生从课本和老师那里学得的知识都是间接知识,所以,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直接知识,这样的知识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益处。例如:在学习《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感受大自然并听一听大自然有哪些“语言”,并把自己听到的写成日记或者随笔。同时,鼓励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大自然的语言及其特点。再通过提问学生“你听到过哪些大自然的語言?文中作者介绍了哪些物候现象?这些物候现象又说明了什么?”等问题,来引起学生深入探究自然、探究课文的兴趣。如此亲近大自然的实践创新活动,不仅能加强学生情感体验,还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也大有裨益。
2.2 充分利用多媒体,丰富教学方法
读书从来都不只是单一的“动嘴”行为,而是口、眼、耳、脑多种感官共同作用的活动。而调动中学生的这些感官,则需要借助兼具声色效果的多媒体设备。例如:在学习《天净沙 秋思》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音频让学生跟读;再通过课件展示出秋天景物的各种姿态,利用多角度的图片展示,让学生全面的谈一谈对秋天有什么认识;然后再让大家根据平时的观察或者散发想象力,说说大家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继而给学生展示词中所出现的“枯藤、老树、乌鸦”,并让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会写这些事物?最后给大家播放秋天万事万物变化的视频,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同学们思考秋天的特征,同时解答同学们的相关疑问。多媒体所展示的生动画面以及这样层层深入的教学步骤,会让学生对秋天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对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有体会与感悟。
3.总结
通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基于有效教学下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的具体阐述。笔者认为,如果中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意识地结合文中的两种策略进行阅读教学,且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定能得以培养,中学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也定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赵秋梅.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赤子(上中旬),2015(19):258.
[2]曹学莉.基于“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2014(1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