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生正处于思想素质修养提高的重要阶段,也是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最佳时期。作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学的主要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对于小学实际教学而言,德育渗透并非一个简单的过程,它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本文就对德育渗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加以阐述,并从多个方面完善德育教学,让综合实践活动发挥出优势。
【关键词】德育渗透 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3-0076-02
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曾经说过“德育教学是一个人的人格之本”,表现在学生的性格、行为、习惯、心理等各个方面,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小学生刚刚步入校园,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养成,通过有效的德育渗透对于塑造健全人格至关重要。据调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成为了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锻炼动手和实践能力,学会与人沟通和交流,树立团队意识。另外,将德育理念渗透于课程教学之中,还有助于学生更新自己的理念,在学习中变得更为积极。下面就立足于实际,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加以探究,让教学活动变得更为有效。
一、德育渗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小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在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不仅要关注教学质量,还要注重学生品德修养的塑造,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完善人格。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知识,是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完善教学的必然之举。不仅能够发挥出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性,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还有助于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养成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德育教学也是一种有着鲜明特点的教学内容,它立足于实践,旨在将正确的教学理念更好的贯彻和落实下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小学综合活动的教学不以目标的实现为根本,而是强调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通过多种活动利用好资源信息,并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学习。
在此基础上,德育渗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也为教学和生活的紧密结合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生活,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通过身边的真实案例做好德育教学,为学生修养的提升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德育渗透的主要内容
德育教学作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要想真正培养出具备较好行为习惯和素质的学生,就必须明确德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启迪学生。
(一)有关爱国主义教育
祖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小学生作为祖国的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养与国家的繁荣富强紧密相关。因此,德育渗透最根本的内容就是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树立学生的远大理想,培养他们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是中华文化教学的根本途径,也是带领学生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中国正处于急剧发展的大趋势下,市场经济深入发展,让学生了解伟大的祖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才能够培养出栋梁之才。
(二)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先进思想是学生应该全面了解和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他们全面发展的根本。俗话说的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不会有当下人们的美好生活。因此,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知识,必然要包括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党的先进思想,对老一辈革命家的生活有所了解,并在学习之后热爱中国共产党,提高思想觉悟。
(三)有关集体主义的教育
现如今,我国的很多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对他们极其溺爱和宠爱,在家里都是学生说了算,长此下去就养成了他们相对自私的性格,不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对集体和团队意识认识不清。因此,德育渗透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也必须包括集体主义的教育,从小就培养起他们的团队荣誉感,养成他们自律、团结的意志品质,让他们学会关心和爱护他人。
(四)有关理想信念的教育
德育教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还包括理想信念的教学,小学生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他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思想,并能够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是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终极目标。所以,在德育教学中要有目的的渗透先进思想,将马克思主义等理论融入其中,让学生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奋斗。
三、德育渗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有效方法
(一)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循序渐进渗透德育
综合实践活动可以深度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亲自体验,获得感悟,促进个性化发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借助于课堂教学传授德育知识。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教育资源,合理运用可以实现教育价值。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有效的德育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了解德育知识,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以手工制作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对花朵、绿色植物、昆虫进行仔细的观察,然后抛出问题,学生就可以通过观察得出相应的结论。学生会了解到植物和动物都有生命,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生命,保护自然资源。
(二)以讨论为契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这样可以更好地渗透德育。能够激发学生探讨的关键在于需要讨论的内容,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事件引入学习中,使学生产生共鸣,在讨论中不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网络的利与弊。网络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讨论。在不断探讨的过程中,使学生明了网络的重要性和弊端,知道如何正确使用网络,避免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以生活为载体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
良好的道德修養体现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渗透紧密结合,是让学生获得体验的最好方式。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近社会,在生活中获得最真实的感悟。如,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献爱心,让他们了解别人生活中的难处,从而树立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念。
(四)以社会生活为指南,提升人格魅力
社会对于学生而言,可谓是最大的课堂。在这一课堂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也可以接触到许多事情。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案例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对社会中的现象有清晰的认识与辨别能力。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好,对于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要予以抵制,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并在不断探索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使自己的人格更加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内容是教育教学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根本之策。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立足实际,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让学生的行为以良好道德为指南。
参考文献:
[1]马瑞.关于德育渗透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作用探析[J/OL].学周刊,2018(20):56-57.
[2]庄莉.试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整合[J].教育观察,2017(20):42-43.
[3]穆郁秋.试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融合实施的意义与价值[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04):114-115+117.
[4]梅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22.
[5]徐玲玲.以主题引领活动——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德育功用的发挥[J].中国德育,2010(09):61-62+85.
作者简介:
王大伟(1982.9-),女,汉族,江苏省淮安市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