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随着多媒体教育的发展,微课教学的出现是必然现象。微课教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视频,突出重难点,对相关知识进行简短有力的分析,使学生容易理解,也有利于学生课后复习。如今,微课就像微博和微信一样,被广泛的应用,且学生和老师对此接受程度很高。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使用微课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授,不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增加老师的积极性,使老师和学生能够共同进步。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微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8)13-0021-01
高中数学历来是让不少学生和老师感觉头痛的学科,特别是其中的重难点知识,老师讲解很多遍之后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理解;例如,函数知识,在高中数学中函数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也是高考必考的题型之一,且在高考中占有绝对的比例;但是由于其很抽象,很多学生都不能理解与应用。据此,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而微课正是应运而生,其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此外,微课独有的特点,例如突出重难点,还为教师授课和学生课前预习指明了方向。
一、微课的含义
微课属于新型教学方法,微课的主要内容是: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微课授课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是通过播放视频,微课对于相关知识具有极强的针对性。且微课讲解一个知识点的课时不超过10分钟,从而能极大的节约课堂资源,也有利于减轻老师的负担;如果超过10分钟,就说明其讲述的比较复杂;通过微课讲解高中数学知识,主要是将其关键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进行播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微课的特点
(一)主题清晰。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方式对于知识的讲述较为笼统,很多老师讲课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有时还会语言表达不畅;且很多时候老师认为对相关知识进行延伸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但是这只是老师单方面的想法,殊不知其实这样会让学生感觉更加复杂。而微课教学具有极强的针对性,特别是对于其中重难点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明确老师讲授的重点,并及时掌握,也能增加其趣味性。
(二)资源容量少。微课教学内容及其配套资源只用几十兆,不会过多的占用内存,不会对手机或电脑的其他功能造成太大的影响。且一般的微课视频是支持在线播放的,比较灵活便捷,学生和教师在课后也可以将其保存,以便随时查阅。
(三)短小精悍。传统授课方式一节课40分钟基本上都是老师在讲,不利于学生学习注意力的集中,且一节课老师讲授的知识点较多,学生不能有效的理解,还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微课教学一般对于一个知识点的阐述在10分钟左右,且层次分明,重难点明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加准确的掌握其所阐述的知识。
三、微课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
(一)精准解读数学概念。对于数学概念的解读是学生和老师在学习与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忽视的问题;但近年来,很多高考试题都是以高中数学概念作为基础,因此,学生在考试中就很容易失分。数学的学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无趣的过程,再加上数学概念的解读更加的枯燥无聊,就想语文的文言文一样,使得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据此,利用微课的特点,结合一些生活中的案例和图像对高中数学的概念进行讲解,增加其趣味性。
(二)明确预习方向。老师经常说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课前进行了有效的预习,在老师讲课时才能跟上老师的思路。以前学生预习时经常抓不住重点,没有方向,久而久之很多学生就会放弃预习这个工作。因此,老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录制相关知识点预习的重点内容,并发放给学生;且微课预习所耗费时间短,重难点突出,有利于学生了解预习的目标,不会盲目。
(三)利于课后复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黑板,学生需要记大量的笔记,很容易造成混乱,特备是对于高中的数学;此外,通过记笔记的方式,学生在复习时,对于其中的部分知识又会不理解,增加复习的难度,且更加容易遗忘。此外,很多时候老师上课更多的是临时发挥,从而导致讲授的知识可能不完备。而微课教学,教师有充分的时间理清自己要讲授的知识点,层次分明,对于其中的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准备会更加完善,且微课教学不需多复杂的仪器,只需要手机就可以,还方便学生课后巩固复习。
四、結束语
微课教学既不同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教学也是现代化教育重要的方法之一,微课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对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也有重要的影响。微课教学应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且利用其重点突出的特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新能力;此外,老师应该充分利用微课,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制作课件,让学生理解更加的直观,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唐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微课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33):107-108.
[2]吴冬梅.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13):45-46.
作者简介:牛振民,(1973-),男,宁夏,最高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高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