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数学课堂维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2018-01-14 03:21薛燕
文理导航 2018年32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薛燕

【摘 要】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基本内容,也是深化课改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基本导向。围绕核心素养教育实践,依托初中数学学科教学实际,就两者的融合实践进行探索,从课堂教学维度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素能。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基础教育的热点,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围绕学科特色,将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养成。初中数学课堂上,学生需要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根据数学教学活动,促进自我核心素养的提升。以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12节“证明”为例,探析数学核心素养融入课堂的教学设计过程。

一、立足教学内容,核心素养融入目标

在本节课例中,对“证明”的理解,不能仅凭“直观判断”,而是要运用数学知识或方法,来确定某一结论的正确性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推理证明的方法。同时,对于反例的学习,明白反例可以判断某一命题是错误的,得出结论的正确性要严谨、科学、有理有据。也就是说,“证明”的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运算、数学建模、直观想象等数学核心素养。因此,立足数学核心素养教学需求,如何建构适宜的课堂教学活动?如:在两条线段长度的比较中,仅凭观察分析来推导结论是不可靠的,但却可以通过具体的测量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再如:某长方形草坪中1m宽的直线段道路面积,与弯曲的1m宽曲线度道路面积相比,哪个面积大?如果依靠学生的直觉体会,则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如果采用图形的平移、计算等方法,则可以得出两条道路面积相等的结论,从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素养。再者,给出一个边长为8的正方形,能否拼剪出一个长为13、宽为5的长方形?该题在分析与求证过程中,无论是直观想象还是逻辑推理,都需要从具体的计算中来判断,而这些求证、测量、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加深并理解“证明”的必要性、重要性。所以说,本节“证明”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数学思维、理性判断、逻辑推理、批判质疑等科学精神都要融入其中,来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立足课堂教学维度,实施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感悟直观想象并不可靠

数学源自生活,生活里的数学无处不在。在对本节“证明”学习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来分析“所见”并非“所得”。同学们,如果将一根筷子放在水杯里,来观察筷子的变化,有哪些发现?有学生提出,筷子仿佛被折弯了;有学生提出,筷子好像变短了。事实上,筷子本身并未发生变化,只是在水杯中,因折射等因素造成视觉上的错觉。同样,我们来观察黑板上的两条线段,AB⊥CD,请观察两条线段,哪一条长?如何证实你的推断?该题的导入设计,主要是通过我们的直观想象,来观察生活,分析数学问题。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数学生活中来发现数学问题,构设趣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感受“直观”并不可靠的真实存在。

2.组织课堂探究,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我们结合教材,选取拼图模板,将一个长为13、宽5的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切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在分别对直角三角形沿与底边平行剪成上底为3的直角梯形和小直角三角形。问:能否根据两个直角梯形、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接边长为8的正方形?请同学们动手实践,并展开探究。有学生通过剪切后,将新组合的边长为8的正方形置于桌面;而又有学生提出质疑,认为无法拼接边长为8的正方形,原因是原长方形边长为13,宽为5,其总面积为65,而边长为8的正方形,总面积为64,65≠64,所以不能完成拼接。但对于桌面上的“正方形”,有学生提出“一定有空隙”,否则将不能拼接完成。本动手实践活动的设置,就是以别开生面的方式,让学生从自己动手、分组讨论中,对自己所拼接的图形进行观察、质疑、探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并通过准确的计算方法,来推理所得结论是否成立。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所看到的,并非等于结论,而是需要从具体的思辨、实践、解题中来增强数学理性素养。

3.引入猜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猜想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师要适时引入猜想,让学生从中学会发现问题,并对自己的猜想进行求证。本节我们导入某代数式x■-2x+2,对于该式,对应的x值分别为-2、0、4、6等,求其值分别是多少?根据计算,你有那些新的发现?并对新的结论进行求证。有学生通过计算后提出,x=-2与x=4,对应的值相等,两者的结果都是10,所以结论是正确的;有学生提出从上述计算发现,代数式的值都是偶数,请说明如何来证明你的结论?有学生提出质疑,如果x=1,代数式的值为1,并不是偶数,而是奇数,所以,该推断是错误的。该学生所举的实例,所得到的结果与原结论不一致,这是一个很好的“反例”,可以通过“反例”来判定某结论是否正确。还有学生提出,代数式的值都是正數,该结论是否正确?我们也可以通过“反例”法来进行判定。但有学生通过计算,对该结论表示赞同,其解题思路为x■-2x+2=(x■-2x+1)+1=(x-1)■+1,因为(x-1)■≥0,所以该代数式必为正数,得出结论是正确的。由此得出,对于数学问题,在进行观察、分析、计算时,可以由特殊向一般进行归纳猜想,但对于结论的正确性,需要进行严密的计算、推理、分析。如果存在一个与结论不符合的“反例”,则猜想就是不正确的。从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数学经验、数学结论之间的关系,从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素养。

4.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学以致用

数学建模思想主要是围绕数学应用题,引入建模概念来化解问题。如:某草坪上原有1m宽的直道,现对之改造为1m宽的弯曲小道,两条小道的面积相等吗?该题在进行直观想象分析时,我们通过黑板进行绘制,有学生提出弯道的面积大。对于该学生的结论,是否合理?需要进行证明来解答。为此,我们结合问题进行分组探究。有学生提出,可以将弯道进行平移,转换为直道,从而计算得出两者面积相等。我们让学生自己进行拼接,尝试将不规则的图形进行平移来获得相同的结论。在这里,我们运用了转化思想,将不规则的图形转换为规则图形,来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建模意识的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三、深入反思教学,归纳主要融入途径

在本节教学设计中,我们试图从生活中体验数学知识,从动手操作中感受逻辑推理过程,并从计算方法选择上融入数学思想,突显“数学证明”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以数学核心素养为支点,来构建课堂教学过程,从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观察、逻辑推理、数学思辨、小组讨论与交流、数学创新等能力。总体而言,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数学课堂,其途径主要有三条:

1.以数学课程改革为契机,融入核心素养

在具体实施中,一方面,需要明确和细化数学核心素养内涵,并将之与数学课程教学内容相关联,实现数学课堂与核心素养的有效融合;另一方面,围绕初中数学教学实际,结合初中生成长需要,逐渐完善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育关键点。

2.以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融入核心素养

在创设数学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围绕核心素养,变革课堂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3.借助于数学教学评价,融入核心素养

在数学问题分析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挖掘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数学情感、端正数学学习态度,激励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方法。

总之,教学中,我们需要立足数学教学维度,优化教学流程,拓展课堂教学活动,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融入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把握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多样化学习,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每个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春玲.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8(05):139-140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