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蕊
流行性出血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春冬两个季节的发病率最高,且以青壮年男性为高发人群[1]。典型病例病程呈五期: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本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广泛性损害,临床上以发热、休克、充血、出血和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临床观察,流行性出血热死亡多发生在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这两期护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愈率的高低。在低血压休克期,常出现血压下降、大脑供血不足、组织血流灌注不良、肾衰竭;少尿期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高血容量综合征、继发感染、颅内及消化道出血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故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是五期变化中对患者生命威胁最严重的两期。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来自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36例。经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实验室ELISA法检查,符合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1例,女15例。平均年龄34.6岁,其中20~40岁患者28例。来自农村25例,来自城市11例。36例患者均出现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表现。
1.2 临床分期 根据患者的发热程度、血压、尿量、出血量、肾脏损害情况、并发症等临床表现进行分期:低血压休克期是由于病毒毒素入侵,使全身广泛的血管内皮损伤而导致大量的体液外渗所致,临床表现为血压下降,收缩压≤90 mmHg(1 mmHg=0.133 kPa)。少尿期患者的肾功能出现改变,尿量<400 mL/d,甚至无尿。这两期的表现可以不典型,也可同时重叠。
2.1 低血压休克期的临床观察 一般发生于病程的第4~6天,迟者病程8~9 d出现。3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29例在发热末期或热退同时出现血压下降,7例在热退后发生,先有低血压倾向,护理人员重点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意识、皮肤温湿度及颜色的变化、颈外静脉的充盈度[2]。一般血压开始下降时四肢尚暖。当血压继续下降则出现脸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弱或不能触及,尿量减少等。当大脑供血不足时,可出现烦躁、谵妄、神志恍惚,少数顽固休克患者,由于长期组织血流灌注不良,而出现发绀,并引起DIC、脑水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肾衰竭的发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给医生,是降低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病死率的关键。
2.2 低血压休克期的临床护理 ①监测血压。测量血压的变化是低血压休克期护理工作的首要内容,也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的依据。一般重症患者血压每1~2 h测量一次,危重症患者血压10~30 min测量一次,如发生低血压休克,及时报告医生。②心理护理。患者在此期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明显,会产生极度恐惧和不安的心理,因此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特别重要。应该耐心地给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为患者解释流行性出血热低血压休克期的相关知识,增强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安全感及对康复的信心,指导家属不要将紧张、焦虑的情绪传染给患者。③休息。低血压休克期患者应当绝对卧床休息,部分患者刚进入此期,仅表现脉压差减小,休克症状不明显,导致患者不遵医嘱,随意下床走动,此时更应该加强对患者疾病知识的宣教,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绝对卧床休息。④饮食护理。此期患者应该给予清淡、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面条、稀饭、菜汤等,禁食牛奶、豆浆等高蛋白类食物,少食多餐。⑤皮肤护理。减少对皮肤的不良刺激,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衣服应当宽松。帮助患者保持舒适体位,用软垫适当保护。⑥口腔护理。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及痰液,每6 h用质量浓度为0.009 g/mL的氯化钠注射液或质量浓度为0.03 g/mL的双氧水清洗口腔一次。⑦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遵医嘱详细、及时、准确的记录好出入量,是了解肾功能损伤程度和低血压休克期进展的关键。
2.3 少尿期的临床观察 少尿期常继低血压休克期出现,亦可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或由发热期直接进入。与低血压休克期重叠的少尿应和肾前性少尿相区别。护理人员重点观察记录患者24 h出入量及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一般认为24 h尿量<400 mL为少尿,尿量<100 mL为无尿,少数患者无明显少尿而存在氮质血症,称为无尿型肾功能不全,这是肾小球受损而肾小管受损不严重所致[3]。在少尿期,我院3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中有3例少尿持续1 d,28例少尿持续3~7 d,其中5例无尿,有明显氮质血症,血尿素氮(BUN)>28.56 mmol/L,严重尿毒症表现者,每日BUN升高>7.14 mmol/L,做血液透析。
2.4 少尿期的临床护理 ①严格记录24 h出入水量。本病进入少尿期病情发展变化快,准确记录24 h出入水量非常重要。入量包括:静脉输入量、饮食摄入量。饮食摄入量包括患者喝的水、汤、吃的饭菜、导泻剂等。出量包括:尿量、透析液、呕吐物及粪便等。患者的杯、碗、尿瓶都标有刻度,以便准确记录,尿量太少,在尿瓶内测量不准时,用注射器抽取尿瓶中的尿液测量。同时,应注意观察尿的颜色、性质以及有无絮状物、膜状物等。此期患者因存在高血容量综合征,故须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及输入速度。②心理护理。患者在本期表现为烦躁不安、焦虑恐惧。医护人员要镇静,态度热情、动作沉着、熟练。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少尿期的疾病知识及注意事项,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采用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处理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问题。告知患者虽然病程可能会长,但只要积极配合治疗,此病是可以治愈的。并以度过少尿期进入恢复期的患者为例,消除其恐惧心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休息。此期患者也应当绝对卧床休息,不能下地活动,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清洁。④饮食护理。此期患者少尿或无尿,体内大量代谢产物不能排出体外,应给予高热量、丰富维生素、低盐、低蛋白、低钾半流质饮食。水钠潴留和氮质血症时,应严格限制水、钠、蛋白的摄入[4-6]。向患者解释限制饮水的重要性,若有烦渴,可给予温开水漱口。⑤皮肤护理。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由于血液循环差,营养供给不足,一些患者出血现象还会加重,表现皮肤瘀斑增加、鼻出血等,而且长时间卧床,皮肤抵抗力低下,受压部位容易缺血坏死,形成溃疡,产生褥疮。所以少尿期患者床单应清洁、干燥、平整、及时更换,保证干净整洁。定时为患者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⑥血液透析的护理。血液透析是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的重要治疗手段,能够帮助患者渡过危险期,降低病死率。透析前应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向患者和家属做好心理护理,说明透析的目的、操作程序,使他们配合治疗护理工作[5-8]。透析后做好观察与护理,包括观察透析效果,切口有无渗血、出血或红肿等,注意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9-10]。透析前后要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记录。
通过对3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生命体征、出入水量、出血、心理情况等的观察,给予对应的心理、饮食、皮肤、记录出入水量等护理,提高了临床的预见性。在我院36例同时存在低血压休克期及少尿期的患者中,除1例死于心力衰竭,1例死于急性肾衰竭外,其余34例均痊愈出院,此两期的死亡率5.56%,治愈率94.44%。
流行性出血热五期中的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先后出现,也可以两期重叠,是本病最危险,病死率最高期。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拥有精湛的护理技术,通过掌握病情特点,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早期症状、体征,为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并且及时采取护理措施,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指导、讲解疾病知识及有针对性的护理,有助于缩短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的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顺利进入多尿期,提高流行性出血热的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