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雪
又是一个开学季,马复兴站在下麻尔小学的校园里,看着宽敞明亮的教学楼、平整柔软的塑胶操场和朝气勃发的学生们,他的眼角湿润了,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幼双手残疾的他,竟然在别人的质疑声中,站在三尺讲台上已辛劳了37年,更不敢相信的是,这37年间,下麻尔小学从两间破败不堪的教室,变得拥有和城里的学校一样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他生活了一辈子的下麻尔村,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
1980年,当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大江南北的时候,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村,这个封闭落后的半农半牧村庄,却迟迟没有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气息,村民们日复一日地过着单调的农牧生活。
1980年,21岁的马复兴高中毕业,作为从世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家里走出来的第一位高中生,他理应高兴和自豪,然而马复兴却高兴不起来,因为没有双手,他没被允许参加高考,失去了一次改变命运的良机,此后,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他,在家闲坐了一段时间。
那是还在挣工分吃饭、分粮的年代,马复兴家有兄弟姐妹8人,生活条件并不宽裕,马复兴一天不劳动,他的父母就得付出更多劳动、挣更多工分,把马复兴的那一部分填补上。马复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21岁了,他还不能帮父母分担一些生活压力,深深的懊悔让他寝食难安。
但很快,事情有了转机,村里的生产队长考虑到马复兴不能参加体力劳动,就给他安排了一个记工员的工作,负责给生产小队记工分。那是马复兴第一次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虽然记公分并不需要多少知识,但在那个大部分人都没有进过学校的村子里,能干记工分这种工作的人也寥寥无几。
或许是马复兴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感动了生产队长,也或许是人们对知识更加渴求,1981年,马复兴迎来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当上了一名教师。虽然只是一个山村小学的民办教师,可对于马复兴来说意义非凡——他多年刻苦所学的知识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自己也可以养活自己,不用依靠家人了。
马复兴踌躇满志,想要为这座山村小学的教育做点贡献,可残酷的现实却给了他一个下马威。在那个春寒料峭的3月,当他踏进下麻尔小学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他的心气变得跟初春的气温一样低。整个学校破败不堪,校园的围墙是泥土墙,校门所在的围墙上有一道七八米长的豁口,学生们从那个豁口处进进出出,好像那才是校门,是他们应该进出的地方。学校里有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八十几名,老师却只有一名,还兼任着校长的职务。
那些学生挤在两间破旧的教室里,一间教室只有七八张桌子,六七条凳子,上课时,凳子不够,学生们就会抢着坐,抢不到的学生只能站着上课。那些桌椅“缺胳膊短腿”,坐上去晃来晃去的,一些学生为了桌子能平稳,就用砖块顶了起来。教室的内墙没有粉刷,黑板是在墙上刷一层水泥和一层墨汁做成的,十分粗糙。教室里沒有讲台,马复兴就动员学生从河滩里捡回来一些石头和砖块,用泥砌一下,当作讲台。
教室的顶棚是竹帘子上铺土做成的,不仅会有泥土从竹帘子的缝隙中掉下来,还经常漏雨。每当下雨的时候,教室外面下大雨,教室里面就会下小雨。窗户上没有玻璃,有的钉了塑料,有的糊着报纸,风一吹,啪啪作响,还经常吹破。教室门由三块木板做成,然而下面的一块木板早已不在,只剩下门框。
老师的办公室也是简陋之极,只有两间房子,隔墙中间裂开了一道手能伸进去的缝隙。两间办公室,只有一间有火炉,是用砖垒起来做成的,炉子的铁皮烟筒好几处都生锈破了洞,一生火,烟就钻满了两个办公室。
那时,下麻尔小学开设的科目只有语文、数学和体育三门课程。体育课上,由于没有体育器材,学生们就在土操场上跑跑步、自由活动。老师的备课本一学期只有一本,所以不能浪费,即便如此,马复兴还是得写完了正面写反面。当时,老师使用的墨水一学期只有两瓶,必须得省着用,但学生们到了三年级后,就得用钢笔写字,在那个贫穷的村子里,根本没有几个家庭能买得起墨水,马复兴只好给学生们吸自己的墨水。
但这些都不算什么,马复兴当老师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写板书。由于没有双手,他只能用两个断臂夹着粉笔写,刚开始时,双臂根本夹不住细小的粉笔,但马复兴坚持练、坚持写,付出了比常人无数倍的努力,终于练成了一手漂亮的板书。
高原的冬天特别寒冷,教室四处透风,学生们写字时经常会冻手,而没有双手的马复兴更容易受冷,他写字的双臂经常冻伤,裂开口子,粉笔又特别干,让他双臂的皲裂处经常溃烂。当时,下麻尔小学的老师使用的粉笔只有白色一种,而马复兴却经常写出“红色”的字。因为双臂夹着粉笔写字,粉笔写短了只能用力夹紧,但太用力了,那些皲裂的伤口处往往就会渗出血。马复兴写在黑板上的字,前面是白色,后面就逐渐变成了红色。年幼的学生们并不知道怎么回事,还来问马复兴:“老师,隔壁班的老师写的字是白色的,为啥你写的字是红色的?”马复兴不知道怎么回答,呆站在讲台上,心里在滴血……
二
每次遇到因为没有双手而造成的困难,马复兴都会想起他曾在婴儿时期遭受的厄运……
那是1959年下麻尔村还吃大锅饭的时候,当时的马复兴只有4个月大。由于公社有任务,要挖野菜上交,要是上交得不够,每天按人头发放的食物就会减少。马复兴的两个姐姐为了多挖野菜,就把马复兴裹在被子里,放在板炕上,让比马复兴大三岁的哥哥看着。但是哥哥不想在家玩,哭闹着要出去,两位姐姐就哄骗他,让他先看着弟弟,等她们挖了野菜回来给他烧着吃。
两个姐姐走后,马复兴的哥哥就等着吃野菜,后来可能等饿了,他想着先把炕板抽掉,等姐姐们挖回野菜就可以烧着吃。可年幼的哥哥没想到的是,他抽炕板的那个动作,永远地改变了马复兴的命运。哥哥一抽炕板,被被子裹着的马复兴瞬间掉进了火炕中。才三岁的哥哥,当时就吓傻了,手足无策,蜷缩在窗户边。马复兴在火堆中挣扎,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姐姐们回来后发现马复兴已经失去了知觉,躺在火堆中一动不动。一个姐姐赶忙将他抱了起来,另一个姐姐跑去叫妈妈。妈妈赶回来后,抱着马复兴大哭。那时候村子里连个诊所都没有,家里也没钱送他去医院治疗。马复兴躺在妈妈的怀里,持续昏迷了好几天,家人都以为他快死了,后来有一天晚上,马复兴的嘴唇稍稍动了一下,妈妈察觉到了那个细微的动作,赶紧给马复兴喂了口奶。就是那口奶,让马复兴活了下来。
幼时遭受的苦难,让马复兴对生活充满了热爱和感恩之情,也让他比其他孩子更加努力。上小学后,马复兴学习特别刻苦,虽然是学校唯一的残疾学生,但他的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每次上级领导来视察的时候,都会勉励马复興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当时年幼的马复兴对未来、前途和命运之类的深奥词语并没有多少理解,只记住了要好好学习。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复兴才慢慢感受到知识的力量。
在那些懵懂无知的年纪里,马复兴受过无数奚落和欺凌,可即使受再大的委屈,马复兴都不会跟父母说。因为他知道,如果父母知道他被孩子们欺凌后,肯定会去找那些孩子的家长讨说法,他不想父母因为他与其他人发生冲突。
三
1984年开始,落后、封闭的下麻尔村终于感受到了强烈的改革开放气息,学校的情况也逐渐好了起来。这一切的变化,首先是从学校的校貌开始的。
那年,县上的领导来视察,看到下麻尔小学的情况后,从教委申请了一部分资金给下麻尔小学改变校貌。马复兴就发动村民,用那些资金买来砂石、白灰和玻璃等材料,先把学校的围墙补好了,之后将校园的围墙和教室粉刷了一遍,又将老窗户拆掉,装上了明亮的玻璃窗。后来,学校还增添了50张新课桌和一些体育器材。看着焕然一新的学校,马复兴心中有了一阵暖意,这么多年来,他第一次觉得下麻尔小学像个学校的样子。
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村子里有些人承包土地种起了经济作物,还有些人跑去挖金子、做生意。这时,学校的另一位老师坐不住了,他觉得一个大男人一个月挣20元钱实在太寒酸,索性辞职挖金子去了。这个有五十多个学生的学校,只剩下了马复兴一名老师。
1985年,学校来了一名女老师,但来了没多长时间,那位老师就生病去世了,下麻尔小学又剩下马复兴一名老师。一段时间后,学校来了一位公办老师,那位老师的工资比马复兴高不少。有一次,那位老师发了工资后故意拿钱在马复兴面前数了一下,然后放到了办公桌的抽屉中,但抽屉没有关紧,留下了一条很大的缝隙,又跟马复兴说,他要出去,让马复兴守着学校。
那位老师出去后,马复兴意识到那位老师在试探他的人品,看他会不会心生贪念动他的钱。马复兴心想,自己不会动他的钱,但万一有人动了,那位老师肯定会认为是他干的,所以马复兴就搬了个凳子,守在办公室门口。那位老师其实没有走远,而是在村里转了一会儿后,又回学校去了。回去后,他当着马复兴的面又将抽屉中的钱数了一遍,看到一分不少后,一言不发地走了。之后,那位老师还不死心,又几次试探马复兴。马复兴心想,他虽然是个残疾人,但身体残疾,并不代表他的精神也是残疾的。
三年后,这位老师退休,学校又来了两位老师。老师有了,学校却出现了另一个棘手的问题——学生们不来上学了。因为改革开放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村里的农民们承包了地,但种地的人手不够,很多家长就让孩子辍学去种地,造成学校里一大半学生的流失。马复兴只好利用节假日和放学时间挨家挨户去叫,有些家长态度比较好,说明情况后表示让孩子尽快去学校。有些家长可没那么客气,甚至恶语相向:“你一个没有手的残疾人当老师,能将我的孩子教成什么样子?”还有些家长连门都不让马复兴进,他们将拴狗的铁绳故意放长,试图用狗挡住马复兴。
有一次,马复兴去叫一个辍学的学生,说了好长时间,家长都不同意让他上学,马复兴只能失望地离开。那个学生把马复兴送出了家门,路过一块农田时,马复兴突然听到有个孩子在大声呼叫,回头一看,那个孩子被一只大狗扑倒,正在撕咬,马复兴没有多想,就跑去营救。他用双臂夹住那只狗,将它扔到了一边,孩子乘机跑回了家,那只狗就朝马复兴扑了过来。马复兴一边用外衣甩打,一边后退,当时正值春耕,地里都是粪堆,马复兴一不小心就被一个粪堆挡住,摔了个人仰马翻,那只狗乘势扑了上来,双腿搭到马复兴的胸膛上,张开大嘴就要咬,马复兴用双臂架住,那只狗的嘴就差马复兴的脸几厘米,涎水都流到了马复兴的脸上。就在狗朝马复兴的脸咬过来的一瞬间,马复兴用一条胳膊挡了一下,那条胳膊就送进了狗嘴里,万幸的是那只狗是只老狗,并没有对马复兴造成大的伤害。马复兴一边打,一边呼叫,路过的人发现后将狗打跑。回学校后,马复兴才发现自己的衬衣早已被冷汗湿透,头上的黄帽子跟头发沾到了一起,身体在不停地发抖……
那时候,下麻尔小学已经从旧学校搬到了另外一边,老师的数量也增加到了4位。一位老师看到马复兴狼狈的样子,过来安慰,并劝马复兴不必三番五次去叫那些不来上学的学生,家长想通了自然会让孩子来学校。但马复兴说,他三番五次去叫那些不来上学的孩子,不只是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也是他对下麻尔村父老乡亲的一种回报。小时候,马复兴在村子里跑着玩,衣服扣子或鞋带开了系不上,路过的村民都会帮他系上,鼻涕下来了,也会有人给他擦。那些恩情,他一直没有忘记。
四
改革开放以后,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复兴也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用新方式,耕耘着下麻尔小学那片贫瘠的土地。
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时任青海省省长的宋秀岩在参加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崔永元的访谈节目时,推荐马复兴也去参加这个节目。节目中,崔永元问马复兴有什么愿望,马复兴说,下麻尔小学没有多媒体教室,还在用传统的板书方式上课,如果学校有多媒体设备,通过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节目播出后,政府和爱心人士给下麻尔小学装上了多媒体设备,老师们也配备了新的办公电脑。之后,各式各样的体育器材和新的教学设备源源不断地送到了下麻尔小学,马复兴就将多余的电脑和体育器材捐赠给其他的乡村学校。
装配新电脑的情形,让马复兴想起学校刚配电脑时,老师们争相学习的事情。上世纪90年代初,有位爱心人士给下麻尔小学捐赠了一台电脑,用于老师的学习和办公。当时几名老师都非常好奇,争抢着学习打字,其他老师很快就学会了,马复兴却花了很长的时间。由于没有双手,他学习起来很慢,所以经常在别人吃饭的时候去练习。
自出生以来,马复兴的生活半径几乎都在下麻尔村。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也让他走出了山村,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近十年来,下麻尔村的村民们不仅盖起了二层小楼,买上了小汽车,有的还在城里买了楼房,将子女送到城里更好的学校去上学。而马复兴当了一辈子人民教师,却没想过让自己的子女去更好的学校接受教育。
2012年,马复兴在妻子的劝说和爱心企业家的资助下,终于下定决心在西宁贷款买了一套房子,将子女送到了城里更好的学校。这是马复兴的生活半径首次出了下麻尔村,也是马复兴一辈子做的最“自私”的一件事情。
如今,马复兴搬进了城里,即将退休享受天伦之乐。面对无数媒体的采访,马复兴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感恩”。他说,感恩苦难,让他培养成了坚韧、顽强的性格,也感恩改革放开,让无数个乡村和学校变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