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位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速度不断加快,对小学学校的学生培养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教师就需要提高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从而提高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沟通艺术
沟通是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1]因此,班主任班级管理中需要加强沟通艺术,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保证小学班级管理质量,提高小学生综合素养。本文就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进行详细探究。
一、班主任转变班级管理方法
小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个性活跃,且经常带有叛逆的情绪,常与家长和教师发生激烈的争吵。[2]此种情况下,教师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需要注意沟通艺术,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实现对学生的管理。一般情况下,班主任转变班级管理方法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班主任需要转变自身的身份,以朋友的身份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从而拉近自身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小学生感觉到班主任对他的关心,主动改正自身坏毛病。另一方面,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让学生放下戒备心理,自愿与教师分享内心想法,从而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
二、对待学生需要严厉和慈祥相结合
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当小学生走进班级中最先接触的就是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对小学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3]首先,班主任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所以当班主任第一次与小学生见面时需要在小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严厉的形象,从而为今后的班级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其次,当小学生有了班级生活后,班主任需要时常与小学生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让小学生体会到慈祥的一面,从而减少管理过程中学生对抗等不良现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建立长效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
班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不应该急于求成,需要循序渐进,建立一个长效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做到赏罚分明,从而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4]一般情况下,建立长效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就要从以下方面展开:首先,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规章制度过程中可以借鉴一些其他班级的规章制度,保证学生管理评价形式多样化,从而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其次,班主任在制定班级管理制度过程中需要从一个长远的眼光去考虑,保证今后也能发挥作用。最后,在班级管理制度中需要引入一些奖励机制,用奖励激发学生遵守规章制度,从而保证班级管理质量。
四、管理中坚持以学生为主,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保证自己的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在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地位,从而保证班主任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小学班主任需要提升管理能力,在管理中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从而保证学生可以实现健康快乐地成长。例如,小学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当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不足时,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最近为什么在课堂上不举手发言了?难道是课堂问题太困难了吗?那我们怎样做才能促使学生举手发言呢?”然后学生一起进行商量,让学生提供相关意见,从而提高沟通质量。
五、班主任提高自身对管理工作的重视
要想保证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就需要班主任提高自身对管理工作的重视,在管理过程中对待学生要有一颗菩萨心肠,对小学生不正确的行为习惯需要多多督促,并勤到班级内走走,深入班级内部,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需求,根据学生内心需求调整班级管理方向,从而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要与学生家长勤沟通,向学生家长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与家长一同对学生进行管理,并对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多多使用语言鼓励,帮助其找到自信,从而实现良好的班级管理。
总而言之,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需要坚持以“学生为主”,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管理中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小学生,从而获得小学生认可,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慧君.淺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科教导刊,2014(17):59,107.
[2]杨秀英.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新课程(上旬),2015(1):196.
[3]刘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4):195-196.
[4]王德华.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中外交流,2016(27):105.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