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旸
摘 要:教学,应该是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在钻研“教法”之前,多站在所教学生的角度去试想对应的“学法”,以学定教。而了解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前概念,只有把握了前概念,并以此为基点,才能找到高效的教学方法,并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正如陶行知说:“教什么和怎么教,绝不是凭空可以规定的,它们都包含‘人的问题,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
关键词:前概念;对策;因势利导
教学中,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后反馈评价,教师都非常注重学生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但是,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早在他们走进教室前,头脑中已经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形成了一个概念——前概念。这些概念可能是正确但模糊的,也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是与科学完全相悖的。由于前概念是人脑经过长期积累和强化的,往往具有不规则性、广泛性和顽固性,表现出不易变通、不易纠正,因此,对教学影响非常大。无视、回避学生的前概念,或是否认后强行灌输新知不仅让学生难以接受,还会大大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基点,因势利导,使教学事半功倍。
针对不同种类的前概念,笔者认为应该采用不同的对策。
一、正确但浮于表面的前概念
这类前概念往往是“道听途说”的一些核心词汇。学生可能会说出某些概念词,但其实没有真正理解,无法用这些概念去解释具体的科学现象,无法与生活建立联系。这种情况下,一再追问、挖地三尺的对策往往可以帮助学生领悟。
一次公开课上,执教老师并未了解到一些学生听过“大气压”这个词,在演示吸盘和玻璃片托住一杯倒扣的水的环节中,学生都直接说“因为有大气压”,结果老师当场蒙了。可是事实是这位学生并未讲清,几番无进展的交流显示他也没有理解“气压”这个概念。如果当时教师能继续追问:什么是大气压,并让他具体解释吸盘和托水的原理,为什么里面不能有空气等;再通过破损吸盘、粗糙墙面的对比实验、吸盘的使用步骤等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就能明白:这些现象关键是有压强差。
二、偏差或片面的前概念
科学课不是单纯学习理论知识,教师更应以培养学生思维与能力、培养科学探究兴趣为目标。因此,我们有时应在肯定学生的基础上,找出这些前概念的来源,并在此基础上修修补补,鼓励他们进行思考、合作探究,从而自我完善。
1.先入为主的日常生活经验
问学生“声音是怎么产生的”,他们都会说出摩擦、碰撞、敲击、拨弹等产生声音,还能举出很多例子。这时,教师如果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各种声音,一起来验证自己的说法,就会发现每个说法都只能解释部分现象,没办法概括所有,加以推敲后就发现“摩擦”“碰撞”只是发声的各种操作手段。在观察并讨论“重影”“振动与声音同时出现”等现象后,学生恍然大悟:碰撞、摩擦等是外部原因,从发声物体本身的运动情况研究才是声音产生的本质,是碰撞、摩擦等引起的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
2.对词语的曲解
既然学生认为“放大镜”就是把东西“放大”,那么就让他们想想用放大镜看鸡腿,试试用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最终通过事实确定是把物体的图像放大。
3.科学用词混淆
振动与震动,融化、熔化、溶解等,可以结合偏旁部首,进行比较与区分。
4.达不到预期的实验效果
学生在习得液体、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后,觉得金属也会热胀冷缩,只要看看体积变化即可。但事实是,铜球的热胀冷缩用肉眼观察不明显,失败后再改进:将加热后的铜球再次尝试穿过刚才正好通过的圆环,入冷水冷却后再试,反复操作。
三、与事实不相符甚至相悖的前概念
这些前概念往往根深蒂固、不易瓦解,往往一不小心又如小草般“春风吹又生”。因此,教师唯有找到根源,帮助学生彻底推翻再重建。
1.旧有概念的局限、不扎实
学生常认为热水上方的“白气”就是水蒸气。追溯学生的学习历程,其实是对“如何区分三态”“烟是固态还是气态”“水蒸气看得见吗”“空气的成分是什么”等知识的遗忘或缺失。这时不如先不要急着教授新课,温故而知新,慢慢拾记。
2.进行不当的类比
磁铁可以吸引铁一类的金属,学生就认为它同样可以吸引铜和其他金属;西瓜籽、南瓜籽是植物的种子,葵花籽也是种子;还有把蜘蛛、蝎子如蚂蚁一样归为昆虫……這时,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观察与思考的时间,最终找到区分的标准,不仅让学生记忆深刻,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3.知识的负迁移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学生就认为种子的萌发也需要阳光。但是,反观各种事实以及实验结果情况:土壤下的种子、不见光的橱柜角落等,学生便可以清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鉴于第三类前概念的顽固性,如何做到“彻底”颠覆是需要教师反复思索与学习的。如果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有震撼的体验、彻底透彻的理解,是最好不过的,而且这些新的概念常常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总的来说,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前概念,因势利导、顺水推舟:让学生的思考深入化,或是用事实、用学生间思维的碰撞去理解概念,而任何的倒行逆施或拦腰截断都不可取。另外,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参考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与方法进行相机诱导。那些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书本的、客观理论性的前概念,教师要努力构建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并激发学生在课外或在书海中继续寻找答案;那些来源于自己或他人生活中的、主观经验性的前概念,教师要力求联系生活,并指导学生最终将所学应用到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徐春建.把学生的前概念作为教学的生长点[J].科学课,2013(1).
[2]周飞燕,李赛.生活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2013(2).
编辑 高 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