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方式具体化的方法,由思维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从而大脑的思维呈现出一种发散性的网状图像。”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形思维工具,能清晰的呈现思考的过程及知识间的联系,有效地改变学生的认知方式,契合化学学科综合性强的特点,在中考化学复习中恰当地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建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实现有效复习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化学 思维导图教学 知识网络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1-0071-02
初中化学学习时间紧、任务重、知识点多且细、杂而乱、零碎,对于初学者而言,兴致盎然,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有些力不从心,尤其到下学期进行中考综合复习时,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在脑海中杂乱无章,觉得每个知识点都懂,而又难以真正落实到笔尖,不能较好的辨别和建构概念和命题框架,只是死记硬背大量的事实与公式,长此以往,对初中化学所包含的概念、规律缺乏深入的了解,只是存有模糊的印象,所以在知识提取时表现出较大的难度,故应采取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复习效率。
初三阶段的学生已经对听课呈现疲倦状态,面对中考压力,每天只是枯燥的做题,毫无乐趣可言,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在复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模式,有效地利用其图文并重的优势,将让学生感到枯燥的化学公式,概念等知识,通过形象的图象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既提升了层次性,又强化了知识的整体性,把不同知识点,运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就能将学生掌握的知识与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便于学生记忆、掌握。同时,在绘制过程中,以每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思维导图的使用对中考化学复习有很大的帮助,那么怎样实施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才会比较有效呢?经过实践研究,笔者得出了以下一些经验,以中学化学《酸和碱》的复习为例,进行说明。
1 根据课程标准对思维导图的内容进行构思,深化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教师要想更好地利用思维导图,首先要学会绘制每个课题、每个单元的思维导图,针对中考复习阶段,要仔细研读《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说明》的内容,对中考重点、难点以及热点问题有一个整体的把控,有的放矢的落实每一个复习目标。于教师而言,收获颇丰。首先,熟悉并落实每一个知识点,才能绘制完整的思维导图,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对知识框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更需要把知识的每一个细节落实到实处;其次,在整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过程中,能开阔思路,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复习方法,走出“满堂灌”“一言堂”的枯燥模式,开阔教学思路,找到更多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的好方法,让教学设计更加符合真实的教学。
2 向学生布置作业,根据学生现有知识储备尽可能的繪制有关《酸和碱》的思维导图
课前,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知识简单绘制《酸和碱》综合内容的思维导图。由于学生学习成绩存在差异,故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优等生尽可能丰富自己的思维导图,掌握的知识点多,包含知识的中心点就多,每个中心点又能联想到其他的关节点,最终形成的思维导图是网状的发散结构。这一过程,属于学生的课前自主性的一次复习。对于学困生而言,对每个课题的知识掌握不多,又何以要求将所有知识形成系统呢?所以他们只需绘制他们所熟悉的一个知识点即可,笔者认为,学困生只要对这一个知识点掌握通透,彻底理解比对所有知识都一知半解、甚至去抄袭其他同学的思维导图更富于实际意义。
3 批改学生的思维导图,找出学生可能存在的知识性错误,并对学生对《酸和碱》知识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初步的掌控
学生将课前绘制的思维导图上交,教师进行批阅,逐个指导。一是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二则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酸和碱》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对后续教学设计中习题的挑选做出正确的选择;三是能够检查学生是否存在一些知识性的错误,对知识的理解是否存在偏差和误区。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修改。形成二次复习。
4 课堂上通过精选习题导入思维导图中心点,以板书形式构建思维导图,学生对自己的思维导图进行补充
通过前三步的落实,教师能够有的放矢的编写教学设计,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精选例题与习题。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一步一解析,涉及到的知识点及时以板书的形式落实在黑板上,并用不同颜色将各中心点(知识点)区分,一方面将知识形成系统,不致于将所有知识汇总后感到眼花缭乱,产生视觉疲劳;另一方面,运用不同颜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在枯燥的中考复习阶段给学生注入一点青春活力。这就是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构建思维导图的过程,最终呈现《酸和碱》的全部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同时学生对照教师的思维导图补充自己的内容,属于三次复习。
5 展示学生们的思维导图成品,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的思维比起教师的,肯定是更为多向的,会更符合学生自己的学习实际和贴近他们的思维发展区,所以,教师应该注意收集学生的思维导图作品进行展示。收集过程中,你会发现更多孩子不为人知的一面,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思维方面的独特想法,对于学生的指导教学尤其是学困生教学会提供更有利、更直观的素材。
另外,每名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模式不尽相同,但主要知识一致,并且形成庞大的知识网络,由于是自己一步一步亲自绘制而成,并不觉得凌乱,相反学生会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原来复习课也可以生动活泼,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复习模式。endprint
再次,教师虽然对知识的整体把握较好,但是相比起来思维会单一,所以思维导图的设计形式并不会有太大的不同或创新,所以通过学生作品的收集和整理,发现新的设计思路,以此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思维导图,让最终的成果既能凸显知识之间严密的逻辑关系,又能被学生所喜欢,更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发挥他们学习的主体性,实实在在的提高复习效率,提升学习效果。
在初中化学复习的阶段,有效地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很形象地展示学习过程,以便于学生理解,使其更好地掌握知识。思维导图能利用关键词、思维等方式,对复习内容进行标注和连接,具有有数、有序、可视及有类等特性,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重点复习内容,同时思维导图还能不断补充、完善复习内容,因此,思维导图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复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增加学生复习的乐趣和充实感,从而,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有其独特的意义。从学生角度来看,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和视角,绘制思维导图进行复习,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总结知识结构不拘泥于某一形式,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爱好描绘不同的图形,运用不同的颜色,为枯燥的复习课,增添一笔亮丽的色彩,增加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教师角度来看,绘制思维导图,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了知识点,通过作业可以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上,与同学们的二次绘制,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相比一般复习法,思维导图复习的成效更为显著。
强大的理论支撑起思维导图在化学复习中的应用,但如何有效运用,是重中之重,不能成为“花瓶”,要真正运用到实际中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思路和方法,形成习惯,久而久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中考綜合复习应制定严密的复习计划,从单元复习到专项复习,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坚持下来,每名学生都构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知识系统,形成知识网络,面对不同题型能够轻松提取相应知识进行解题。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中酸碱盐的学习,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知识点较多而且比较零散不易记忆,使用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运用到酸碱盐的教学中,可以把零乱的信息组成信息块,了解其之间的联系,便于记忆。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和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将复杂的知识形象化,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和复习的信心,调动学生对化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构建自身更加结构化、条理化和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效率,因此,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和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有效地运用这一模式。
参考文献:
[1] 马晓敏.初中化学基础概念知识网络构建——思维导图在教学和学习中的使用[J].赤子,2015.
[2] 唐忠民.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2.
[3] 付晨.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三化学酸碱盐的教学设计[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 张丽.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运用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5] 姚红林.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数理化学习,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