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华彪
摘要:新课程标准下的各种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与学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目标,合理运用问题导学法,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本文对问题导学教学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开展初中语文阅读问题导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导学
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提升学生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方法,也可以运用于其他学科的教学中。为了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教师要重视采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概述
问题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要想上好一节初中语文课,教师必须经过备课、预学、讨论、反思等环节。第一,备课环节,即教师提前备好课,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精心制作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稿;第二,预学环节,即教师让学生利用制作的导学稿展开自主预学,时间通常在15分钟左右,让学生在理解文章含义的基础上,试着回答导学稿中的问题;第三,讨论环节,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由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由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第四,反思环节,即在听取学生回答后,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补充与解答,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指导学生进行反思。
二、开展初中语文阅读问题导学的策略
1.“问”——合理提出问题
问题导学中的“问”,是指围绕《新课程标准》和实际教学目标进行提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规律,从浅至深,按照整體—局部—整体的过程,保证各个环节之间的连贯。如在教学《我的老师》时,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准确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①文章中主要讲述了作者与教师之间的哪些事情?②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章中教师的为人?③请你们试着分析作者在文章中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样层层递进的问题,能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事件是课文脉络与人物活动的体现,能够展现出文章中人物的性格,作者主要想借助人物的性格抒发自身的情感。这三个问题分别代表着事件、人物和情感,虽然看似相互独立,但三个问题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2.“导”——适时点拨引导
问题导学中的“导”,顾名思义就是点拨、引导的意思,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该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合理地创设情境,适当地引导学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确保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获得知识。如在教学《变色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展舞台表演,分别扮演课文中的各种角色,从而直观地展现出人物形象。通过开展舞台表演,学生能够充分了解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并且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人物形象。
3.“学”——自主合作学习
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中,通过“问”与“导”之后,就进入了教学的最终目的“学”。《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能力,凸显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使得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还应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思维、思想和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此外,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学习交流,与语文课文进行对话,充分感受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才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问题导学的重要性,将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向国淑.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设置技巧[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
[2]柴超.浅谈“问题导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27).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