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丽 杨吉生 陈少志
摘 要 针对应用型本科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相脱节问题,借鉴敏捷制造经验,将高等教育系统视为一个生产人才的制造系统,将学科视为企业,课程相当于虚拟组织中的核心资源,根据需求变化,对专业采取敏捷性调整与优化方式。其关键要素是提高创造知识、整合课程、选择教师的敏捷度。据此,需要构建“校-分院”的矩阵式组织结构,打造“多面手”高素质教师团队,统一教研与科研平台,强化高校信息化管理。
关键词 敏捷性;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学科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23-0037-04
一、问题提出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应和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的技术实践需求的教育,重点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1]。应用型本科院校要求学生所学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高度融通性,因此社会需求是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调整与优化的根本性原因[2]。以往政府指令性的专业目录调整造成专业与产业的脱节、专业趋同、专业无特色等突出问题,直接导致毕业生结构性失业[3]。2010年,教育部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工作重点》中指出:“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改革专业管理办法,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目前,多数高校的专业设置或调整时,依据“需求变化—专业调整—课程”路径,本质上仍然属于专业规定课程的方式[4]。带来的弊端是:第一,专业调整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节奏;第二,跨学科、跨院系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困难很大。本文将制造业的敏捷性概念引入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明晰学科和专业关系,将学科视为企业,课程相当于虚拟组织中的核心资源,通过动态联盟形式形成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研究应用型本科专业调整与优化的逻辑基础及理论框架,构建基于敏捷性的专业调整与优化方式及运作机制。
二、理论逻辑基础及研究框架
(一)理论逻辑基础:学科与专业的关系
学科和专业在大学里是不同性质的事务,二者的逻辑基础、划分依据、发展目标、形成要素都有很大差异。学科是以知识的发现、整合、传递和应用为使命,是一种知识的分类体系,是大学的本体性的代表。专业是不同课程的组合,是对应于社会职业的分类,它一定会对应到社会某一个行业、职业,它是大学的工具性的代表[5]。学科的发展以增进知识、不断地发现和创新新知识为目标,专业建设以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人才为目标。学科是大学的组织,专业不是组织,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一种方式。课程由学科中产生,专业是课程的组成,一个专业可由数十门课程组成,这些课程来自于一个或不同学科,课程是联系学科和专业的桥梁。学科和专业相比,学科更具稳定性、实体性;专业对接社会需求应该更具灵活性、虚拟性。从知识层面看,学科是集知识创造、知识存储为一体的知识库,通过知识创造,完成知识存量的增加与知识更新的使命;课程是知识的载体,专业通过知识的输出与运用达到培养岗位要求人才的目标。
(二)研究框架:基于敏捷性的专业调整与优化
要想提高专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融合度,从知识视角看,必须满足:第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保障“知识创造—知识存储—知识输出”良性循环。没有学科支撑的专业必然会是陈旧的、肤浅的。第二,就业需求快速变化情况下,专业必须具备一定灵活性,并且跟上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节奏。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约束下,专业调整与优化必须具有敏捷性[6]。
敏捷制造的实质是企业响应市场变化而快速组织资源的一种组织模式。以信息为基础,通过契约连接,将各个企业核心资源整合到一个虚拟企业中,运用动态联盟方式,快速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敏捷性能使企业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更低的成本和更优质的服务来赢得市场竞争。高校教育系统与生产制造系统非常类似,高校教育体系中,输入知识,输出的是人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愈发呈现多样性、变化性特征,因此敏捷性专业调整与优化是适应人才需求的有效途径。
如图1所示,借用敏捷制造理念,将高等教育系统视为一个生产人才的制造系统,学科相当于参与提供核心资源的企业,专业类似于由课程构建的虚拟组织。高校由众多学科构成,也就相当于具有差异优势的企业集团。专业调整要根据经济社会需求变化,到学科中整合课程或者课程群。这种构建专业方式是一种动态联盟,具有动态性、优势互补性及开放性特征。
三、构建敏捷化的专业调整与优化方式
在图1中,当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宏观環境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对人才需求变化、外在知识体系中的冲击、自身系统循环的响应信息等因素发生变化时,带来生产系统敏捷性调整。利用教师、实验室、实验设备等学术资源,在学科平台中进行知识创造,将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成果统一到课程中,形成专业发展需要的新课程。岗位需求等外界因素是促使专业调整与优化的动因,简单地讲,专业调整与优化过程是向前道工序学科“索要”课程并重新组合的过程。
(一)需求导向下敏捷性的专业调整与优化方式选择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变化情况,对专业进行调整与优化。如表1所示,当市场对某类人才需求规模不够大,但需求量及岗位对知识、技能要求比较稳定时,运用学科资源创造知识满足市场需求,在时间和成本上具有可行性,可以采取上文所述的组合课程或敏捷性创造知识的方式进行专业调整或优化;当市场需求量不大,而且预测未来需求量波动较大时,创造知识需要一定周期,难以跟上需求变化速度,这时可以通过技能培养包方式对专业进行优化。所谓技能培养包就是在现有知识、课程存量来不及变化情况下,柔性组合课程响应需求变化的课程包。比如旅游管理岗位需要同时懂计算机应用、茶艺、插花及酒店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这时可以将计算机应用、茶文化、茶艺表演、插花技能等课程打包到一起,有针对性地进行授课,补充原有课程设置的不足。这个技能包内课程门数不固定,根据市场需求灵活组合。对于非跨学科调整的专业,除了可以采用柔性技能培养包外,也可以对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强化学生某项技能,如市场营销岗位需要懂市场营销知识的、也要了解网络营销策划知识的学生,这时可以将原有营销学课程内容进行调整,将网络营销策划内容作为教学重点。另外,应对短期波动,需要学科建设上加强预测,把握变化动态,将最新研究成果融入到原有课程中。endprint
当市场对某类人才需求量很大且稳定,进行敏捷性专业调整与优化时间、资源等条件相对容易获取,因此无论是跨学科还是学科内都可以采用敏捷方式进行知识创造及形成新课程。当市场对某类人才需求量很大,但是这类岗位会随着市场波动,具有不稳定性,属于短期需求量大的岗位,这就需要做好学科发展方向及职业发展需求预测,做好知识创新及储备工作。短期应对方式应采取技能培养包及课程组合方式。
(二)敏捷化的专业调整与优化关键要素分析
专业调整与优化的敏捷度决定于创造知识、整合课程、选择教师的敏捷性。
创造知识的敏捷性。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越发呈现复合型特征,知识的创造是敏捷性专业调整与优化必须面对的课题。通过知识的创造,往专业调整体系中源源不断地输入原材料。这就要求能够快速整合校内外不同学科学术资源构建指向性非常明确的科研团队,并能够将科研成果融合到课程中,形成新课程或更新原有课程内容,敏捷性专业调整与优化对知识创新速度和质量要求很高,做好知识原材料开发与储备是提高敏捷度的长期性工作。
整合课程的敏捷性。这里所说的整合是指学科内外专业的融合及组合,与前道工序的学科建设密切相关。课程整合如同做食物,要想食物可口,必须到超市里选择合适的食材,学科如同经营超市,超市货物种类、花色等要有特色、充足且新鲜,才能吸引住消费者,然后根据个人口味“点餐式”选取到合适的食材。通过构建课程调整机制完成课程内容整合工作。学科建设是课程整合的前提及基础。
选择教师的敏捷性。提高专业调整与优化的敏捷性,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师教科研能力、课程建设能力及授课能力都应能够适应学科、课程变化的要求。教师不仅能做科学研究,还能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内容,将教研与科研统一到课程建设里。教师需要向复合型知识结构方向努力,为跨学科知识创造、传授做好能力储备。比如汽车营销专业,需要懂机械、汽车构成等相关知识的教师,研究营销理论,丰富汽车营销的课程内容,并能够传授给学生,满足汽车营销岗位对人才的需要。
四、专业调整与优化运作机制
(一)构建“校—分院”的矩阵式组织结构
为了保证知识创造、课程建设、专业调整与优化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高校内部组织结构要进行调整。减少管理层,缩短信息上下、内外传递路径,消除横向信息传递隔阂,加大横向部门的合作。如图2所示,成立专门的专业管理委员会,构建“校—分院”的二级矩阵制组织结构。专业管理委员会是常设校级组织,除了固定委员外,其他人员是根据学科、专业发展需要,从校学科办、招生就业处、师资处、财务处、教务处、科研处等各个职能部门及分院临时组成,保障组织运行灵活性。管理重心在于知识创造及学科建设,专业构建相对学科,要去实体化,运行更灵活。各个学科形成动态联盟,在联盟中构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个专业。做好跨学院、跨学科的课程整合工作,完成专业的衍生工作。
(二)打造“多面手”高素质教师团队
敏捷性要求教师具有创造性思维,要在善变中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知识、服务的需要。培养敏捷性教师是打造敏捷性专业调整机制最为核心的要素。实施敏捷调整专业过程中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从一般教书匠向敏捷型教师转变,使教师变成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使用知识为一体的“多面手”。加强教师培训体系的改造和完善,终生学习理念必须贯彻到基层学术组织中;构建知识的“创造—传授—使用”全过程教师评价体系,引导教师向“多面手”方向发展;发挥高职称、高学历教师传帮带作用,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做好优秀人才引进工作,及时补充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师资力量。
(三)统一教研与科研平台
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人才目标指引下,教研与科研不应该是割裂的[7]。要完成敏捷化调整与优化专业的任务,教研与科研的目标必须一致,保证知识创造与专业构建协调发展跟上岗位需要,应用型本科高校打造教科研统一平台,在学科建设导向下,将所有学术资源引导到一个平台上,使学科成果真正为专业建设服务、为本科教学服务。将现有课程进行整理,按照学科归属进行分类,课程、研究内容、教师教科研内容在一个学科内基本一致,在学科内能够迅速地整合优势资源,敏捷性地调整专业。
(四)强化高校信息化管理
快速跟踪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实现管理信息的敏捷传递,建立教师、用人单位、部门间、高校间的合作系统,保障信息传递顺畅有效。加强信息技术在高校的使用,最重要的是建立起信息管理体系,高度重视校企合作,拓展信息获取渠道,研究制订高校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方案。建立畅通的高校信息网,不同学科间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同时逐步将不同分院和学科有关资源情况、实验设备能力等信息上网,在“竞合/协同”的前提下跨学科、跨学校选择合作伙伴,利用信息技术持续不断地为用人单位提供具备不同知识和技能的学生信息。
五、结论与探讨
利用动态联盟方式调整与优化学科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响应社会经济快速变化的一种方法,也是一种整合学术资源的组织模式。要做到专业调整与优化的敏捷性,首次要打破传统观念,重新认识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将学科实体化,专业向虚拟化方向发展。其次要保障专业发展,必须依赖学科建设,必须使“知识创造—知识整合—知识输出”链条在开放的环境系统中良性循环。最后,高校专业调整与优化要想达到敏捷效果,必须保证知识创造、课程整合、教师选择的敏捷性。构建“校—分院”的矩陣式组织结构、打造“多面手”的高素质教师团队、统一教研与科研平台、强化高校信息化管理为敏捷性专业调整与优化实施提供保障条件。需要指出的是,岗位需求与专业调整的时滞性、专业调整与学科建设时滞性问题是实施敏捷性专业调整的关键问题,实践中需要有力措施作为保障,后续实践者可以展开深入研究。
参 考 文 献
[1]潘懋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endprint
[2]尤偉,颜晓红,陈鹤鸣.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与调整机制变迁[J].江苏高教,2015(5):68-71.
[3]吴琴.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设置及调整机制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0):82-83.
[4]常思亮.大学专业与课程关系的两种模式解析[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2.
[5]叶飞帆.敏捷高等教育初探--基于学科与专业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1(12):28-33.
[6][7]魏小琳.基于敏捷性的本科专业设置机制建设与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52-53.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isconnection between applied undergraduate specialty and change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needs, learning the experience of agility manufacturing,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o regard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as a manufacturing system to produce personnel, regard discipline as the enterprise, take curricula as the core resources of virtual organization, and adopt the agility way to adjust and optimize the specialty based on the change of needs. The key factors are the agility of improving creating knowledge, integrating course and selecting teacher. Based on this,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school-sub-school" matrix organization structure, build "generalists" high-quality teacher team, unify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latform, and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agility; appli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pecialty construction; discipline
Author Li Wenli, associate professor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52); Yang Jisheng, professor of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Chen Shaozhi, Jilin Teachers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