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战争与民众教育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简论

2018-01-13 10:14成永亮
关键词:根据地抗日抗战

成永亮

(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政史系, 山西 晋中 030600)

1937年7月, 全面抗战爆发, 同年9月, 贺龙率领八路军120师主力进入山西, 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在根据地之后的建设过程中, 将文化教育作为重要一环不断推进, 特别是针对乡间民众的社会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前, 学界关于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社会教育方面的研究, 多数将其作为战时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一个侧面粗略提及, 而针对某一敌后抗日根据地在此方面的单项研究成果不多。 本文在查阅文献、 档案的基础上, 通过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兴起原因的分析, 开展情况的概述和成效影响的阐释, 以期进一步深化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

1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兴起的原因

1.1 进行抗战教育的时代要求

从“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 国内爱国民主人士陶行知、 李公朴等鉴于民族危机不断加剧的时局, 相继发表《全面抗战与教育》 《抗战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等文章以宣传抗战教育。 全面抗战爆发后的1937年8月, 中共中央通过《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针对战时教育政策, 明确提出:“改变旧有之教育制度和课程, 推行新的制度和课程, 为抗日救国服务。”[1]1938年4月, 陕甘宁边区国防教育大会召开, 毛泽东指出:“我等要全力抗战, 教育也要服从于抗战之需要, 这就叫做抗战教育。”[2]136在各界爱国人士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 国民政府于1938年4月颁布并实施《战时教育实施方案纲要》。 至此, 全国上下兴起抗战教育浪潮。 同年10月, 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代表党中央作《论新阶段》的报告, 并重申“实行抗战教育, 一切文化教育为抗战服务。 要进行广泛的民众教育, 开办民众补习学校, 开展识字教育、 文体活动, 创办通俗报纸, 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3]53。 这样, 为抗战服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指导思想, 开展乡村社会教育成为重要举措。 与党中央隔河相望的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自然更易受到抗战教育热潮的影响, 较早开展社会教育亦属必然。

1.2 乡村文化贫瘠与全民族抗战的矛盾

晋西北处于山区, 交通不便, 人民贫苦, 再加上战乱匪患的侵害, 读书识字之人凤毛麟角, 目不识丁者十之八九。 “如保德文盲率为83%, 而临县则高达95%。”[4]185民众文化素质极低的实际状况同驱逐日寇、 赢得独立的现实要求完全脱节, 并带来很多不利:①长期的封闭愚昧和宿命论的影响, 使许多民众对敌人的压迫依然逆来顺受, 无法理解抗战使命, 更谈不上毁家纾难, 支持抗战; ②一些乡村干部不识字, 既不能读书看报, 也无法理解上级发文, 致使一些政策、 法令在宣传、 贯彻和落实过程中大打折扣; 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的部分工作人员不善经营、 不懂财会, 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影响了抗战经费的筹措; ④根据地军事组织在全是文盲的村庄中无法传递情报, 而汉奸、 特务则利用民兵、 儿童团多数不识字这一情况, 造假“路条”蒙混过关, 造成了根据地安全隐患。 要使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尽快走出不利处境, 开展社会教育, 提高民众文化素质无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乡村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要想在严峻的敌后抗日环境中发展壮大, 必须强化对乡村基层政权的领导, 以此来应对时局。 而抗战初期的晋西北地区, 虽然共产党抗日政权已经建立, 但要真正确立党对农村政权的领导还有一些阻力和问题。 ①原先维系乡村政治基础的地主乡绅, 在抗日政权建立后虽然退出了乡村基层政权, 但农村封建权威尚存, 民众认可的乡村领袖依然是“有钱有势、 年高望重”之人, 而不是新出现的“农民积极分子”; ②一些“农民积极分子”在新政权的支持下, 对分配地主土地和浮财尤为热衷, 但受其自身文化素质低下和乡村旧政权办事人员工作作风的影响, 使其在领会上级精神和政策上不够全面准确, 在落实和推进具体工作中往往采取简单粗暴、 强迫命令的做法, 致使民众对抗日政府的一些法令不理解, 对新生的根据地政权有疑虑。 为此, 只有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 对民众进行宣传引导, 使其形成正确认识, 拥护新生政权, 才能达到真正领导乡村政权之目的。

2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开展过程

2.1 1937-1939年的初步兴起阶段

八路军120师初入晋西北后, 在“牺盟会”和“动委会”的大力协助下, 在所辖各县采取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 广泛宣传抗战形势和抗日主张: ①适应战局提出和宣传抗战口号来激发民众抗战意识。 “爱国学生组成战地服务团, 在兴县各地张贴、 散发‘民族革命战争’ ‘武装民众、 保卫山西’ ‘宁在山西牺牲, 不到他乡流亡’ 等抗日标语和传单, 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 形成强烈的社会共鸣。”[5]419②成立各种抗日救国剧社, 排演节目启发民众的民族意识。 “兴县牺盟会‘狮吼剧社’在全县村镇巡演, 牺盟会岢岚中心区的流动宣传队, 深入晋西北五县进行文艺演出, 《八百壮士》 《保卫卢沟桥》 《守土抗战》等抗日剧目深入人心。”[6]③创办各级抗战报刊, 引导舆论、 唤醒民众。 “临县、 保德、 五寨、 河曲、 岢岚、 偏关、 岚县、 神池、 静乐各县动委会分别创办《红旗》 《自卫》 《动员》 《雪耻》 《战斗》 《怒吼》 《岚动》 《火花》 《战潮》等报刊, 进行宣传报道影响民众参加抗战。”[7]66④开辟专门场所集中进行救亡教育。 “晋西北岢岚、 五寨、 偏关等地的牺盟会集中民众于‘救亡室’ ‘民革室’等场所, 对其进行抗战政治、 对敌斗争、 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8]75⑤利用民间庙会或群众集会进行抗战宣讲。 “战动总会组织歌咏队、 讲演团利用庙会、 市集和群众大会进行鼓动宣传。”[7]67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教育, 晋西北人民开始了解民族危亡和战争的形势, 也开始明确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亡主张, 提高了民众的思想觉悟, 掀起了全民抗日的热潮, 并为进一步开展深入持久的社会教育和抗战动员奠定了基础。

2.2 1940-1945年的深入发展阶段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领导军民粉碎“晋西事变”后, 于1940年1月成立了晋西北行政公署(以下简称行署), 为抗日民主政权赢得了相对独立的发展空间, 也为其社会教育的大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机遇。 1940年3月, 行署颁布教育纲领, 明确提出“开展社会教育和乡村文化娱乐活动, 扫除文盲, 破除迷信, 讲究卫生, 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和政治觉悟, 调剂人民生活, 启发大众的抗战和生活热忱”[4]239。 1940年9 月, 行署二次行政会议召开, 就如何开展社会教育提出具体要求:“在行政村、 各机关部队和小学所在村设立冬学, 每个区必须办成模范冬学一座。”[9]99这样以冬学运动为主的社会教育在晋西北大幅展开。 据不完全统计, “1940年, 兴办冬学1 619个, 参加者35 079人。 仅临南县的冬学就有388个, 参加者18 024人。”[10]2261941年的冬学成效又好于去年, “共创办冬学1 667个, 仅15岁以上35岁以下的学员就有38 636 人”[11]。 即便根据地经历困难时期, 仍然在巩固和建设根据地的过程中持续推进冬学运动。 “到1944年晋西北创办冬学2 281个, 学员人数达132 820人。”[12]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在推进冬学运动的同时, 还采取其他社会教育形式进行补充和强化。 早在 1941年5月, 行署为进一步推动晋西北社会教育的全面发展, 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 出台了《社会教育组织暂行条例》, 规定了“大众补习学校、 民众教育馆、 民革室、 识字班、 读报组、 剧团、 冬学等社教组织的实施办法、 学习内容及时间”[4]64。 同年, 行署又公布《1941年度地方教育工作计划大纲》, 要求“建立健全各级社会教育委员会和民革室, 充实大众补习学校, 组织民众参加识字班, 并在兴县、 临县、 临南、 离石、 文水、 静乐、 保德、 河曲八县先行成立民教馆各一座以加快教育大众化”[4]70。 这样, 由行署教育部门统一领导, 各级教育委员会统筹安排, 民革室负责综合实施, 多样化社教形式协同发力, 对民众进行政治思想、 科学文化、 知识技能教育的社教新格局形成。 据1941年行署对部分县区社教组织的统计, “其中十个县共建有民革室28个, 大众补习学校36所, 七个县共组织民众剧团32个, 六个县共有识字班394个, 识字组154个[13]。 在社教工作推进的过程中, 兼具教育、 娱乐、 服务功能且更加便民的社教组织——民众教育馆, 值得关注。 “兴县和临县的民教馆办黑板报、 读报组、 识字班和算盘学校, 设立代笔问事处, 给群众代写契约书信, 并组织文化娱乐活动。

3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社会教育的成效

3.1 民众的抗战斗志日益高涨

面对当时严峻的战争形势,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在社会教育中, 尤其注重对民众的战时政治教育, 以唤醒民众的民族意识。 抗战初, 各地民革室就组织大众补习学校、 读报组对民众进行战时政治宣讲, 使其尽快投入抗战之中, 随着持久抗战的展开, 对于此项工作更是不断强化。 在“1941年冬学运动中, 行署统一将‘抗战必胜’ ‘保家乡’ ‘锄奸’等抗战政治编入教材, 加强群众的政治教育。 同时, 开展时事讨论、 演讲辩论、 抗战形势宣讲、 出抗日墙报、 唱抗战歌曲、 演爱国剧目等活动, 向民众灌输爱国救亡思想, 一些诸如‘民族、 国家至上’ ‘抗战高于一切’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不做汉奸顺民’ ‘持久抗战’ ‘抗战到底’等政治术语或词汇被广大民众所理解和掌握”[15]。 民众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 又转化为誓死不作亡国奴的实际行动, 粉碎了敌人的奴化企图, 激发了民众抗战斗志。 “日伪选某士绅充当伪编村长, 他断然拒绝说:‘我决不去当这个日本人的村长, 不想到快入土了, 还被人们骂作汉奸, 后辈儿孙也直不起腰来, 性命可以不要, 但民族气节不能丢!’当晚喝大烟自杀了。”[16]

3.2 社会风气良好发展

针对晋西北地区封建迷信思想盛行的实际情况, 根据地党和政府在社会教育中, 采取有效措施, 不断提升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 将自然常识和医卫知识编入冬学课本, 在识字教学中解答民众对自然现象的疑惑, 并使其懂得基本的卫生常识。 为了进一步铲除滋生封建迷信思想的土壤, 还在社会教育中对“巫婆” “神棍”进行改造, 使其坦白骗人勾当, 投入新的生活。 “河曲樊家沟村有48个神婆, 装神弄鬼, 欺骗群众, 经过冬学教育后全部毁掉神像, 从事生产, 自食其力。”[17]封建迷信思想下自然衍生社会陋习, 为了激发社会活力, 稳定社会秩序, 根据地党和政府在推进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对不事生产的“家庭妇女”和不务正业的“二流子”也进行了改造。 通过动员妇女参加识字班、 读报组、 冬学等, 使其获得了知识, 掌握了技能, 提高了觉悟, 走出家庭, 走向社会, 为抗日救国和根据地建设贡献力量。 “神池县师家庄妇女走出家门上冬学, 为了专心上课, 开始摆脱传统束缚, 大胆要求她们的婆婆照看孩子。”[12]“兴县妇女胡凤英在冬学中很快成长为织纺英雄, 并用一个月的时间教会20个妇女织布; 模范妇女刘滑鱼花3 000元买织布机子, 教会八个妇女织布; 曹家坡妇女刘早起推动全村妇女学织布, 随处都能听到纺织声。”[18]而原来的“二流子”被教育改造后, 不仅不再是政府的负担, 还为社会创造财富。 “岚县等七县区原有6 803个二流子, 经过冬学教育后, 有近70%被成功改造, 积极参加生产劳动, 踊跃交纳公粮。”[19]153

3.3 军事储备得到保障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要想在敌人疯狂扫荡下巩固、 发展、 壮大, 并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必须有强大而持续的人力、 物力、 财力的保障。 为此, 根据地党和政府依托社会教育这一有力手段, 对民众进行农业军事知识技能传授。 针对农业生产, 在组织群众的基础上, 还注意交给群众生产技能, 比如, “将如何栽培和收获棉花的方法用黑板报的方式向农民传授, 还在民教馆把织毛衣的方法教给一些农村妇女”[12]。 掌握新农技的民众, 积极投入大生产运动, 提高了农业产量, 充实了抗战物资储备。 “1944年晋西北一年就开垦荒地75万亩, 细粮增产16万石有余, 种植棉花达15.3万亩。”[21]330而对于民众武装, 则注意平时的军事常识的传授和军事技能的训练。 根据地教育部门将有关游击战、 防奸、 自卫等军事常识纳入冬学课程, 期间还组织民众进行一些常规军事技能训练, 使其提高了逃生自救和对敌斗争的能力, 使敌人扫荡遭受很大阻力。 “1944年8月兴县固贤村对民兵进行了以爆炸、 射击、 扔手榴弹和站岗放哨为主要内容的军事训练。”[22]同年“5月到7月, 静乐县先后办三期民兵爆炸训练班, 训练民兵47人”[23]。 在发展农业生产和提高军事技能的同时, 不失时机地强化对民众支援抗战的教育, 使战力储备具有持续动员的效力。 比如, “在冬学、 民校授课中结合战时动员工作, 开展识字教育。 在收公粮和征兵时, 教‘交公粮光荣’ ‘参军光荣’等生字, 最后连年过半百的老大娘也认识到:‘打日本, 人人要出力’”[24]。 这就使民众在获得新知识的同时, 明白抗日救国的道理, 自觉承担起历史使命, 积极参加这场民族自卫战争。 “抗战八年, 仅晋西北的吕梁山区就给八路军主力部队输送兵力3.4万余名, 而参加游击队和民兵, 参与送情报、 运物资、 抬担架、 查奸细、 除汉奸、 救伤员的民众, 则更是不计其数。 仅从1940年到1945年, 吕梁人民共向政府缴纳公粮675万斤, 即便是在极端困难的1942年, 依然竭尽全力支持军队。”[21]385

3.4 乡村新政权得到了巩固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巩固, 需要一批文化和能力兼备的基层干部。 而在革命战争年代刚刚成长起来的农民干部由于文化素质低, 很难理解和落实党的抗战政策。 为此, 对他们的教育更重要, 也更迫切。 晋西北行署发布的冬学指示中明确提出:“创办冬学时要将农村干部和劳动模范等作为首要教育对象, 并使其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5]162据1944年兴县冬学统计, “当年共培养和提拔干部193名”[25]170。 通过教育, 他们的文化水平和相关技能大为提高, 在自身正确认识形成的基础上, 向广大群众传达党的方针、 政策, 使其明白革命道理, 理解抗战政策, 推动各项工作, 巩固基层政权。 如“神池农民群众认为新政权靠不住, 自认为贫穷是命, 又怕地主报复, 减租工作迟迟不能推动。 冬学期间村干部组织群众大讨论, 使大家认识到:贫穷是地主老财剥削造成的, 共产党和八路军是穷人的主心骨, 是有本事帮助穷人翻身发财的”[26]。 在基层干部的宣传教育和模范带头下, 消除了群众对党的一些政策的误解和对新政权的疑虑。 这样, 民众在良性互动中获得了实惠, 认识到新政权的优越性, 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根据地的建设当中, 同时, 党的权威在群众中得以树立, 党的领导在基层得以确立。 就连游击区和沦陷区的民众也受到感染, 心向新政权。

4 结 语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党和政府在战争环境中, 从当地有限的条件出发, 注重与抗战政治、 普及文化、 发展生产、 社会改良和民众动员相结合, 以运动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 虽然在推进过程中存在诸如资金短缺、 管理粗放、 师资不够等问题, 但就当时情况而言, 已经尽到了最大的努力, 发挥了极大的效力。 通过广泛的社会教育, 提高了广大民众的政治觉悟、 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 培养了一批适应战时需要的农民干部, 并在其团结带领下, 农民消除疑虑、 转变思想、 积极生产、 武装自卫、 参军参战、 支援前线。 这样, 党政军民关系进一步密切, 根据地得以巩固、 发展、 壮大, 战争持续动员能力得以大幅提升, 最终实现了党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整合和对基层政权的绝对领导, 保障了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 并为建国后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亦为当下中西部落后地区农村教育的改善提供了历史借鉴。

[1]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N]. 解放周刊, 1937-09-13.

[2] 皇甫束玉, 宋荐戈, 龚守静. 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纪事[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9.

[3] 毛泽东. 论新阶段[M]. 平山: 华北新华书店出版社, 1948.

[4] 杜心源. 民国29年度教育工作总结[C]∥山西省教育史晋绥边区编写组,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史志办公室. 晋绥革命根据地教育史资料选编(一). 太原: 内部资料, 1987.

[5]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历史资料选编[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6.

[6] 杜怀清. 抗战时期牺盟会和决死队的宣传工作研究[D].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 2015.

[7]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 战动总会简史[M]. 北京: 文津出版社, 1993.

[8] 岢岚县教育志编写组. 岢岚教育志[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9] 河曲县教育志编委会. 河曲县教育志[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2.

[10] 山西省史志研究院,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党史研究室. 晋绥革命根据地史[M]. 太原: 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

[11] 1942年晋西两年半来的文化教育建设报告[Z]. 太原: 山西省档案馆, A22-3-5-3.

[12] 陈波. 晋绥革命根据地社会教育研究[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11.

[13] 正力. 晋西北教育概括[N]. 抗战日报, 1941-09-27.

[14] 穆欣. 晋绥解放区鸟瞰[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4.

[15] 1944年冬学运动总结[Z]. 太原: 山西省档案馆, A90-3-27-2.

[16] 边缘区某地政治攻势收效宏大[N]. 抗战日报, 1945-04-14.

[17] 改造师婆破除迷信[N]. 抗战日报, 1944-05-30.

[18] 提高纺织技术村, 兴县各地轮训纺妇[N]. 抗战日报, 1944-06-27.

[19] 刘欣. 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总论篇)[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1986.

[20] 万合成村, 贯彻思想教育与减租生产结合[N]. 抗战日报, 1945-06-01.

[21] 牛崇辉. 吕梁革命斗争史[M]. 太原: 山西人民出版社, 2001.

[22] 固贤行政村民兵训练爆炸演习作战[N]. 抗战日报, 1944-08-31.

[23] 静宁武委会开办爆炸训练班[N]. 抗战日报, 1944-08-24.

[24] 山西妇女联合会. 晋绥妇女战斗历程[M]. 北京: 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2.

[25]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二(下)[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6.

[26] 神池县冬学工作总结[Z]. 太原: 山西省档案馆, A138-1-10-1.

猜你喜欢
根据地抗日抗战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窗台上的妈妈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抗日英烈马威龙
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印钞之路”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