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丽丽 江珍连 成金玲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广东佛山528500)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
叶丽丽 江珍连 成金玲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医院,广东佛山528500)
目的 探析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各5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康复有效率为96.55%,与对照组的79.31%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28%,对照组为84.4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可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满意度,推动护患、医患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
脑梗塞;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脑梗死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之一,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且伴有多种后遗症,对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鉴于此,众多专家和学者致力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后遗症,开展了大量的试验和研究[1、2]。随着临床医学和临床护理学的不断发展,早期康复护理逐渐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为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58例/组。对照组男37例,女 21例;年龄 52~78岁,平均(65.23±2.41)岁。观察组男36例,女例;年龄53~78岁,平均(65.74±2.22)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接受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②患者可主诉,可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和康复护理,生命体征平稳;③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有知情权,在参与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临床用药指导,向患者家属介绍日常护理中的注意事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在患者病情保持稳定的48 h后进行以下康复训练:①肢体功能训练:对于无运动能力的患者可依据良肢位摆放原则正确摆放患者肢体,辅助患者翻身、更换体位,每2 h一次。以患者健侧肢体的屈伸能力为依据,对患侧肢体进行功能训练,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掌指关节,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足关节,由大关节到小关节。完成患侧肢体功能训练后,取患者仰卧位,对其进行双腿屈曲、抬臀等训练。指导患者自行站立,并根据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对其进行步行训练。②日常生活能力训练: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自己吃饭、穿衣、洗漱,指导患者在餐后2 h开始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适当调整训练时间和训练强度。
1.3 评价指标:①康复有效率判定:显效:经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肢体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有效:经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肢体运动能力有所改善;无效:经干预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肢体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差。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患者干预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包括14项共两部分内容,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③采用肢体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ugl-Meyer)评价干预后患者的肢体运动情况,包括上肢运动功能评定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定两部分,两部分分别占66分、34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越强[2]。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为96.55%,与对照组的79.31%相比存在显著差异(χ2=8.541,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对比分析 [n(%)]
2.2 两组干预前后的ADL、Fugl-Meyer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的ADL、Fugl-Meyer评分比较 (x±s)
2.3 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8.28%,对照组为84.48%,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χ2=6.526,P=0.021),详见表 3。
表3 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对比 [n(%)]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临床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造成了严重威胁。早期康复护理是指在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保持稳定的48 h后实施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肢体功能训练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前者是为了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后者是为了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轻家人的负担。同时,通过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有效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降低脑梗死患者后遗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在实施康复训练的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更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早期康复护理预的观察组患者在康复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相符[3],再次说明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综上所述,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可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满意度,推动护患、医患关系的健康和谐发展,更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1] 晋艳华.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中医护理和现代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6,35(2):257-258.
[2] 曹风霞,孙翠平,姚永新.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效果评价[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21):3234-3237.
[3] 衣美玉,刘向英,范龙梅.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8):217-218.
R743.33
B 学科分类代码: 32054
1001-8131(2017)06-0594-02
2017-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