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萍
患者,女,50岁。就诊时间:2012-05-13。患者6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发热T 38℃,在某医院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给予地塞米松5 mg肌注,体温降到35℃以下,其后间断恶寒发热,每次需用激素体温始下降。1 d前又发热T 38℃,故来我院求治。来诊时证见,患者T 38.5℃,乏力神疲,食少纳呆,大便2次/d,质稀,喜热畏寒,腹胀。舌质淡红,苔薄,脉细小滑。辨证诊断为外感风热,脾胃气虚引起的MDS。
2.1 初诊治疗 治疗以益气解表为主。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生黄芪30 g,党参、金银花各15 g,当归、黄芩、杜仲、鸡内金各12 g,白术、陈皮、升麻、柴胡、黄连、黄柏各10 g,炙甘草、生大黄各6 g,焦三仙各5 g。1剂/d,水煎2次,取汤液约300 mL,分2次温服。
2.2 复诊治疗 服药14剂后,患者病情好转。近2周仅发热1次,T 39℃,肌肉注射地塞米松8 mg,体温降至35℃以下,体力尚好,腹泻去。舌质淡,苔薄,脉滑。治以益气解表,兼清内热为主。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黄精、菟丝子、生黄芪各30 g,党参、女贞子各15 g,当归、黄芩、杜仲各12 g,白术、陈皮、升麻、柴胡、黄连、黄柏各10 g,炙甘草、生大黄各6 g。1剂/d,煎服法同上。
2.3 三诊治疗 服上药21剂后,患者病情好转,服药后未见发烧症状,体力增,睡眠好。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滑。治以补中益气,解表清里为主,前方继服。1剂/d,煎服法同上。
2.4 四诊治疗 服上药28剂后,患者腹胀,下肢浮肿,未发烧,精神好。舌右边稍有溃疡,脉滑。治以补中益气,解表清里为主。处方:补中益气汤加减。生黄芪、白茅根各30 g,当归、黄芩、党参、杜仲、地骨皮各12 g,白术、陈皮、升麻、柴胡、黄连、桃仁、红花各10 g,炙甘草、生大黄各6 g。1剂/d,煎服法同上。
2.5 五诊治疗 服上药14剂后,嘱患者隔日服上方1剂,随访2年,患者一切安好。
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高度异质性克隆性疾病[1]。其诊断依据是:①持续(≥6个月)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红细胞(Hg<110 g/L);中性粒细胞(ANC<1.5×109/L);血小板(PLT<100×109/L)。②排除其他可以导致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的造血及非造血系统疾患。此病特点是髓系细胞分化及发育异常,特征是血细胞减少,髓系细胞病态造血、无效造血、高风险向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转化。临床表现主要为贫血、出血,反复多发感染以及脾脏增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没有性别差异,约80%患者大于60岁[2]。本病预后较差,属难治病。
MDS治疗主要解决两大问题:骨髓衰竭及并发症、AML转化。就患者群体而言,MDS患者自然病程和预后的差异性很大,治疗宜个体化。多数MDS病例以进行性的骨髓衰竭为特征,并最终都会发展成为AML,但是不同亚型“转白率”也不同。目前西医主要靠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副作用大,死亡率高,对症治疗主要靠输血及输促红素药,目前是以改善症状、预防感染为主,在病因治疗方面尚无有效方法。中医治疗此类疑难病以辨证论治为根本依据,按病因病机论治。本案诊断属MDS中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病态造血型,中医诊断属血痨。我院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以肝气郁结产生郁热的病机特点,辨证属于气血亏虚,血热生毒,治疗用清补法,以健脾益气的补中益气汤加当归、菟丝子、女贞子、杜仲、黄精以补气血,以三黄(黄芩、黄连、黄柏)、地骨皮、金银花、大黄、白茅根等清血热,解毒,以焦三仙、陈皮、鸡内金和胃消食,初期以祛邪为主,后期以扶正为要,用以推陈致新生血系统,改善患者自身代谢功能,促进机体循环以起到改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的功效。由于MD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至今尚无明确而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法[3]。长期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治疗MDS疗效确切,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降低转白率,且经济负担相对减轻[4],应该更加深入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