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名森, 肖 强
(1. 青岛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 山东 青岛 266061; 2. 青岛科技大学 学生处, 山东 青岛 26606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在物质生活、 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各个方面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非物质成果的总和, 尤指人的精神生活所创造的非物质成果, 主要包括思想、 道德、 宗教、 哲学和习俗等。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的培养个体规划职业生涯的意识与技能, 促进个体发展的教育活动。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包含众多关于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教育资源和优秀思想,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除采用西方学派思想理论外, 更需要从本土文化和历史土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元素。
马克思说:“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 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 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 既定的、 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58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已经内化成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知识结构、 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 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 渗透于不同历史时期社会政治、 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2]。 传统文化具有塑造人、 培养人的功能,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境界、 理想人格和现代价值观的提升、 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指出, 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就业工作首位, 要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能力, 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 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职业规划方面的教育资源和合理思想, 具有潜在的巨大的教育力量, 其崇尚道德、 诚实守信、 自我完善、 自我探索、 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 强调责任感、 重实践求创新、 兼容并包、 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资源, 这些传统思想“一旦内化成人们的态度和信念”必将“持续地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4]。 鉴于此, 总结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思想和资源, 并将其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堂和实践, 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竞争意识、 写作能力和技能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同时, 也可使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内容、 形式更加丰富, 增强职业规划教育吸引力和渗透力, 增强大学生的价值认同, 增加课程的生动性和有效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进行自我探索, 认知自己的技能、 兴趣、 性格和价值观, 进而自我完善, 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观,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个体修身、 完善人格、 重道德、 重诚信等内容与此相对应, 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学者杜维明认为, “中国文化关注的对象是人”, 主要是一种“哲学人类学”, 它以做人为教育的惟一目的, 注重人的人文修养和人格的完善, 历代典籍和仁人志士无不倡导力行。 《诗经》记“有斐君子,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如切如磋者, 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 自修也。”[5]57《大学》提出个人安身立命的“八目”, 即“格物、 致知、 诚意、 正心、 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6]3, 在掌握知识之后, “修身”成为“修齐治平”的基础、 根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4, 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孔子提出“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修己以安百姓”[7]181,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7]37。 曾子主张:“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8]4荀子的“慎其独者”, 刘备的“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朱熹的“常戒慎” “有则改之, 无则加勉”, 王阳明的“反己” “责善”言论等都反映了传统文化崇尚个人修身、 完善自我的思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一种道德型文化, “中国纯粹建筑在一种道德的结合上, 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 他们没有独立人格。”[9]214《礼记》记“德者, 本也。”[10]62孔子曰:“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7]35,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7]37, “志于道, 据于德”[7]71, “君子忧道不忧贫”[7]194。 孟子主张“舍生取义”[11]265, 提出“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12]141的人格精神, 并要求人应具有“浩然正气”, “得志, 泽加于民; 不得志, 修身现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济天下”[11]311。 传统文化中提高自我修养、 树立道德操守、 培养高尚人格等内容蕴含着个体待人处世的态度, 表明了古人对加强道德修养, 自我完善的重视, 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向内” “自视”的特点。 这些思想对大学生完善自我, 塑造健全人格, 提升个人素养和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很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容中关于职业适应与发展、 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是职场适应的重要部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关于自强不息、 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思想是这一方面重要的教育资源。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 “人一能之, 己百之; 人十能之, 己千之”[7]194, 人不能像一个器物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而应该充实自己, 积极进取, 多才多艺, 掌握多方面的技能。 《易传》记“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 千百年来激励国人奋发图强、 积极进取。 无论是历代思想家荀子的“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13]31, 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11]300,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等名家言论, 还是“民生在勤, 勤则不匮”、 “勤有功, 戏无益”、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韦编三绝、 凿壁借光、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 大禹治水等谚语典故, 都阐释了中华民族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的人生观价值观。 倡导自强不息、 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作用。 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发展三种技能:专业技能、 可迁移技能和自我管理技能, 要保持自强不息、 积极进取的心态, 采取切实行动, 才能培养三种技能, 为顺利就业、 在职场中有所作为打牢基础。 只有如此, 大学生才能学有所成, 业有所就。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大学生要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就业观, 将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 社会发展相结合, 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价值观、 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 为此提供了教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种整体至上的价值取向, 倡导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精神, 将群体的利益、 群体的意志、 群体的责任和群体的理想目标融入个体, 化为个体成长的动力, 在为群体的理想奋斗中, 实现个体的发展目标。 《礼记》有言:“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是谓大同”[10]67, “故圣人以天下为一家, 以中国为一人者”[10]68, 描述了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世界大同:人民相互关爱, 各有所养, 社会安定诚信, 天下一家。 《大学》中人生修养“八目”的最终落脚点是“治国、 平天下”。 《汉书》记“国耳忘家, 公耳忘私, 利不苟就, 害不勾去”。 诸葛亮“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 皆是弘扬一种个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这种思想和精神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60个人的价值要通过社会的价值来得以彰显和提升。 因此, 大学生要处理好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制定生涯规划不仅要考虑自己的性格、 兴趣、 能力, 还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就业观, 把自身的发展同劳动力市场、 目标职业、 社会需要相结合, 与社会发展的整体取向相一致, 对国家和社会抱有一种责任感, 使命感。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个体未来的职业实践为目标和指向, 教育过程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能力的提高转化, 其基本特征是实践性和实用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知行合一、 经世致用、 实事求是与创新求变的思想与此相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重视言与行、 知与行的统一。 孔子说“听其言, 观其行”[8]83。 《论语》记“言之必可行也”[8]263。 《汉书》提出“实事求是”。 朱熹认为“论先后, 知为先; 论轻重, 行为重, ”主张将“笃行之事”同穷理、 修身、 处事、 接物结合起来, 将学、 问、 思、 辨落实到行动上。 明清之际, 诸多思想家主张“经世致用” “经济实用”。 王守仁提出“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知行合一”, 二者互为表里, 不可分离。 王夫之认为“行先知后”, 主张“知行相资以为用”的知行结合论, 并认为实践是“知”的最终结果, “知之尽, 实践之而已”。 传统文化还蕴含创新求变的思想。 《周易》记“革, 去故也, 鼎, 取新也”, 提出“革故鼎新”思想。 《礼记》言“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10]129, 强调个体要及时反省, 不断革新, 创新求变。 巨著《吕氏春秋》记“世异时移, 变法宜矣”。 魏源说“天下无数百年不弊之法, 无穷极不变之法, 无不除弊而能兴利益之法, 无不易简而能变通之法”, 历朝历代改革变法、 新政维新无不体现求变求新的思想。 传统文化重实践、 求实效的思想对于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实习见习、 求职择业、 简历撰写与面试、 创新创业等教育都很有教育意义, 有助于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社会实践, 提高实践能力。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 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和而不同的社会观、 人心和善的道德观。”[14]“和”文化倡导以“和” “致中和”作为人的身与心、 人与人、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之间的最佳境界和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大学生自我发展完善, 实现身心和谐、 人职和谐、 人与生活、 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两者一脉相承。
“和”文化认为“和”是宇宙万物的本质。 老子认为“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人应该遵守自然的规律, 顺应规律, 天、 地、 人应紧密结合, 相互为友, 天人一体、 天人合一。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8]283, 君子讲求和谐但不盲目附和, 小人只求一致却不讲协调。 孟子讲“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11]80, 天时、 地利、 人和三者相比较, 人和是最重要的。 《尚书》记“克明俊德, 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 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 协和万邦, 黎民於变时雍”[15]34, 以道德为本, 先是和谐家族, 后是和谐百官, 再去感化其他的邦国, 邦国和谐, 最后民众和谐相处。 《论语》记“礼之用, 和为贵”[8]11。 程颐说“若至中和, 则是达天理。”戴震说“中和, 道义由之出。”提倡用博大的胸怀来接纳不同的人和事, 尊重对方, 尊重别人, 培养一种自身身心和谐, 与他人和群体和谐的境界。 这一思想对大学生求职期间的心理调适、 应对求职挫折、 职场适应与发展、 职场人际关系等都会起到积极预防和调节作用, 有助于达到自身的身心和谐, 人职和谐, 人与生活、 人与社会的和谐。
作为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力量,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学生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自身的文化风范、 人格魅力、 传统文化素养就是一种教育资源。 高校可以通过参观、 学习、 进修、 交流、 研讨、 课题资助等形式有意识地加大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传统文化素养的培训力度, 逐步提升其传统文化素养水平。 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习其中的生涯思想, 提高自身文化修养和知识水平, 加强师德修养, 保持高尚情操, 主动遵循师德规范, 切实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是范”, 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融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
教学大纲方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入职业规划课内容, 具体包括道德诚信教育、 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创新实践教育、 “和”文化教育等。 教学目标方面, 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要求内化到课程教学中去, 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知识、 态度情感、 认同。 教学内容方面, 扩充并加深传统文化知识素材, 要自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涯思想进行梳理, 针对性整理到职业规划课相应章节, 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心得式”解读, 予以阐释, 注意内容的贴近社会生活性, 强调现实性、 启发性和教育性。 教学方法方面, 要根据课堂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 掌握教育教学技巧,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营造自由宽松、 共同参与的学习氛围, 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编写通俗读物、 开设将传统文化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的通识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类影视欣赏、 媒体专栏专题等形式, 使更多的大学生以多种方式、 途径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任课教师要深入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并融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有条件者开发开设本土教材, 完善教材建设。 党团组织和学生个人要发挥自己的优势,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 社会实践, 包括博物馆、 民俗馆、 文化遗址、 科研院所等社会实践基地、 人文素质教育基地, 积极开展实习见习、 创新创业、 志愿服务等活动, 使大学生在各种实践中一方面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体验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现代意义, 充分吸取其中的优秀成果和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 为自身发展和国家昌盛奠定基础、 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实现传承、 转化、 创新、 发展, 对现实中的职业发展和职业需求有所了解, 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沟通、 合作, 尊重、 理解他人, 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为将来更好更快地向职业人转变, 度过职业适应期打下基础。
当今社会,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等移动通信终端的硬件基础, 互联网、 数字化技术提供的技术支持使我们进入了“微时代”, 微博、 微信等新媒体、 自媒体广泛使用。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要因事而化、 因时而进、 因势而新”。[16]对于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者来说, 要加强学习, 与时俱进, 运用新工具, 适应微时代; 要主动学习、 使用新媒体, 熟练掌握使用技巧和手段, 提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和素质, 学会利用微博、 微信等自媒体与学生进行沟通,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 条件具备的可以成立官方微博、 微信公众号,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知识以青年人日常接触的文化形式进行传播、 推送, 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感受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吸引力, 具体可以借鉴营销中的4I原则。[17]可以结合新闻时政、 职场热点和商业动态, 策划有价值的讨论主题, 如微调查、 微分享、 微访谈等, 通过线上线下微互动形式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 社会公德意识和专业敬业态度。
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四大功能之一, 高校要自觉承担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营造氛围, 以文化人, 文化育人, 树立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温情和敬意”[18]; 要积极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将职业生涯规划实践教育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让大学生在活动实践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同时提高自身职业发展能力; 要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邀请优秀专家学者进高校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讲座, 邀请反映历史上创新创业、 名人名家成长轨迹等各方面内容的话剧、 戏曲、 歌剧、 展览等进校园, 让大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让学生在校园里处处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美, 激发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要结合学生特点, 开展贴近学生生活、 实际的团学“微”文化活动, 运用微电影、 微话剧、 微直播等方式, 挖掘教育素材, 讲好“中国故事”, 把传统文化与职业规划、 古典元素与流行元素、 历史经典与网络文化综合应用, 通过看似轻松诙谐、 实则潜文本丰富的小故事, 向大学生进行寓教于乐的教育。